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纲:人民币国际化采取市场化取向

2013-01-28 10:55     来源:金融时报     编辑:范乐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1月26日在瑞士东南部小镇达沃斯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表示,中国央行对人民币的国际化采取市场化取向,没有刻意地支持或提倡它。

  “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的政策是,对人民币国际化采取市场化的取向。什么是市场化的取向呢,就是水到渠成,我们把人民币与美元和欧元还有其他货币放在同一个竞争场所里,让它们公平竞争。”在达沃斯参加第43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的易纲说。

  易纲表示,中国并没有刻意地去推广人民币的使用。“过去跨境贸易支付和跨境投资不允许用人民币,实际是对人民币的歧视。我们现在做的只是把对人民币的歧视去掉,让它和其他储备货币一样可以用于跨境支付和投资,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并没有说要特别扶持人民币。”

  易纲说,希望海外人士对人民币国际化有一颗平常心。实际上这一进程无论快慢都是市场的选择,企业和金融机构认为哪个货币方便,它们就可以用哪个货币。中国央行并没有刻意地支持或者提倡。

  针对部分媒体对人民币国际化可能冲击美元核心地位的担心,易纲说:“如果市场发展,中国将来的货币政策执行得好,中国的宏观经济稳定,中国的社会稳定,中国的法治社会更加清晰,人们对人民币有信心,如果市场或者是企业或者其他投资者选择用人民币,我乐见其成。”

  在谈到人民币汇率水平时,易纲说:“现在人民币汇率比较接近平衡的水平,市场的供求大体平衡。其中一个证据就是去年的外汇储备增加是过去5年中最少的,汇率市场上的供求大体平衡了,中央银行就不用在市场上大量地干预,我们外汇储备积累的速度会下降,这是好事。”

  对于日本政府日前推出的极为宽松的货币政策,易纲表示,中国会密切观注这个政策的外溢效应。

  易纲说,不仅仅是日本,美国、欧洲央行也实行了量化宽松的政策,这种政策使得全球的流动性大量增加,这种流动性的增加会增加跨境资本流动,就是资本的流入或者流出,或不稳定的流动会增加。

  易纲说:“这种政策有可能导致各国之间在政策上竞相贬值,这些外溢效应对全球经济特别是对新兴市场的影响,我们都要密切关注。”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更多专家专栏

更多金融动态

更多金融词典

    更多投资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