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心语——“基地”办公室“涛声依旧”
 
 
  来源:      日期:2006-10-04 01:01

 

NO:1 基地办公室

  一直在忙。所有人这几天基本都在大办公室里忙乎着。刚来的一个人进来,见到办公室就喊:哈,基地办公室啊。--我们的办公室很大,但几乎是全封闭的,是颇有点隐秘和神秘的感觉。

  很大的办公室。八张桌子拼起来的大办公桌,上面摆满电排。线路。如果到了凌晨三四点钟左右,就能听见电流的声音。很微弱,但确实能听见。

  一直很喜欢这种感觉:电流在空间里悄悄流动,推动很多东西,让终端的设备动起来,再动起来,然后一切都被推动着,传送着和交流着。常常在这样的环境里工作着,呆着,甚至有时候都听不到自己的心跳,而只是听见电流声音。

  昨晚上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工作到很晚,终于可以休息一下的时候,忽然听到了海的声音。也是和电流一样,很轻微,很律动;波浪也推动着很多东西,从这边到那边,从远处到近处,从黑暗中隐隐约约的推动又推动。

  它们推动的是时间。时间很快了,离《海峡月·中华情》晚会还有几天了。所以还得加紧。我们自己要给自己动力。

  忽然很喜欢基地办公室这个称呼。《中华情》从开办至今,真的已经有了自己的特色,自己的团队和自己的风格了,她属于一个凝聚华人感情的基地—更准确地说是一个基站。--我希望在厦门,这个基地基站能迸射更多的灿烂光芒。

  NO:2 涛声依旧

  为晚会来了好多次了;从今年三月份在北京确定以后,就常常到厦门。这次过来,更是一住十来天了。

  一切好像都是第一次见,第一次来。其实,这次晚会过来,已经是第二次了,属于故地重游。很多往事。很多回忆。很多感慨。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往往会使用两个词描述。古代人大多会说是物是人非,主要在于说明沧桑之变,重在伤怀和伤情。现代人则大多会说是涛声依旧,重在重新发见的欣喜。这两个词中的含义对于我来说都有,但又都不太适合我。

  对厦门很有感情,是因为这里有很多个第一。我第一次来是在1993年,当时是要做《海峡之春》晚会。这是央视海外中心创建以来第一个晚会,也是我第一次作晚会的总导演—这之前一直是助理导演,是参与者,学习者和工作者。一直还记着那台晚会,大陆八个演员,同时,最主要的是从台湾邀请了八个—这在当时几乎是一种震动,还没有一次晚会能够这样开放和交流呢。现在我住的这个地方,厦门国际会展酒店这一带,在当时还是寂寞的海滩,属于前沿的敏感地带呢。

  这次晚会的主场地就在这里—变化很大,但让人兴奋和高兴。

  当时还一块做了几个MTV,比如毛宁那盘流传甚广的的《涛声依旧》。那是在鼓浪屿,毛宁在一块较低较的礁石上,旁边是一条旧船。时间过去,潮水起来,那块礁石被隔断在海水里,毛宁仿佛就在海上歌唱;这一场景在很多卡拉OK厅里的碟片上依然存留着。这次来,那块礁石真的被水和鼓浪屿分开了,它还在水上,但现在几乎不能让人再站上去了。

  涛声还是那样响着。水还是那样卷着和激扬着。

  这次晚会会在海中。会在海和无边际的水里完成情感的倾诉和融合。涛声。帆影。水雾。明月。古人说到的水天一色真是个奇观,也是我们很多人的追求。浑融一体,圆融无碍,和谐和平和美。一直计划在晚会中制造出连天跨海的奇伟而壮阔震撼的景观,一直想体现出中秋之夜所有人同享祥和和团圆的境界—我希望能达到。
涛声依旧。

  追求和梦想依旧。

 
编辑: system    
  查看/发表评论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