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孝讷言谢延信 良心让我永不放弃
 
 
  来源:      日期:2007-08-21 14:01

 

 

   谢延信原名刘延信。1973年4月16日,21岁的河南滑县青年刘延信与同乡姑娘谢兰娥喜结良缘。可是,就在他们婚后的第二年,妻子谢兰娥突患重病。生命的最后时刻,谢兰娥对守在病床前的刘延信说:“延信,我怕是不中了。要是真有那一天,你要照顾好咱爹妈和咱那苦命的傻弟弟。以后再找人家,只要对咱闺女好就行。”

  望着弥留之际的爱妻,再看看襁褓中嗷嗷待哺的女儿,延信眼在流泪,心在滴血。他紧紧握着妻子的手说:“岳父岳母也是俺的亲爹娘,内弟就是俺的亲兄弟,你放心吧。”

  延信的岳父、岳母膝下只有一儿一女,儿子先天呆傻,生活不能自理;岳母体弱多病,生活需要照顾。强忍失去爱妻的悲痛,延信“扑通“一声跪在痛不欲生的二老面前说:“爹、娘,兰娥不在了,俺就是你们的亲儿子,你们的生活俺来管,百年以后俺送终!”

  一病、一瘫、一傻,没有一个不需要照料,这是怎样一个家呀!面对苦难,延信没有丝毫怨言。为了让二老相信自己的诚意,刘延信还做了一件很多人不理解的事,硬是将姓氏由“刘”改成了“谢”,从此改叫谢延信。

  男儿膝下有黄金。延信当年这一跪,跪出了男子汉的真情承诺,跪出了好女婿的家庭责任,跪出了一个大孝至爱的谢延信。为了这一句看似简单的承诺,他挑起了一副原本可以随时放下的重担,而这一挑就是33年。

  谢延信为内弟彦妞剪指甲,30多年如一日。(摄影 新华网记者 朱继东)

 

  30多年省吃俭用很少吃到肉食,所以谢延信现在很喜欢吃肉。看到记者为他拍照,他有些不好意思了。(摄影 新华网记者 朱继东)

  生活中的苦难常常超乎想象。1979年10月,谢延信的岳父突然中风住进了医院,在与死神顽强搏斗了7天7夜后,虽然保住了性命,却永远失去了站立的能力。提起谢延信,今年已84岁的岳母冯季花说:“别人都以为(谢延信)是我儿子呢,谁知道是女婿。这个女婿可是难找,伺候的多恭敬,装水袋,解大手,洗、端、倒小手,喂水,医生让按摩他就给岳父按摩……他在医院都有名了。”

  岳父每月60多元的病休工资养活不了全家4口人。谢延信就一边伺候岳父,一边抽空到附近的砖窑上出砖、到建筑队打小工、到搬运队当装卸工。只要能挣到钱,活再累他也愿意干,挣到的钱给老人买肉买水果补身子。而他自己一年四季到地里挖野菜,连别人扔掉的白菜帮也捡了回来,自己腌制的咸菜一吃就是十几年。

  既要照顾老的,又要照顾小的。妻子去世以后,谢延信非常疼爱自己的女儿。可为了照顾好两位老人,他把5岁的女儿送回滑县老家,让年迈的母亲和哥哥照料。

  岳父患肝硬化引起双腿浮肿,谢延信每天用热水给老人烫脚、按摩。在他的照料下,岳父躺在床上18年,却从没生过褥疮,后来竟然奇迹般地能扶着凳子慢慢挪动了。为了给岳父治病,谢延信依照偏方挖过毛草根;为了给岳父减轻痛苦,他自学了护理按摩;为给岳父解闷,他还时常给他读小说,18年来念给岳父的小说竟达百部之多……

  这一切都留在了邻居吕国成的记忆里:“咱们的土话常说,床前百日无孝子。人老了以后,小孩们能伺候你100天都不容易了,更别说像谢延信那样伺候30多年了。”

  1996年8月,69岁的岳父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岳父临终前,谢延信对老人说:“爹,您放心,只要我有一口饭吃,就不会让娘和弟弟饿着。娘百年后,让弟弟跟着我,绝不让弟弟受一点委屈!

  俗话说,一个女婿半个儿。在冯季花的心目中,谢延信这个女婿赛过自己亲生儿。她年轻时落下了关节炎,肺气肿的老毛病,手沾不得冷水,出门怕迎风。自从谢延信撑起这个家后,无论春夏秋冬,全家人的衣服都是由谢延信来洗。在农村那段日子,生活的比较苦,每到冬天,谢延信总是千方百计买来些羊肉、羊杂给老人吃,这对一个生活在农村的人来说,已是相当“奢侈”了。这次到北京,除了几个毛主席像章,谢延信什么都没有给自己买,但特意为岳母买了一份北京烤鸭和一盒稻香村的点心。谢延信告诉记者:“我岳母没来过北京,她年纪大了不容易来了,我一定要让他们尝尝北京好吃的!”

 

  谢延信夫妇给家里老人买的北京特色食品。(摄影 新华网记者 朱继东)

  冯季花冬天怕冷,一贯生活俭朴的谢延信,专门为老人在房间里安装一套土暖气,为这每年要多烧不少煤球。邻居说:“要安干脆俩卧室都安算了,”谢延信却说:“安装一片能保证温度,我不怕冷。”

  冯季花的儿子彦妞是个智力障碍者,经常出门不知道回家。为了这事,谢延信真是没少操心,经常满世界地找彦妞回家。一次彦妞上完厕所不知道擦,弄得大小便满身都是。谢延信不顾一天的劳累,把彦妞带回家,帮他换洗衣服,弄得自己满身都是脏物。30多年,自己再苦再累,谢延信从没有对彦妞有半声喝斥,既像长兄,又像慈父。

  

  自己生活如此困难,谢延信却坚决把别的工友好心帮他写好的救济申请要了回来。(摄影 新华网记者 朱继东)

  自己生活如此困难,谢延信不仅没有向单位或社会伸手求助,反而一次次谢绝了单位给他的救济。有几次,别的工友好心帮他写好了救济申请,单位也已经同意给他家救助,他听说后却坚决把申请要了回来,“比我困难的人多了,不只是我谢延信一家。”

  “孝为德之本,百行孝为先。”在焦煤集团和滑县,很多人讲起谢延信的故事,都会一个接一个停不下来……谢延信已经成为他们的骄傲!在河南省组织的“十大敬老楷模”评选中,评委会授予谢延信“十大敬老楷模特别奖”;在河南省文明委等七家单位组织的“中原孝贤”评选中,谢延信再度入选。“谢延信,讲诚信,守诺言,三十年。谢延信,重孝德,岳父母,似双亲。谢延信,知荣辱,守清贫,志弥坚。谢延信,传美名,爱无声,孝无言。谢延信,是楷模,学习他,正气扬。”如今,走进谢延信居住的山阳区百间房街道富康社区,处处都能听到这段由市民自己编写的新“三字经”。

  

  大孝至爱的谢延信,成为很多人学习的榜样。(摄影 新华网记者 朱继东)

  良心、责任、爱心、真情,谢延信一家用博大的胸怀诠释了当代中国的“孝道”。随着媒体的报道,谢延信30多年如一日照顾前妻家人的事迹也感动了越来越多的人。2007年新年伊始,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作出《关于在全省开展向谢延信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号召全省人民学习谢延信诚实守信、尊老敬老的高尚情操,乐观向上、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优秀品质……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感动地批示:“大孝至爱的谢延信,以其崇高的道德境界揭示了做人的真谛,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来源:新华网)

 


 

 
编辑: system    
  查看/发表评论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