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茉楠:可考虑用外储冲抵养老金赤字“缺口”

2012-03-26 14:39     来源:中国证券报     编辑:范乐

  在中国老龄化社会已经逼近,如何缓解养老基金体系的资金压力,开辟主权财富基金投资新渠道,并有效规避隐性债务风险,是中国经济社会必须面对的重大现实问题。

  养老金体系面临“空账”压力

  当前,我国养老基金体系面临三个主要问题:一是承载了大量的遗留债务;二是地方分权所导致的资金分散与非透明化;三是由于资本市场不成熟难以找到合适的投资渠道。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近年的报告表明,由于养老资金缺口大,多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都需要调整增加预算,以满足养老金正常支出的需要。

  我国养老金存在较大的赤字缺口。我国的养老金赤字有两个口径:一是现实缺口,指每年收取的养老保险费与养老金支出之间的差额,即收不抵支的部分。二是全口径缺口,指预计到若干年后制度转轨完成,这期间每年养老金收支缺口的总计数值,这是一笔几十年的总账。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2010年若剔除1954亿元财政补贴,企业部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当期征缴收入收不抵支的省份共有15个,缺口高达679亿元。

  养老金规模占比过小。按照养老基金相对规模来看,2010年主要国家养老基金占GDP的比重均超过50%。据美联储统计,截至2011年三季度,养老储备基金在美国居民总资产中的比例为17.6%,总规模达12.5万亿美元,占GDP比重近八成。相比之下,如果将全国基本养老保险一并纳入统计口径,2010年中国养老基金占GDP的比重为3.8%。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养老基金规模远远低于平均水平。

  养老基金平均收益率低。我国养老基金对存款和国债的投资比例远大于发达国家在这两项资产上的投资比例,而用于对股票和基金的投资比例却远小于发达国家的投资比例。数据显示我国养老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2.24%,远低于发达国家投资的整体水平。虽然这确保了养老基金投资的安全性,但是投资收益率过低会影响其整体投资收益,导致养老基金增值慢而且难以偿付投保人未来的养老金。

  用外储冲抵养老金赤字“缺口”

  尽快解决养老资金的“缺口”,拓展多元化渠道,把养老基金做强做大已经是一个重大的战略性问题,这方面中国外储“大有可为”。

  从配置的形式看,中国外储约60%以上都配置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低收益的国债上面,以持有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计算,我国储备资产的平均收益率约为3%-5%(现在还不到2%),外国直接投资在我国的收益平均在20%左右。按此估算,3万亿美元的储备资产年收益约1013亿美元,1.53万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的年收益为3060亿美元,相差近3倍,凸显出我国“负债高成本,资产低收益”的严重失衡局面。

  当前,可以按照外汇储备功能的多样性,将外汇储备分为基础性外汇储备、战略性外汇储备,以及收益性外汇储备三个层次,各个层次均对应不同目标和相应的规模。在制定外汇合理规模的基础上,将一部分外汇资产从央行的资产负债中移出,形成其它的官方外汇资产和非官方外汇资产。比如,可以考虑在区分基础性外储(用于保障基本贸易支付和外汇资本流动)的基础上,用外储冲抵养老金隐性债务后形成的是社会保障基金,但这并不意味着外汇储备的消耗,只是相当于不同储备方式上的一种转换。

  建立主权财富养老基金是国际大趋势。实际上,国外利用外汇储备建立主权养老基金的尝试已存在几十年,目前已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主权养老基金。其目标是实现国家财富的跨代转移和分享,为子孙后代积蓄财富。如法国、加拿大、瑞士养老基金中,海外资产的比重分别为33%、40%和37%,新西兰、瑞典、澳大利亚分别达52%、59%和84%。挪威1990年建立的政府全球养老基金,完全利用石油出口收入建立,目前基金规模已超3000亿美元。建立于2001年的新西兰“超级年金”也是为了支付未来养老债务。在未来20年里,新西兰政府计划每年转移支付20亿新西兰元。

  笔者认为,成立主权财富养老基金的几种可行模式。一种方案可以考虑由财政部直接用新发行的长期国债来购买外汇储备,再划转给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由其具体进行运作。中央银行外汇资产减少的同时,对中央政府债权等量增加,从而保持总资产的不变,短期内全社会的人民币流动性不发生变化。但对主权投资机构来说,存在较大的收益率压力,比如5%国债利息再加上外汇升值预期等。

  第二种可行的方案是仿照汇金公司以外汇储备注资国有银行的方式,可以通过汇金公司或者成立类似汇金的其他金融机构,或单独成立养老主权财富基金来进行全球范围内的资产配置。

  第三种方案比较激进,中央银行可以直接划转社保基金。如果从国家资产负债表保持平衡的视角出发,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其实不是必须保持平衡。如果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某些操作(比如以冲销坏账的形式)恢复平衡,那么就可以直接划拨外汇储备给社保基金,这样做涉及到外汇储备风险由集中于政府向分散于民间的“藏汇于民”的转换过程,更涉及到中国外汇管理制度和经济贸易政策的重大改革,但这种改革则意味着国家财富分配的一种再平衡。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更多专家专栏

更多金融动态

更多金融词典

    更多投资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