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面”风光的背后,是沉甸甸的“实惠”。“面向基层、面向百姓、面向民生”的海峡论坛屡屡释出积极信号“力挺”两岸民众福祉:2009年,首届论坛发布八项惠台新政;2010年,第二届论坛上,民航局推出促进海西与两岸航空运输发展的七条新举措;2011年,第三届论坛公布的惠台措施更多,涉及旅游、航空、入出境、海西和平潭规划等诸多方面;本届论坛又发布八个方面对台惠民新举措,涵盖台胞在大陆就业和大陆居民赴台游、便利台胞来往大陆、进口台湾大米以及促进两岸教育、科技合作等。
对于本届论坛发布的对台惠民新举措,台湾不同阶层人士普遍给予欢迎和赞誉。他们认为,这些措施可以让台湾民众在大陆有更好的生活、发展机会和环境,能够使已经来大陆或有意到大陆经商、求学、结婚、定居的台湾民众更加“安心、舒心”。
海峡论坛务实面对并解决攸关两岸民众切身福祉的新情况、新问题。如对于两岸婚姻新趋势,民政部负责人在本次论坛上宣布,正积极采取措施,增进两岸婚姻家庭利益福祉,具体内容包括:推动修改相关政策法规,为两岸配偶亲人提供更加规范、畅通的收养渠道;研究解决在台大陆配偶及亲属领取养老金不便以及配偶被注销在台户籍后、恢复大陆户籍难等问题。
论坛“花开四度”,结出了累累硕果。这些成果有即时的,也有“持续发酵”的。以借助论坛平台举办的台湾特色庙会为例,据厦门市旅游局预测,今年的庙会有望吸引200多万人次市民和游客参会,远超去年的16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