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正式发布了专家组报告,标志着中美电子支付世贸争端案时隔一年多后终于有了初步结论。报告中,专家组驳回了美方关于银联市场地位的指控,认定涉案措施没有禁止外国服务提供商进入中国市场;驳回了美方关于外国服务提供商可以通过跨境方式提供电子支付服务的主张;认定外国服务提供商在中国设立商业存在,必须满足中方服务贸易减让表的有关设立要求。
报告结果好于预期报告发布后,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就此表示,中方对专家组的上述裁决表示欢迎。但他同时表示,专家组认定涉案的电子支付服务属于中方加入世贸组织时承诺开放的“所有支付和汇划服务”,中方对此持保留意见。沈丹阳还表示,中方将认真评估专家组报告,并按照世贸组织争端解决程序妥善做好本案后续工作。
当然,这次裁决并非最终定论,因为根据世贸组织有关规定,诉讼双方如对裁决有不同意见,均可在60天内向世贸组织提起上诉,事情将如何发展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事实上,银联与VISA的争端由来已久,近年来银联海外业务的迅猛发展让VISA颇为“坐不住”。2010年6月,VISA向全球会员银行发函,要求从当年8月1日起凡是在中国大陆境外受理带VISA标识的双币种信用卡时,不论是刷卡消费还是ATM取现都不得走中国银联的清算通道,否则VISA将重罚收单银行,双方冲突进一步升级。
2010年9月15日,美国方面提起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的磋商请求,指控中国与电子支付服务有关的措施违反了中国在《服务贸易总协定》中的具体承诺。2011年3月,双方磋商失败后,美国方面正式将中美对于中国电子支付争议提请世贸组织启动争端解决机制。
“本次美国提出诉讼,目的是想更为顺畅地走进中国市场,为其开拓市场扫清‘障碍’。但从细节看,事实上中国方面并没有违反世贸组织的有关原则,这也是此次专家组报告结果好于此前市场预期的重要因素。”
一位来自支付行业的分析人士称。中国银行卡市场是开放的据了解,在历时一年多的专家组审理过程中,中国向专家组充分阐明了中国关于有关金融服务承诺范围的立场,并详尽地向专家组介绍了中国的银行卡体系、历史沿革以及与银行卡联网通用有关的措施。中方认为,银行卡电子支付服务的本质是清算和结算服务,中国对此项服务并未作出承诺;即使电子支付服务属于“所有支付和汇划服务”,中国只作出了通过商业存在模式提供服务的承诺,未作出跨境交付模式提供服务的承诺,且服务提供者应符合中国减让表列明的相关许可要求;中国有关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银行卡的全国联网通用,方便持卡人和促进银行卡行业的发展。
另有专家表示,从入世的条款来看,人民币支付卡业务在中国入世议定书附件相关内容中是划入“银行及其他金融服务”项目下的,中方的做法并没有违背世贸组织承诺。中国世贸组织研究会常务理事何伟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指出,服务领域的开放有很多具体条件,特别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尺度不同;中国银行卡市场总体还是开放的。
归根结底,此次争端的重要起因,还是潜力巨大的中国市场的存在。业内人士称,正是因为巨大的中国市场诱惑力以及发达市场的经济低迷、发展后劲乏力等因素,一些外国卡组织打出“反垄断”的旗帜,其实际目标在于中国市场。然而,“反垄断”并非世贸组织规则的议题,世贸组织关注的是市场准入与国民待遇,在这个角度而言,中国的很多主张是获得了专家组支持的。
从最终的裁决看,专家组报告也很明确地驳回了美方关于中国银联市场垄断地位的指控,认定中国并没有禁止外国服务提供商进入中国市场。“其实,中国银行卡产业开放的步伐这些年从未停止过,这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实。”来自支付行业的资深分析人士表示。
稳妥有序开放银行卡市场近年来,我国支付清算系统等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历史性飞跃,非现金支付工具广泛应用、外卡受理环境获得较大改善,支付服务主体多元化发展,消费者也在日益多元化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了更好的服务。从过去的经验看,正是坚持了开放,越来越多的外资机构参与到银行卡支付市场的发卡、收单、相关外包等细分市场以及网络支付、预付卡等非金融支付市场,促进了银行卡的专业化发展、银行卡产业链条的快速形成以及非金融支付市场的繁荣。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银行卡产业属于商业化机构,适度引进竞争对产业发展有好处。但相对于其他金融产业,银行卡产业处于接近客户信息的核心,与金融信息安全关系更加紧密。应在安全有保障、风险可控的原则下,有序审慎地推进银行卡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的进程中,行业和市场要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上述支付行业的资深分析人士指出,要积极发挥市场能动和行业自律作用,在既符合国际惯例,又兼顾我国银行卡市场发展实际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市场规则和行业自律机制,使银行卡市场的对外开放在一个渐进有序、风险可控的轨道上进行;坚持市场主导的原则,在行业的平台上制定更加完善的银行卡市场规则体系和运行机制,促使行业成员自觉遵守各项政策和自律约定,开展公平有序竞争,维护行业发展的整体利益;要鼓励和支持行业成员把市场开拓和格局优化结合起来,不断加快创新步伐,着力提升服务质量,促进行业长期繁荣和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