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卫于:系统性金融风险 无远虑,有近忧

2012-02-22 08:31     来源:广州日报     编辑:范乐

  近日,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要求进一步强化金融稳定工作,重点监测分析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各类非银行机构和民间融资活动等的突出问题和潜在风险,妥善处理各类风险事件,防止局部风险演化为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

  所谓系统性金融风险,指的是各种风险的集中爆发。总体看,是否出现系统性风险,既要考虑内外部经济金融环境、金融机构经营状况、政府与私营机构的债务水平、利率汇率波动等普遍性因素,一定程度上也会受到“黑天鹅”类突发性因素的影响,最典型的就是1987年10月19日的美国“黑色星期一”股灾事件。央行有关负责人此言一出,让人联想到近期温州立人集团崩盘事件。那么,中国会出现系统性风险吗?我认为不会。但是,虽无远虑,却有近忧。

  从远虑来看,尽管结构上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中国经济依然处于较快增长期,为金融稳定提供了最有利的外部保障;中国经济正逐步向内需拉动转型,外部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力也在下降。而且,长期以来监管部门对中国金融机构的监管整体偏严,金融机构的杠杆化、虚拟化、综合化和衍生化问题并不突出,金融与实体经济一直能够较好地契合。反观欧、美,因为金融机构过度的杠杆化、衍生化,以及监管部门过于宽松的监管,才导致美国的次贷危机;因为国内经济增长乏力,政府高福利高负债所引致的结构性问题才导致欧债危机。中国经济有恙,但处于可控范围以内。欧债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要小于当年美国的次贷危机。

  近忧方面,中央经济工作的主线是“稳中求进”,坚持“稳”字当头。但实践中有诸多隐忧:从金融体系看,近三年银行业的贷款增量占到各行贷款存量的50%以上,这些贷款尚未经过完整经济周期的检验。

  从实体经济看,广大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成本上升利润率极低。实业兴则金融业强,去年那种银行业利润快速增长而实体企业利润下降的现象并不正常。此外,小微企业融资渠道有限,导致几年来民间借贷规模越来越大,利率越来越高,直接引发了近期的一系列民间借贷事件。近四个月来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三次专题研究部署扶持小微企业的政策措施,向社会传递了积极信号。要化解这些难题,关键在于调控和监管。现在的调控可谓进退失据:应当继续从紧控房价,但这会影响到实体经济的发展,进而影响到金融体系的稳定。这确实让人“拔剑四顾心茫然”。面对这些困境,其治理之道,核心要义在于多疏少堵,在于多予少取,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才能落实好“稳中求进”。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更多专家专栏

更多金融动态

更多金融词典

    更多投资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