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媒体曾报道家住北京的孟先生接连收到浦发银行的电话骚扰,向其推销保险。此报道一出,以往曾受到浦发银行电话销售保险骚扰的消费者纷纷“拍砖”声讨,而由于消费者不了解个人电话泄露的渠道及销售人员身份的真伪,此类电话在部分消费者中引发了恐慌。
事件回顾:浦发银行“疯狂的保险” 被疑是电销骗子
据中国网报道,孟先生前段时间办了浦发银行的一张信用卡,此后接二连三的烦恼随之而来。4月9日孟先生接到了来自上海的一个电话,打电话的人自称是浦发银行工作人员,要为孟先生提供一款保险产品。
孟先生很明确的告诉了这位工作人员不需要这款保险,同时基于礼貌他没有直接挂断对方电话。出乎孟先生的意料之外,虽然他一再重申不需要此款产品,但对方置若罔闻,只是一味强调这款产品的优点,完全没有挂电话的意思。孟先生说:“他们基本坚持的就是你不挂电话,我就说下去的原则。”六七分钟后,孟先生实在无法忍受后,挂断了电话。
事情还没有结束,4月10日孟先生再次接到这个电话,谈话内容与9日如出一辙。不过这次孟先生迅速挂断了电话,但对于浦发银行连续骚扰无购买意向客户的行为,孟先生很是愤慨。
此报道一出,南方网网友也纷纷跟帖表示:“自从在银行办过信用卡业务后,各种理财、保险电话就层出不穷,电话里的黑名单越加越多,甚是烦人。”
记者使用百度等搜索引擎分别搜索了021-61838788这个电话,其中在“百度知道”页面里,这个电话号码共被浏览了10667次。一位消费者在回答百度知道关于021-61838788的提问时说:“浦发信用卡中心的,推销保险,我也都说不需要,还三天两头打。”另一位消费者称:“刚刚接到,说是浦发和一个叫美亚的保险公司合作的保险业务。应该是骗子吧,套取信用卡信息。”
原因:“狂销”只为完成通话时间任务?
为什么明确表示不需要保险服务对方还“硬销”不挂?这是一个许多人疑惑的问题。
根据一位保险电销业人士透漏,现在许多从事电话营销工作的业务人员每天都要按规定完成通话时长的任务,有些公司甚至苛刻地要求“以秒”为单位考核员工的通话时长,每天量化通话时间进行考核,所以一旦电销业务员因为屡遭拒绝而无法达到当天通话时长任务,就会受到考核压力,报道中孟先生因为没有直接挂掉电话,虽然他表示了不会购买保险业务,但业务人在确保“通话时长任务”时也会拼命说下去,直到孟先生挂电话为止。之后孟先生屡次接到浦发银行的骚扰电话,也可能是出于业务人员希望那个完成任务而“屡试不爽”的行为。
也有业内人士透露,与保险公司就电话营销业务展开合作,已成为各大银行、尤其是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信用卡中心的重要赢利点:“除招行等少数信用卡业务开展较早的银行外,目前各主要银行的信用卡中心仍处于拓展阶段,大家都还在冲发卡量,单纯信用卡业务的赢利点又比较单一,只有年费、商户返佣(指消费者在商户刷信用卡消费后,由商户按月向信用卡发卡行和POS机安装行分别缴纳的费用)等。”
招聘信息泄露浦发银行保险业务玄机
中国网记者在浏览部分招聘网站时,意外发现多家保险公司正打着“浦发银行电销”的名义,招聘保险销售业务员。
如美亚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就曾发布一条招聘公告,招聘的职位为“浦发银行美亚电销”,职位介绍明确指出,这是美亚财险与浦发银行合作的职位,上班地点是在浦发银行。这一职位的岗位要求第一条就是“根据银行给出的客户名单,向客户提供合适的保险产品和服务”。
业内人士表示,这是银行信用卡中心与保险公司常见的业务合作模式,即保险公司负责招聘员工,而银行信用卡中心则以“保险部”等名义,为这些员工提供银行工作人员的“合法身份”,但这部分员工日常所执行的工作,与一般保险公司的电话销售人员别无二致。
“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既行了银行信用卡中心与保险公司勾兑客户资料之实,又避了泄露客户资料之名。”该业内人士表示。而这也是浦发银行新闻负责人袁小姐敢于言之凿凿的表示:“不存在向第三方提供消费者个人信息”的底气所在。
浦发银行涉嫌私自泄露消费者信息
有律师表示,如果浦发银行存在向保险公司透露其客户信息的行为,从民事层面上来说,浦发银行应该向其客户赔礼道歉、消除不良影响并终止其侵害行为;如果该行为造成了消费者的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那浦发银行还应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而当中国网记者就此事致电浦发银行信用卡中心时,该行新闻负责人袁小姐则表示:“我行所有的保险业务营销人员均由我行直接管理,不存在向第三方提供消费者个人信息的行为。我行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切实保护消费者信息,所以请消费者放心。”即便浦发银行信用卡中心没有向合作保险公司泄露客户信息,即便这些频繁骚扰信用卡用户的电话确是出于“浦发银行信用卡中心保险部工作人员”之手,这就是合情合理合法的吗?
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刘俊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浦发银行的信用卡客户向银行提供其个人信息,只是为了办理信用卡业务;在客户没有同意其个人资料可用于保险业务之前,浦发银行就擅自利用其个人资料来反复推销保险、骚扰信用卡用户,并严重影响了部分用户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肯定是不合规的,也是不合适的,银行的这种行为侵害了消费者的隐私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