招行告别马蔚华时代 田惠宇有望接任

2013-05-09 08:49     来源:中国证券报     编辑:王伟

  马蔚华卸任传闻得到证实,5月8日,招商银行正式对外宣布,现任行长马蔚华卸任总行党委书记,由建设银行零售业务总监兼北京市分行行长田惠宇接任,田惠宇有望在履行相应程序后出任招行行长一职。在马蔚华执掌的近十五年间,招行完成内地、香港两次上市,并通过收购永隆银行等举措走向国际化,获得海内外普遍认可。实际上,多位投资者及分析人士对新任行长也充满期待。不过,在短期内要取得突出成绩也面临一些困难。

  成功实现两次上市

  虽然曾经是一名监管机构官员,但马蔚华出色完成了银行家的身份转变,被业内认为是具有市场意识的改革家,为中国银行业改革转型树立了标杆。在近十五年的招行行长任期上,他推动两次转型,完成内地和香港上市,实现了招行的网络化、资本市场化、管理国际化。

  1999年,时任人民银行海南分行行长的马蔚华来到招商银行担任行长。彼时,因开展离岸业务并受到亚洲金融危机影响,招行的不良率高达19.55%。马蔚华上任后,将不良贷款占比迅速下降到2001年12月31日的10.25%,并逐步建立现代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制度。马蔚华还确立技术领先型银行的优势,以“一卡通”和“一网通”为产品驱动,在银行同业中杀出了一条血路。随着业绩大幅增长,招行于2002年顺利登陆A股市场,初步解决了资金发展瓶颈问题。

  在银行都追逐大客户的时代,为了让作为中小银行的招行走出困境,马蔚华确定以零售业务为战略开始转型。招行完成这次转型后,零售业务占比超过30%,中小企业业务占比将近50%,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超过21%。

  二次转型待续

  对于此次新老交替,市场普遍关注的就是二次转型能否持续,这也是马蔚华在任期内尚未完成的遗憾。

  尽管取得了不错的业绩,但面对日益严苛的资本约束和日益激烈的同业竞争,马蔚华认识到,随着风险文化深入人心,问题也在产生,即招行的风险偏好越来越低,定价能力越来越弱,甚至只注重风险不注重收益,并于2009年启动了二次转型,希望“低资本消耗下追求最高回报率”的理念能最终成为招行企业文化,三到五年取得成效。

  二次转型对招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市场分析人士指出,近年来招行在风险容忍度上较为保守,使得定价能力被民生等后起之秀迅速赶超。在零售业务方面虽有先发优势,但在金融脱媒的大背景下,低负债成本很难持续,必须依靠资产端的高定价来弥补。近两年招行在银行板块中的估值溢价逐渐消失,未来能否加速二次转型成为估值提升的关键。

  近段时间,长期以来被视为银行股龙头地位的招行股价表现不如民生银行,反映了市场对其关注度的下降。在最近一段时间发布的分析报告中,不少分析人士用“平淡”、“经营太稳健”表达了对招行经营业绩的看法。

  在这其中,推动二次转型并不容易。马蔚华此前曾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追求发展规模、追求发展速度的观念在行业是根深蒂固的”,二次转型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还有一个过程。需要在机制上进行相应的改革。为此,招行试点推动了支行功能改革,希望形成具有中国银行业特色的条块结合矩阵式管理。即把大型企业客户逐步收回到分行和总行手中,将来支行只是作为客户维护末梢和信息末梢,迫使它们把主要精力放在零售客户和小微企业身上。然而,招行在成长为今天这样一个大银行后,在推动业务转型和机构改革方面,也难以一蹴而就。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尤其是高层人事变动的预期,对招行二次转型的推动显然具有影响。

  新任领导被寄予厚望

  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一些分析人士认为,此次有望接任招行行长一职的田惠宇年富力强,并被评价为低调、能干、有魄力,其从业经历与招行零售银行的地位相契合,因此市场普遍给予了较高期望。

  资料显示,今年47岁的田惠宇拥有哥伦比亚大学MPA学位,相继担任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副总裁、上海银行副行长等职位。2006年12月再度回归建行,担任建行上海市分行副行长、深圳市分行行长多个职位,并于2011年4月起出任中国建设银行零售业务总监兼北京市分行行长。他在任期内,推进了建行北京分行机构设置和业务流程的改革,将一百多个支行撤并为30多个,魄力可见一斑。

  有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在马蔚华时代,招行打下的基础非常雄厚,一旦新领导上任,改革的动力可能会更强,有望再创辉煌。不过,在短期内要有突出的成绩也面临一些困难。首先,银行业大的经营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最新公布的上市银行一季报数据显示,一季度利润增速继续下降。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银行业也难以像过去那样高歌猛进。其次,从银行内部来说,新领导到任面临着一系列人事调整和企业文化的再塑造,短期内可能会不可避免地形成内部损耗。再次,招行的二次转型已经启动,然而新任领导人的战略规划是否会出现调整,也存在不确定性,这些都可能会在短期内影响到银行业绩。  □本报记者 杜雅文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更多专家专栏

更多金融动态

更多金融词典

    更多投资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