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单周到期量增至开年以来的新高,但是央票发行依然未见任何动静。迄今为止,央票已连续十五周缺席公开市场操作。与此同时,从之前试探性进行央票询价,到目前干脆只让报正回购需求,央行的态度似乎也在悄然变化。难道央票真要彻底淡出公开市场的舞台了吗?
央行1月6日的一纸公告称,为促进春节前银行体系流动性平稳运行,决定春节前暂停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应该说,春节前停发央票符合历史惯例。然而春节后央票继续蛰伏,使之成为央票正式发行以来时间最久的一次停发。
应该说,此次央票停发具有一定客观必然性。2003年央票发行之初,其目的是为了丰富公开市场操作工具,调节货币供应总量,特别是冲销因外汇占款增加而大量被动投放的基础货币。随后在央票高频率、常态化运用之后,又被陆续赋予了调节银行流动性、抑制信贷投放、引导利率预期的职能。而当前的现实是,外汇占款中枢下滑,货币外生扩张能力降低;同时,实体经济需求疲软,导致银行信贷投放受阻,货币内生增长动力同样不足,货币增速持续在历史低位徘徊。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角度出发,当前货币当局更多考虑的应该是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适度宽裕,“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随着整体金融形势特别是外汇占款形势发生变化,相应调整央票发行的频率和规模甚至暂停央票发行,就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当前暂停央票发行,一则有利于提高公开市场操作灵活性;二则也有助于推动银行信贷投放。
首先,自去年四季度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双向宽幅浮动特征明显,人民币NDF预期时升时贬,打破了汇改以来长期形成的单边升值预期。其结果是,新增外汇占款规模收敛且波动加剧。同时,今年公开市场到期资金整体大幅下滑,目前年内每月平均到期资金量(1185亿元)不足去年(4833亿元)的四分之一。这一方面意味着央行资金冲销的压力大大减轻,另一方面也要求央行更灵活地应对到期资金波动。
即当前情况是,央行单靠发行央票或正回购操作已足以完成资金冲销任务,而正回购相比央票更加灵活,更适宜于当前的公开市场操作。一是,正回购是单纯的流动性管理工具,而央票除此之外还具有利率标签的特征;二是,目前常规使用的28天和91天期正回购期限较短,适宜于熨平到期资金分布,同时又不至于对资金面造成过大的冲击。而现行央票中除3个月品种外期限均在1年及以上,3月期央票需求也没有91天正回购好。另外,从央行的角度来说,央票利率一般比同期限正回购要高,调控成本更大。
其次,停发央票亦可推动银行增加信贷投放。央票尤其是一年以上的央票往往对信贷具有替代效应。如果央票长时间停发,银行将转而加大信贷配置力度。另外,央票停发也可增加公开市场资金投放,从而降低货币市场利率水平,间接引导社会融资利率下行,刺激银行信贷需求。
从目前来看,外汇占款中枢下移已成为市场共识,到期资金匮乏状况依旧突出,结合增长放缓的宏观经济形势,年内央票淡出公开市场操作可能成为常态,即便恢复发行也将是小规模操作。但是,断言央票将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还为时尚早。
回顾历史,央行虽未长时期停发央票,但是降低央票发行频率甚至停发某些期限品种的情况并不鲜见。例如,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央行先是降低1年期央票发行频率,而后直接暂停发行,直到2009年7月才恢复发行。又如2010年到2011年,央行为引导货币信贷向常态回归,一度大量发行3年期央票,而后随着经济金融形势变化,改为不定期发行直至去年10月份停发。可以预期,如果未来经济再次出现“过热”、信贷重新高增,抑或者外汇占款大量增加,央行仍有可能重新启用央票。其根本原因在于,当前我国还没有足够替代央票的公开市场操作工具。因此,当前央票连续较长时间停发应该只是阶段性现象。
更重要的是,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公开市场操作的成功需要依赖成熟的货币市场。当国内货币市场拥有数量足够多的较高安全性、流动性、替代性的短期金融工具,便于央行进行宏观调控,且利率市场化逐渐完成之时,可能才是央票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如此看来,不妨把现阶段的全面停发看作是给央票放了一次长假,而断言其已经是功成身退、马放南山,恐怕还为时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