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华:邮储银行资产规模达4.9万亿

2013-03-18 09:01     来源:新华网     编辑:范乐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总经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董事长李国华接受新华网独家采访。李国华表示,邮政作为重要的社会公用事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实践,提供的服务日趋综合化,已逐渐发展成为向社会提供邮政、速递物流和金融服务的现代企业集团。

  李国华表示,过去的五年也是中国邮政改革发展取得丰硕成果的五年。中国邮政先后实行了政企分开,组建了邮政储蓄银行,实现了邮政速递物流公司的股份制改造,并成立了中邮人寿保险公司,建立起邮政业务、速递物流、邮政金融三大板块融合发展的新格局。改革激发了邮政企业的生机与活力。截至2012年底,邮政集团总收入已连续40个月保持20%以上的增长。在2012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排名中,中国邮政列第258位,比上年上升了85位;在上榜的各国邮政中,中国邮政列第4位。

  李国华表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组建以来,始终坚持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服务社区的市场定位,全力打造普惠金融品牌。截至2012年底,全行资产规模达到4.9万亿元,居同业第7位,成为国内网络强大、客户众多、资产优良、资本充足、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大型零售商业银行。

  以下为采访实录:

  新华网:在今年“两会”上听完了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之后,您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李国华:我最深的感受是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倍感自豪、充满信心、大有作为。

  首先说倍感自豪。

  过去的五年,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英明领导下,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自然灾害的严峻挑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五年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从26.6万亿元增加到51.9万亿元,跃升到世界第二位;公共财政收入从5.1万亿元增加到11.7万亿元;累计新增城镇就业5870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8%、9.9%;粮食产量实现“九连增”;举办奥运会、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等成就,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同时,过去的五年也是中国邮政改革发展取得丰硕成果的五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部署,中国邮政先后实行了政企分开,组建了邮政储蓄银行,实现了邮政速递物流公司的股份制改造,并成立了中邮人寿保险公司,建立起邮政业务、速递物流、邮政金融三大板块融合发展的新格局。改革激发了邮政企业的生机与活力。截至2012年底,邮政集团总收入已连续40个月保持20%以上的增长。在2012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排名中,中国邮政列第258位,比上年上升了85位;在上榜的各国邮政中,中国邮政列第4位。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组建以来,始终坚持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服务社区的市场定位,全力打造普惠金融品牌。截至2012年底,全行资产规模达到4.9万亿元,居同业第7位,成为国内网络强大、客户众多、资产优良、资本充足、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大型零售商业银行。通过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服务国计民生,有效发挥了邮政金融的功能和作用,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其次说充满信心。

  面向未来,虽然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但我国总体上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社会发展具备很多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特别是政府将今年的增长目标设定在7.5%左右,并强调要进一步增强发展的协调性,要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这些目标的设定,凸显出我国政府在执政过程中,更加注重健康发展、更加注重民生保障、更加注重改革创新。

  邮政作为重要的社会公用事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实践,提供的服务日趋综合化,已逐渐发展成为向社会提供邮政、速递物流和金融服务的现代企业集团。今年,按照中央领导的指示,我们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邮政企业”的总体目标,到2020年,要力争“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前100名、中国百强企业前20名、世界邮政前3名”,“集团收入规模翻一翻以上”,“员工人均收入翻一番以上”。

  令人高兴的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为我们朝“建设世界一流邮政企业”的目标努力提供了信心和动力。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强化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积极稳妥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等政策措施。中国邮政特别是邮政储蓄银行服务网点遍布城乡,服务触角延伸至千家万户,与基层群众联系紧密,在服务经济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这些政策的实施,将促进邮政这种独特优势的发挥,同时也将极大地激发邮政发展活力,为邮政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我们坚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邮政一定能实现自己的“强邮梦”,也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强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三说大有作为。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预期目标和宏观经济政策,对今年政府主要工作提出了四大建议。邮政作为国家最基础的公共服务机构,有责任、有义务、有能力将自身资源和社会资源加以整合,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1、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继续加大“三农”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中国邮政将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发挥邮政渠道网络资源优势,为广大农民朋友提供多元化、全方位的邮政服务。一是主动为农村发展提供金融支撑。配合政府做好各类补贴资金的发放工作,支持农民创业贷款、贴息贷款,开展新农保、新农合代理、福农卡发放、助农取款服务等支农惠农服务,加快农村地区POS、商易通、ATM等金融设备布放,增设助农取款服务网点,改善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环境。二是努力打造让农民放心、节支、增收的农资分销配送渠道。为农民群众提供化肥、农药、日化等农业生产生活资料的分销配送服务,并采用厂家指导、外聘农业技术顾问的方式推广农业技术。三是打造名优土特产销售服务平台。积极服务城乡商贸流通,搭建送优质农资下乡、引农副产品回城的双向流通平台。比如持续推进以各地名优土特产组成的“家乡包裹”寄递,扶持农产品中小企业发展。

  2、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要遵循城镇化的客观规律,积极稳妥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城乡统筹、节约用地、因地制宜、提高质量。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人民群众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物品传递、信息支撑和普惠金融的需求将迅速增加,迫切需要政府部门统筹安排、有序推进,加快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经过多年发展,邮政已具备助推政府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能力,是各级政府可以依靠的一支重要力量。比如,邮政企业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物品传递、信息支撑和普惠金融等服务方面,能够全方位服务城镇化发展,为已经进入和即将进入城镇的农村人口提供与城市居民一致的基本公共服务。随着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每年将有相当数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及人口转移到城市,可以在邮政报刊亭、社区代投点、便民服务站等服务网点设立部分公益性岗位,鼓励邮政企业吸纳这部分人员从事邮政服务工作,为其创造更多的就业和提高收入的机会。纳入公益性岗位管理的人员(包括邮政委代办人员)可以获得劳动保障部门的公益性岗位补贴和邮政计发的业务代办费。

  3、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加强社会建设。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

  邮政服务是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民生的重要领域。邮政企业将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发挥自身在通政、通商、通民等方面的特殊作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邮政发展的新要求,顺应人民群众对邮政服务的新期待,加快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邮政服务民生网络体系。一是始终把便民、利民、惠民的服务理念贯穿于经营中,完善普遍服务保障机制,扩大网点覆盖范围,不断提升邮政服务品质。二是充分利用邮政点多面广的优势,整合企业内外资源,不断完善覆盖城乡、功能齐全、惠及民生、政府满意、多方共赢的邮政公共服务平台,为社会提供种类多、内容广、品质优的公共服务,在国家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贡献力量。

  4、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三农”、小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的金融支持,满足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资金需求。拓宽实体经济融资渠道,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和邮政储蓄银行将围绕网点优势、资金优势、品牌优势和结算户信息全面的特点,继续加大对“三农”、小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的金融支持,为进一步改进金融服务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和增加社会就业作出更大贡献。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专营体系建设。合理布局机构网点,积极探索建设特色支行,将小企业信贷中心转变为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既从事小微企业信贷工作,也为小微企业提供存款、结算、外汇、理财等综合性金融服务。二是持续推进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升级。继续优化和丰富金融服务产品体系,综合开发“农户/商户+小企业”、“小企业+公司”等多种业务模式,打通制造业、商贸业的产业链条,并积极引导“资本下乡”,继续大力支持“三农”发展。三是加大对科技和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结合科技、文化小微企业经营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产品创新,拓宽担保方式,优化产品要素,降低科技、文化产品企业融资门槛和融资成本。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更多专家专栏

更多金融动态

更多金融词典

    更多投资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