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在和:年逾古稀的"慈善义工"
 
 
  来源:      日期:2007-08-21 15:10

 

 

--助人为乐道德模范候选人赵在和的事迹

  现年73岁的赵在和,湖南省湘潭县文化馆退休干部,当过三届县摄影协会会长的摄影家。

  他退休生活的主题,不是打门球,不是含饴弄孙,不是利用专长赚钱,而是当一名慈善月老,一名扶贫助学义工。12年来,他耗时2700多天,行程8万多公里,为500多名贫困学子,募得善款100余万元,救济棉被、学习用品、雨具及衣服6000余件。也许,与那些家大业大的慈善家相比,这些数字并不惊人,但对于一个普普通通的退休老人,却犹如细针挑土,燕泥筑巢,一分一厘都来之不易。

  古有武训行乞办学,今有赵老募捐助学。支撑赵在和这个年逾古稀"慈善义工"的,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仁义"的力量。

  仁者不忍,仁者爱人。赵在和说:"我一看到学生家庭那么困难,心就软了、慈了。"在一次湘潭县部分干部参加的扶贫助学协调会上,赵在和说起一些贫困学生的生存状态,情动处痛哭失声,在场的干部们也眼泪汪汪,主要领导当场拍板解决问题,还现场组织捐款。

  这种仁者情怀,体现在行动上,就是义。

  赵在和之义,义在用心良苦。他有一个14字的劝募秘诀:"嘴甜、腿勤、头硬、心宽、脸厚、眼明、性缓"。为了找人募捐,他可以从早上8点等到中午12点;为了广募善款,他悉心收集湘潭籍各级官员和知名人士的信息,精心编制了工作"联络图";为了了解贫困学生的真实情况,他经常"内查外调",确保所资助学生是"墙上奖状贴得满,碗柜里面油盐空"的特困优秀学生。

  赵在和之义,义在不怕艰苦。为了不影响家人,他在县城租了一间不足10平米的"慈善工作室",门框上用粉笔写着"赵老家在此"。小屋内有用了29年的电风扇一部,木板支起的床铺一张,另拣来茶几一个作办公桌用。几年来,他经常整天骑车几十公里跑农村,曾在韶山灌区连人带车翻下沟渠,还有一次在夜宿山村时不留神掉进粪坑。

  赵在和之义,义在清白无私。与个别另有所图甚至侵吞善款的人相比,赵在和可谓清可见底。"人家给我多少钱,我就给学生多少。"他制订了严格而明晰的慈善档案。他劝募的资金,都通过"一帮一"的方式,送到受助学生手中,都有受助者在"学费到位清单"上签名。赵在和不但不染指一毫善款,就连他作义工的工作经费,都是从自己的退休工资里开支。他每月退休金933元,有333元用作工作经费,至今已花费3万余元。

  人生七十古来稀,慈善义工不觉老。在行善积德中延年益寿,在扶贫助学中乐以忘忧。如今,随着"湖南慈善奖"的获得和媒体的宣传,赵在和的名字广为人知,赵在和的事业也逐步拓展。义工赵在和,爱无止境,"吾道不孤"。

(来源:湖南省文明办)

 

 

 
编辑: system    
  查看/发表评论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