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已与银行谈妥,9月末存入2000万元,返现利率1.5‰,现在银行突然要求只要1000万元。”资金掮客王先生向记者抱怨,“这一变故自己损失了约2000元~3000元的提成。”
9月最后一周,银行存款争夺战硝烟再起。然而据资金掮客反映,相比今年6月份的如火如荼,9月份银行对存款需求明显下降。“6月份银行都向我这儿下订单,要求5000万元~1亿元不等的存款。如今银行只要1000万元~2000万元即可。”
银行突击揽存需求虽然下降,但存款供给依然紧张。一些资金户向记者表示,由于国庆长假,9月末参与“冲量”明显不划算。“比起7天通知存款1.5%左右的利率,长假期间短期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达3.5%,明显要高得多。”
因此,银行之间仍然存在揽存的价格大战。同时,也有分析师预计,年末存贷比数据或有上升趋势,银行揽存压力依旧。
存款冲量银行多变卦
资金掮客王先生的遭遇并非个例,“今年9月银行突击存款预约量明显减少。9月银行存款预约量下降30%~50%,甚至80%。”一券商客户经理向记者透露,“6月份一国有大行致电我,希望我能在月末准备5000万元现金存款,而到9月中旬预订称,只要2000万元了。”
该券商客户经理还表示,通常来说9月末会比6月末要少些,但是不会骤降那么多,去年9月存款争夺毫不逊色于6月。
类似上述王先生遭遇银行中途变卦的不在少数,有资金掮客李先生也告诉记者,银行一周内两次“变脸”。“9月19日,我和某国有大行支行行长谈妥了,9月末存入1500万元,返现利率1.8‰;9月21日,该支行行长说要求返现利率1.5‰。”李先生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说道,“9月24日,该支行行长又说只要1000万元了。”
对于银行各种变卦,资金掮客们表示,9月行情实在惨淡。“虽然返现利率没有变化,但是需求量太小了,1000万元~2000万元的根本不够看。”资金掮客王先生就向记者坦言。
不过,一国有大行支行行长向记者透露了个中玄机。他认为,最近银行“惜贷”情绪浓烈,贷款放不出去,存款需求自然不如以往。
“宏观经济下滑,银行格外重视贷款质量,所以对于一些走下坡路的行业,我行政策是谨慎,各家支行执行时,就是减少对部分行业的贷款。”该支行行长向记者透露。
“同时,虽说季末银行都要考核,但对考核指标要求最高的往往是6月,而非年末。”该支行行长同时告诉记者,“6月份是年中,数据不好看下半年分行给支行的压力会很大,所以银行会使十成力粉饰报表。而年末数据则不能太好看,因为第二年分行会根据你全年完成情况,制定更高的指标,所以年末银行只使八成力。”
“至于9月末,虽是季末,但分行施加的压力一般不太大,我们冲一把,业绩差不多即可。一些银行9月甚至不要求存款指标。关键是守好年末。”该支行行长还说道。
资金户价比三家
即便冲量需求遭下调,但国有大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城商行仍然在打“价格战”,一些客户周旋于多家银行之间,目的就是价比三家,直到最后两天,再决定出价最高的买家。
“资金户也中途变卦,原本商议好月末去某国有大行‘冲量’,1.5‰的返现,结果他临时说不存了,撤走1000万元资金。”资金掮客李先生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追问之下,他才说另一家国有大行开出2.0‰的返现,所以打算去这家银行做‘冲量’。”
记者调查发现,今年银行“冲量”需求虽然不高,但争夺资金户仍然激烈,原因在于客户“冲量”意愿也明显不足。
“与以往季末冲量最后一天存钱,第二天取出不同。9月末适逢国庆长假,银行要求前来‘冲量’的资金户,以7天通知存款形式存入现金。”资金户李先生告诉记者,“但是9月参与‘冲量’明显划不来,国庆期间短期理财产品收益率在3.5%以上,远高于7天通知存款1.5%左右的利率。”
李先生的“生意经”在资金户里很有代表性,一券商客户经理也向记者透露,今年9月银行有“冲量”意愿的客户并不多,银行发力超短期理财产品也是原因之一。
据第三方理财网统计数据显示,上周人民币理财产品呈现量价双升态势,其中超短期产品(1个月以下期限)平均预期收益率大幅上升34基点至3.53%。预计本周将继续保持升势。
“买银行理财产品要比通知存款高近2个百分点,与之相比,1.5‰~2‰返现就显得微不足道了。”券商客户经理告诉记者。
有分析师预测,四季度存贷比恐有上升趋势,银行年末揽存压力依然沉重。(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