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不等同于资本外逃

2012-10-29 14:14     来源:金融时报     编辑:范乐

  资本和金融项目再现逆差,这引起了市场的关注和不安,甚至有不少人认为这是大量资本外逃的结果。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日前公布的2012年三季度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据显示,三季度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706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710亿美元。采访中业内专家明确表示,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不等同于资本外逃,而是反映了外汇资产持有主体从央行转向境内机构和个人持有的藏汇于民的过程。

  2012年三季度,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706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1027亿美元,前三季度,经常项目累计顺差1478亿美元,占同期GDP的2.6%,较上年同期下降0.3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在国际公认的合理水平之内。有专家指出,三季度贸易顺差与近期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回暖有关,据海关总署10月1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为3450.3亿美元,增长6.3%。其中,出口1863.5亿美元,增长9.9%,单月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

  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710亿美元,其中,直接投资净流入372亿美元,依然是我国国际收支顺差的主要来源。中国银行战略规划部副总经理、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显示了直接投资对于我国国际收支状况的稳定作用,同时也说明在外部经济环境多变的情况下,我国经济发展稳定、吸引力强,作为世界主要直接投资流入国的地位依然稳固。记者通过对比发现,二季度直接投资净流入386亿美元,三季度直接投资顺差下降,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直接投资顺差下降是我国企业趁海外资产走低,积极“走出去”的结果。

  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负责人总结说,目前来看,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主要表现为三大特点:一是反映了外汇资产从央行转向境内机构和个人持有的藏汇于民过程。前三季度,企业等市场主体在银行的外汇存款余额增加1388亿美元,银行自身增持外汇头寸120多亿美元,除部分发放境内外汇贷款外,其余由银行用于境外放款和投资。二是显示了国内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加快。前三季度,我国非金融部门对外直接投资525亿美元,同比增长29%。三是体现了企业有序的债务去杠杆化。过去几年,国内企业进口通过海外代付等方式尽量延迟付汇,在贸易项下积累了大量美元空头。汇率双向波动后开始调整原有的负债外币化策略,尤其是2012年第三季度在相关政策规范下,企业进口由境外银行提供代付的负债余额下降400多亿美元。

  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资本项目逆差反映了外汇资产持有主体从央行转向境内机构和个人的藏汇于民的过程。过去几年,受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影响,境内企业资产本币化、负债外币化的倾向明显。但随着国际收支、人民币汇率趋向合理均衡水平,特别是在近期本外币利差和汇差条件下,企业开始由过度看空美元回归中性操作,其中主要表现之一就是增持外汇存款。从今年1至8月数据看,银行各项外汇存款余额增加1400亿美元,除发放境内外汇贷款外,大部分用于对外贷款、投资和拆借,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记录为资本和金融项目的流出。

  2012年前三季度,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854亿美元,国际储备资产增加624亿美元。从理论上讲,经常项目顺差大于外汇储备增加额,意味着我国境内机构和个人资本呈现净输出(即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资本项目逆差)、对外净资产增多。尤其是2012年4月份进一步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大幅减少央行外汇干预以后,更加强化了这种经常项目顺差、资本项目逆差的国际收支自主平衡格局。宗良分析表示,只要不出现短期内大规模的资本外流,资本项目出现顺差和逆差相互交替将是正常的,也有利于减缓外汇储备无限制增长所带来的各种压力。

  有业内专家预计,下一阶段,这种通过资本项目逆差平衡贸易顺差的方式将逐步取代传统平衡方式成为政府调控经济的重点。政府可在逐步放开居民和企业用汇限制、逐步削减居民和企业从事海外二级市场投资的限制、鼓励产业对外转移、鼓励企业跨国并购、鼓励私人部门对外投资等方面大做文章,通过实施“走出去”战略,带动资本流出,实现资本项目逆差。此举不仅平衡掉了贸易项目顺差,缓解了央行的对冲压力,而且也是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由之路。

  丁志杰表示,从总体情况来看,我国全年外汇收支仍有望保持基本平衡。虽然未来宏观环境依然不稳定,但也存在一些积极因素,如国内经济回暖将有助于稳定人民币汇率走势,欧央行买债计划和美联储推出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3)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此外季节性因素也将支持今年9月至12月份我国贸易顺差保持相当规模。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更多专家专栏

更多金融动态

更多金融词典

    更多投资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