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2008年11月份我国及时实施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09年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60.6万亿元,同比增长27.7%,人民币新增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1.7%,比年初增加9.6万亿元,同比多增4.7万亿元。2010年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72.6万亿元,同比增长19.7%;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9.9%,比年初增加7.95万亿元,同比少增1.65万亿元。2011年开始,央行围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这一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认真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信贷增速回落,截至2011年9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78.7万亿元,同比增长13.0%,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5.9%,比年初增加5.68万亿元,同比少增5977亿元。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这三年内针对变化的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状况,央行的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到稳健,包括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和窗口指导等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也随之发生变化,货币政策调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这些效果究竟是哪一次调控所产生的以及每一次调控在多大程度上产生的这种效果、调控措施在本阶段和下一阶段所发生的作用等并不容易区分,而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的变化能否及时发生作用,达到预定的货币政策调控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宏观当局能否准确地把握政策时滞及其变动趋势。因此在调整货币政策时如果能够很好地把握住其时滞效应,对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