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正月十五闹元宵:“中国式狂欢节” 期待传承创新

时间:2010-02-28 14:29   来源:新华网
 

    2月26日拍摄的北京前门大街悬挂的大红灯笼。当日,北京前门大街举办元宵灯会,迎接元宵佳节。 新华社记者郑焕松摄

    新华网济南2月27日电(记者王志)“正月十五闹元宵,家家户户乐逍遥。”赏花灯、猜灯谜、舞狮子、跑旱船、扭秧歌……28日迎来我国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各地迎接元宵节的活动、表演活动争奇斗艳,将这一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重要传统节日打造成“中国式狂欢节”。记者采访发现,随着时代发展和受现代生活冲击,我国传统元宵节的“闹”劲有所弱化,专家呼吁加强传承与创新。

    正月十五闹元宵 各地民俗争奇斗艳

    夜幕落下,但“天下第一泉”济南趵突泉公园里却是游人如织。伴着汩汩喷涌的泉水,3000多盏各式节日花灯将整个公园装饰得流光溢彩。“今年的花灯品种比去年又多了不少,灯光更漂亮了。”居住在济南市大明湖北路的张天庆,与妻子带着六岁的女儿,一起兴致勃勃地游玩着。

    在花灯展上,“泰山封禅”“至圣先师”等主题花灯,尽显齐鲁文化的深厚魅力;各式老虎造型、图案的彩灯,展现出虎虎生威、龙腾虎跃的欢乐迎春氛围;可爱的喜洋洋、搞笑的灰太狼等卡通形象花灯,则吸引了小朋友们的目光。

    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历史悠久,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西汉年间,最初源于皇室的祭祀活动,后来逐渐演变为普天同庆的盛大节日。每到这一天,举国上下、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家家户户煮食象征团圆吉祥的元宵。

    与端午、中秋等其他传统节日多以家庭为单位欢度不同,元宵节是一个全民同庆的节日。舞狮子、挂花灯、猜灯谜、吃元宵,在全国各地,各式各样的元宵节民俗活动精彩纷呈。

    在聊城市茌平县杜郎口镇东大刘村,爱好民间文艺的村民们穿着大红衣服,扭着秧歌“赶毛驴”,在迎接元宵节到来的同时,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庄稼丰收,也表达了农民们对新年的美好期盼。聊城十几乡镇村庄的农民还进城,在聊城人民广场为市民展演鲁西原生态社火,带着浓浓乡土气息的舞龙、划旱船等项目,让过元宵节的城里人大饱眼福。

    在枣庄市图书馆举办的猜灯谜、迎元宵活动,2000多条有关环保内容的灯谜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在惠民县城的集市上,由农民用芦苇手扎的灯笼玲珑别致、轻巧剔透,深受喜爱。

    庙会是元宵节里另一个最“抢眼”的地方。在北京、南京、沈阳等地举办的庙会上,狮子舞、花棍、高跷等各式杂耍,让人百看不厌;在锣鼓鞭炮声中,巨型龙灯翻飞,场面热闹非凡,所到之处观者人山人海。

    农村热闹城里闲 传统节日变平淡

    元宵佳节自古就是中华民族最热闹的节日,除了吃元宵和观灯赏月等传统项目外,还有“狂欢”的习俗。尤其在各地农村,元宵节已成为民间百艺争鸣的表演场。

    在山东淄博农村,璀璨夺目的“打铁花”将元宵节的热闹推向高潮。这种独特而古朴的民间娱乐,在技术精湛的打花者的转动下,熔化的铁水金星四溅,呈现出火树银花、飞珠溅玉,让人拍手叫绝。

    相比于农村的热闹非凡,如今很多城里人感觉元宵节相对平淡。今年快50岁的济南市民杨兴华说:“小时候过节很热闹,一家人用玉米面和豆面捏出十二生肖的面灯,吃完元宵后就捧着面灯或提着灯笼去村头广场看露天电影。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但过节习俗却简化了,居住在城市的钢筋水泥里,除了吃元宵、看花灯,没有别的娱乐,‘闹’元宵的气氛缺了不少,很怀念小时候过节的情景。”

    元宵节还可算是一个中国“情人节”。在封建社会,平时难得出门的年轻女子可以在这一天外出赏灯、游玩,这给互相倾慕的男女青年创造了见面的机会。正如宋代欧阳修的《生查子 元夕》中所描述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充满了浪漫与温馨。

    现如今,“宅男”“宅女”盛行,很多年轻人过节选择足不出户,通过网络虚拟过节。山东农业大学大四学生小苗就是一个标准“宅女”,对元宵节的来历和传统习俗不是很了解,没有特别的过节计划,选择与家人吃完元宵后,就准备坐在家里在网上度过元宵节了。

 
编辑:齐晓靖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