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专家认为,银行业应根据自身业务发展,充分识别信息化过程中的潜在挑战和风险,把握信息科技发展的规律,做好信息化过程中相应外围工作,建立信息科技风险评估、管理、预警和保障机制,高度重视信息安全人才的培养,以长远战略眼光扎实推进银行信息化建设。
春节刚过,记者的邮箱里接到一份来自支付宝的账单,打开一看不觉吓了一跳——账单显示:2011年本人包括网上购物、代付费、信用卡还款等在内,通过在线支付的交易额竟超过了2万元!随后,记者与几个朋友聊天谈及此事,没想到大家竟有同样的感觉,更有人笑言:“去年网购的花钱太多,都没敢查账!”
而根据国内最大独立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日前发布的2011年度全民年度网购账单,在支付宝超过6.5亿的注册账户中,80后网购年消费人均过万元,60后和70后更是超过了1.5万元!
显然,透过这张账单,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亿万网民惊讶的表情,以及像支付宝这样的支付机构赚得仓满廪盈而难以抑制的欣喜;对于亟待转型的中资银行业来说,它更像是一张网络金融服务的晴雨表——在传统银行业务市场几无蛋糕可分的当下,能否紧紧抓住IT技术应用和信息化建设这一利器开辟新的发展空间,将决定它们未来之路能走多远。
线上交易商机乍现:商业银行转战网络金融业务
1月30日,支付宝传出消息:仅2012年春节7天假期,通过支付宝网站进行的转账打款就超过111万人次,同比去年春节假期增长75%,金额近6亿元;而手机支付交易额则比去年春节上涨7倍;另有近50万人通过支付宝给信用卡还款,人数比去年春节增加了178%,还款笔数超过60万笔,比去年增加了192%!
数据显示,近年来电子支付呈现疯长的态势,交易额连年翻番:2008年中国电子支付的市场规模为2743亿元,到2010年已经达到10858亿元。而据艾瑞咨询预测,到2012年,中国电子支付行业交易规模将超2万亿元。
如此惊人的业绩,显然离不开网上银行、电子商务等便捷的网络金融服务的支撑;但与此同时,巨大的商机也促使各家银行瞄准网上支付这一新兴市场进一步展开激烈的争夺,纷纷加紧了与三方支付平台的战略合作。
对此,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樊爽文亦表示:“商业银行应加强与非金融支付机构的合作,为电子银行的发展创造更大的商机。”
巨大的市场和业务转型的迫切需要,促使各家银行加快金融创新,各类电子银行业务得到迅速拓展。截至2011年底,工行个人网上银行客户数超过1.1亿户,电子银行年交易额由2000年的2万亿元升至2011年的288万亿元,增长了143倍。而随着渠道建设稳步推进,去年农行升级并优化了个人以及企业网上银行系统,大大提升了客户服务水平,其各类电子银行客户总数上半年一举突破2亿大关。截至2011年10月底,建行电子银行与柜面交易量之比达到202%。
为满足各类企业、个人和电子商务平台灵活多样的电子商务服务需求,截至目前,中行电子银行已建立起涵盖B2B、B2C、B2G等领域的电子商务支付服务体系,并相继推出个人网银理财直付、协议支付,中银快付等产品。交行则以创新为亮点,率先于去年8月在国内同业推出3D网上银行系统,并首开“交通银行淘宝旗舰店”,使该行网银客户可以通过店铺了解和购买个人、中小企业信贷产品以及其他相关金融服务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各行手机银行业务迅猛增长,远超过其他电子银行业务成为一大亮点。工行、建行的手机银行客户数在去年12月和10月底分别达到4800万户和4155万户;尽管手机银行仅推出一年,中行这一业务的客户数也以23倍于上年底的增速至去年9月底超过了14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