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原国家外汇管理局资本项目管理司副司长陈炳才16日表示,伴随美欧日不断加码的量化宽松政策和新一轮全球降息潮,全球追逐短期获利的巨额资金将不断涌入新兴市场国家,中国正承受着新一轮资本大规模流入的巨大压力。加强监管、打击热钱的频繁流动必须运用政策“组合拳”,涉及汇率、利率、出口退税等方面。
全球热钱“淘金”
中国证券报:有观点认为,今年以来热钱加速流入我国。请分析近期热钱迅速流入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的原因,如何看待接下来资金的流动趋势?
陈炳才:首先,我们必须明确热钱即套利资金,没有标签。为了获取利率、汇率等利益,热钱进行跨境流动。从去年12月份以来,大量热钱进入中国主要是由于几个因素:第一,日本采取进一步的量化宽松政策;第二,近期欧洲也降息,国际资本的利率很低,使得我国存款、理财产品等收益率相对较高;第三,国际贸易形势总体不太好,不排除我国部分企业通过资金的跨境流动去谋取利益。当然,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强化导致汇率走强,也促进境外资金流入境内。接下来,热钱可能还会持续流入。毕竟,在全球经济增长都不太好的情况下,中国仍是全球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
中国证券报:热钱会通过哪些形式和渠道流入境内?热钱是否真的钟情中国房地产市场?
陈炳才:据我了解,套利资金入境除通过地下钱庄等非法途径外,大部分系通过合法渠道流入。目前我国资本项目下的资金还处在相对管制的状态,境外资金无论是想投资中国债券、股权,还是其他理财产品,都会受到总量控制。
目前热钱的流入渠道主要是两个:一是企业,即企业通过贸易和境内外的支付汇入;二是商业银行,即商业银行的外汇贷款渠道。目前,外汇贷款远远超过外汇存款。去年11月以来,外汇贷款和外汇存款的比例大约为158%,今年4月又提高到173%。
去年12月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外汇占款数据增长较快。大量的套利资金进入境内后,房地产市场是其投资的一个方向。不过,目前国际舆论普遍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出现泡沫,我觉得热钱全都投资中国房地产的可能性不大。一些热钱与国内企业可能存在母子公司、关联公司的关系,它们除了套取利差、汇差和出口退税收益外,还能投资到实体产业谋求更高利润。
“组合拳”围堵热钱
中国证券报:近期国家外汇管理局就加强外汇资金流入管理有关问题下发通知,未来相关监管部门是否会持续加大对热钱的监管力度?
陈炳才:热钱导致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增加。4月金融机构外汇占款新增2943.54亿元,远高于3月新增2363.02亿元的规模。自去年12月以来,金融机构外汇占款已连续5个月增加。今年前4个月,金融机构新增外汇占款15097.41亿元,月均新增超过3774亿元。去年全年,金融机构新增外汇占款仅4946.47亿元。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外汇管理局很有必要采取一些措施,抑制资金流入。例如,外汇局已要求商业银行增持外汇头寸,这意味着商业银行在套利过程中的风险也会增加,这可能会有利于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波动,对抑制人民币汇率的升值预期有一定的作用。但这项政策能不能抑制套利资金的流动还有待观察,因为现在热钱的流动并不仅涉及商业银行持有外汇的规模,还涉及跨境人民币流动的规模,这更多的与整个经济形势、人民币升值预期相关。
我国的房地产和股票投资均能传递价格信号,这些价格信号之间应该有一个均衡。如果这些价格信号传递的信息是“在中国的投资回报率非常高,或者可投机性高”,套利资金就会大量地进入中国。对于抑制套利资金的流入,应采用综合性政策,打“组合拳”,从汇率、利率、出口退税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虽然目前降低存款利率的可能性不大,但可以压低贷款利率,存贷款利差缩小到1.5-2个百分点之间比较合适。目前的利差可能太大了,差不多在3个百分点左右。第二,目前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仍然存在,人民币汇率机制还存在不合理性。第三,我国大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都应该取消。
有了这三项政策,再把我国的资源价格调整到相对合理的程度,未来热钱无论是投机楼市还是股市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流动频率也不会像现在这么高。
标签:商业银行中国占款套利陈炳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