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强汇率的调节功能,2005年香港金管局推出了优化联系汇率制度。过去几年,优化后的联系汇率制度一直行之有效。不过目前的经济环境与当年已有了巨大变化,现在香港与内地之间的融合程度与当年不可同日而语,分析人士认为,香港联系汇率制度需要重新审视,以适应形势,但就此变革,时机尚不成熟。
对于联系汇率制度的运作,前香港金管局前总裁任志刚曾有过一番解释:在汇率达到强方(1美元兑7.75港元)及弱方(1美元兑7.85港元)兑换保证汇率的水平时,金管局会与于金管局设有港元结算户口的持牌银行进行美元与港元的兑换交易,金额不限。
历史上,自2005年5月推出优化措施以来,香港金管局一共在兑换范围内有过四次触发强方,尚未有触发弱方情况:
2005年5月底,大量资金涌入香港股市,香港银行体系资金结余曾一度超过260亿港元,使得港元汇率一度面临相当大的压力,香港金管局被迫入市。
2007年10月,热钱再度涌入,美元兑港元汇率数度击穿7.75水平,香港金管局在9天之内7次入市。
2008年热钱再次来袭,当年底,香港金管局向市场注入港元。不过一直到2009年,由于港汇多次触及7.75红线,香港金管局又数次入市。据估算2009年流入香港的热钱估算达6400亿元。最近的一次则是在本月发生。
在这个制度框架之下,金管局的任何举措只能算是被动操作。在这两个汇率水平进行的任何兑换交易都是由银行而非金管局主动提出的。当汇率处于强方及弱方兑换保证汇率之间,即兑换范围之内时,若金管局认为货币环境需要采取行动,金管局会采取主动买美元沽港元或沽美元买港元。
过去多年,优化后的联系汇率制度一直行之有效。香港科技大学教授雷鼎鸣举例说,97、98年间亚洲金融危机时期,流出的资金只有区区几十亿港元,但是利息却曾一度飙升,造成了极大的困难。而优化后,热钱存放于金管局账户中的“银行体系结余”,从2008年8月的47亿迅速增长至2009年11月的高峰3180亿,正是在这样的制度下,其时香港未重蹈1997年的困境。
雷鼎鸣表示,外资流入虽会导致港元增发,从而带来通胀,但香港金管局仍然可以发行外汇基金票据及债券,向市场借钱,减少钞票的流通量。从2008年8月至2010年8月,金管局用此方法吸回5342亿元,占流入七千多亿资金的绝大部分。
过往多年香港的汇率制度多次适时改变。从1935年改变“银本位”至“与英镑挂钩”,再到1972-1974年间的短暂与美元挂钩,然后变为“自由浮动”,最近的一次变动则是1983年施行联系汇率制度。此外,还包括1998年推出的七项巩固货币发行局制度的技术性措施,2005年推出的三项优化联系汇率制度运作的措施。这些汇率制度的改革,有得有失,但适时改变确实在各个阶段促进了香港的繁荣发展。
从联系汇率制度推行的经济环境看,与当年已有了巨大变化。现在香港与内地之间的融合程度与当年不可同日而语。事实上,香港金管局前总裁任志刚,在6月发表《香港货币体制的未来》一文中提出,香港联系汇率制度必须检讨,以适应形势。他的理由是,美国大肆量化宽松及人民币持续升值,使香港在联系汇率机制下,饱受超低息与热钱涌入促成的资产泡沫和通胀风险。
而香港科技大学教授雷鼎鸣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则不断强调,“制度确实要变,但是时机还没有成熟。”雷鼎鸣给出的理由是,联系汇率制度是同美元挂钩的,但是现在香港与内地经济联系非常紧密,比如在贸易一项,内地是对美国的数倍之多。而海外机构也把港元当作是人民币的替身。
目前对联系汇率制度的意见有两种:一种是与人民币直接挂钩,另一种是一揽子货币,但是这也似乎很难行得通。雷鼎鸣举例说,这两种意见都有一个悖论,如果海外炒家涌入,沽空港元的时候,香港怎么办,按照目前香港人民币存量看远远难以满足需求,不到8000亿的存量怎么去满足几万亿的需求。而如果将来人民币可以自由兑换后,这一难题可以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