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论坛 | 博客
官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关于论坛 | 最新播报 | 视频·直播 | 重要发布 | 重要讲话 | 人物访谈 | 嘉宾风采 | 论坛花絮 | 评论反应
中国台湾网专稿 | 主题论坛 | 论坛城市 | 现场图片 | 背景资料 | 关注海西 | 闽台交流 | BBS | VIP | 第五届 | 第四届 | 第三届 第二届 第一届
  海峡论坛官方网站 -- 最新播报·第六届

多元参与,一起来建设“幸福社区”

时间:2014-06-16 15:32   来源:中国福建网-福建日报

  社区魅力:

  打造独特的社区文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社区治理要实现各具特色,让居民有归属感,挖掘不同的社区文化无疑是个关键。台湾“中正大学”社会福利学系主任吴明儒指出:“每个社区营造时,特别要关注它本身的文化方面。”要把社区的搬迁发展历史、传统记忆、周边文物等,演绎成社区故事,运用新形式展现给居民,唤醒集体记忆,形成对社区发展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在台中市副市长蔡炳坤看来,社区治理的关键是要打造独具特色、引以为傲的街区文化。台中市用说故事的策展方式,把城市里的10个街区独特的创意生活特质,布置成艺文与创意的角落,注入文化元素,发掘老房子的美好,呈现街区的多元化。

  台北中山区剑潭里里长毕无量介绍说,剑潭里不仅在“绿化美化”、“节水节电”费尽心思,更是通过“落叶堆肥”、“果皮制酵素”等社区产品的销售获得社区治理基金,从而开展文化服务。比如中秋节自制月饼,发给社区老人;春节搞团拜,促邻里和睦等。(李向娟)

  记者手记

  共治共享美好家园

  两岸一家亲,根基在民众,动力在基层,依托在社区。

  第六届海峡论坛首设两岸社区治理论坛,与会的两岸专家、社区工作者为此纷纷点赞。参会的一位台湾专业人士说:“以往,两岸主要探讨经贸、文化方面的合作,如今扩展到探讨两岸社区治理问题,一起为提升民众幸福感出谋献策,具有特别的意义。”

  本次两岸社区治理论坛迎来了两岸的基层村里长,还有社区组织和社会工作者。他们面对面交流,积极互动,分享经验和成果,希冀能相互借鉴,取长补短。这不仅增进了两岸民众之间的友谊,也升腾了“血浓于水”的同胞情。

  台湾在社区营造方面比大陆起步早,有许多社区治理经验可资借鉴。一位台湾的与会嘉宾说:“台湾在社区治理过程中充分发挥了社区中相对富裕人群对于公共事务的热情,社区的基本原则应是‘自助’和‘人助’,激发社区居民的自主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动性。”又比如,台湾的志工服务很盛行,一大批充满爱心与热情的志工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奉献才智。台中市副市长蔡炳坤称:“台湾的社区自助服务理念已走到了前面,以前人们常说,等我退休了就去当志工,而现在大家更多的是说,我下班有空就去当志工。”

  坐而论道,起而行。相信不久的将来,两岸社区会有越来越多的合作单位共建、结对,建立常态化的联系交流机制,共同举办丰富多彩的社区居民活动,一起为民众的幸福努力。(李向娟)


分享到:
共 2 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编辑:刘承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