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浙江各大城市的房价却在一路下滑,楼市遭遇寒流,昔日叱咤风云的炒房团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窘境。企业主大多迫切求生,整个温州的民营企业正在经历重新洗牌的过程,在资金投向上风险偏好程度明显降低。近年来,各种政策措施都在不断引导资金回流实体经济,而近期实体经济显露复苏迹象,游资回流将有利于实体经济经营环境的改善,而实体经济企稳回暖也将进一步促进游资回流进程提速。
一、房地产调控的任务还远没有完成
尽管面临着稳增长的压力,但房地产调控的任务还没有完成,房价没有回到合理价位,长效机制改革也才刚刚起步。房价下降一半以上,才有新的购买能力入市,房地产僵局才能打破;房地产从业者才能彻底洗脑并理性看待房地产市场的去暴利化趋势;社会资金才能逐步转向实业;才能弥合被房价撕裂的社会。历次调控的经验教训启示我们,每一次“放水”,每一次暧昧和摇摆,都成为房价强劲反弹和泡沫膨化的助推器,其教训十分深刻。我们欣慰地看到,在这场长时间的复杂博弈中,中央决策层表现出异常的坚决和坚定,一次次传递出“坚持宏观调控的正确方向不动摇”,“房地产调控不能半途而废”,声声如黄钟大吕。面对房地产坚硬的泡沫,我们需要这种坚定的决心和勇气;只有房地产泡沫早点破灭中国经济才能转型成功。
二、莫让浮躁经济结构毁了实体产业
浙江是这样,鄂尔多斯也是这样,很多实体经济发展到后来,实体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利润远远赶不上固定资产所带来的利润增长。举例来说,很简单就是很多人辛辛苦苦开厂做实业一年才赚一千来万,但是他当时买的土地盖厂房的土地可能反倒能赚几个亿。正因为大量固定资产的升值要高于实体经济利润的创造,使得很多企业就会不断的去得到资金,然后扩大对固定资产的投入。而且得到的资金远远大于实体经济自身所需要的资金,这里面钱炒钱就会助推这种情况的发生。很多金融机构变相的给予企业远超过企业生产所需要的资金,就是帮助企业去扩大和增加对资产的投入。帮助企业圈地,买房,甚至去做房地产。
过去的十年来,这种情况不断得到恶化,就产生了一个所谓的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什么意思呢?就是大量真正他是干实业的人没有好结果,而大量没有专心干实业,不断通过实业套钱用来做投机的企业却一个个暴富。使得很多企业自然而然都依样画葫芦走上了投机生涯。
中国的房价比美国的还要高出几倍,泡沫已经是非常巨大,未来几年中国是一个去房地产泡沫化的一个过程.中国的高房价是造成目前中国通货膨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中国的高房价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降房价最好的办法就是从第三套房开始开征30%以上的物业税.从2013年1月份开始。二是车价降下来,让汽车行业和房地产行业打价格战,通过价格战的竞争淘汰房地产和汽车行业没有竞争力的企业,这两在产业价格降下来,通胀的问题就解决了大部分.三是出台政策让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公平竞争的政策,保护中小企,恢复中小企主的信心,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四是建立畅通的投融资平台,让民间资本有通畅的投融资渠道,不能让民间资本泛滥成灾把物炒高。金融行业及投融资平台要对民营企业开放,只有这样政府才能规范民间资本。五是鼓励各行业创建品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进行技术改造,创建出世界上的各行业大品牌.六是创造公平的社会环境,让各行业每个人都有凭自己的能力,经过努力后获得成功的机会,充分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更多的人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给更多的普通民众以希望,只有这样社会才能稳定,才能健康发展。
三、中国经济发展必须长期依赖工业化
我们并不否认,一个经济体的进展都会经历"退二进三"(从第二产业出来,进入到第三产业)的过程,但当前的问题就在于,它并不是在第二产业,也就是工业化发展充分之后自然过渡到金融服务等第三产业的。我们的工业化才刚刚起步便“未熟先衰”。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激进的宏观经济环境就像一场龙卷风,一部分参与资本运作的人确实狠捞了一把。但产业空心化所吹起的泡沫迟早要破,今天的温州,正在为它积累多年的产业空心化付出代价,不断出现的老板跑路潮和金融坏账就是明证,工业化“未熟先衰”、投机盛行、产业空心化的问题在很多地区都露出了苗头。
对于中国的工业化,我们首先要纠正好高骛远的错误观点,发挥实业精神,否则只能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另外,尽管国际市场萎缩,但劳动力成本、税负、融资难等国内因素才是压垮制造业的更重要原因。这些年垄断行业的在基础资源领域的盘剥、房地产价格高企所带来的经济运行成本的飞升,以及高税负的负担,是中国实现二次工业化必须扫除的宏观政策障碍。我们也有必要对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刺激政策进行冷静的反思,泡沫化的刺激方式只会营造短期的繁荣,挤压实体经济的生存空间,打击中国本来就不强大的企业家精神。这对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将是一个灾难。对于企业而言,要在这种倒逼机制下进行转型升级,更多的是依靠自己,企业家更要回归实业精神。就中国目前的要素禀赋而言,中国经济的发展还必须长期依赖工业化,中国的工业化也还远未成熟,我们的制造业还处在简单粗放的发展阶段。我们只能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点滴的创新积累,最终实现从附加值低的产品制造、服务向产业链高端的升级,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