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没听音乐了。虽然电视里的声音几乎天天能听到,但电视以图像为主,它的伴音实在是不怎么样,不能作音乐欣赏之用。只是近年由于电视机的更新换代,才使它的伴音进了一步,能听了。用VCD放CD唱片,效果虽说远不如音响,但凑合着还能听。
休息天把老婆孩子统统打发回她爹家,关上门窗,拉上窗帘,放朱哲琴的CD唱片,音量开到最大——数值是99,不能再高了。
听见了什么?空灵清亮高越的嗓音,回肠荡气的曲调。初听恍惚是仙乐——来自天上的声音,天音!忽而婉转流丽,忽而高亢激昂,于飘渺得意之际,突然爆发出排山倒海般的大合唱,声震八方,弥充四野,摄人心魄!这是人声吗?是人声,也是天籁,天唱。和声与伴唱交替运用,独唱与齐唱相迭,一领众和,那种奇特的效果实在是难以用语言来描述。尤其是《黄孩子》兼具的流畅、情意缠绵、慈爱与悲怆、悲悯与悲凉,令听者往往怅然涕下,泪眼模糊,真想痛哭一场才好。“世间万物美好,但人只是渺小尘埃,好比满天星河下一微粒砾石——我的歌里怎能没一点点悲凉?它映出了我对无尽空间的景仰。”朱哲琴用悲凉的歌声宣泄出对无尽空间的无尽情感。
朱哲琴被人称作是边缘女声,所谓边缘其实是指在摇滚乐领域及另类领域外的那些女歌手。朱哲琴是极具个人风格的实力型或说是风格型歌手,她和作曲者提供给大众的是富有创造性的个性化的而不是模仿的作品。听朱哲琴的歌,能感觉到一种特别的东方风格——忧伤。你能在她那遥远、华丽或充满激情的声音中听出一缕淡淡的忧伤。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对天地神明的敬畏,都是这种忧伤之源。从她的歌中,能明显听出来自西藏高原的风韵——古雅,现代,兼具神秘。当年释氏在印度创立佛教时,就以清净和雅的吹唱音乐来演说经法。藏传佛教的宗教音乐与民间音乐、宫廷音乐,是藏民族互相包容又各自独立的三大音乐门类。西藏辽阔高远,具有外来宗教与本地宗教结合而成的特有的文化形态。青藏高原高寒缺氧的地理、人文与宗教环境,孕育出丰富多彩的藏族音乐——既有音域宽广,节奏、节拍自由,旋律起伏较大,悠长高亢的高原山歌,又有热情奔放,边舞边唱的酒歌,还有情深意长令人留恋的情歌。听朱哲琴的歌,特别容易感受到其中蕴藏的宗教情结,分享宗教的喜悦之情,体会出宗教的那种伟大、崇高与圣洁,体会宗教人文关怀与终极关怀的本原,以及人与自然的亲密结合。伟大之美,崇高之美,在她的歌中缓缓地流淌。听她的歌,还能感受到西方宗教音乐的影子,那种庄严的气息是西方人所熟悉的。很多欧美国家以某种宗教作为国教,有的国家教徒占人口总数的绝大多数。朱哲琴的歌描述的那种既崇尚天堂的庄严明净,又能享受世俗生活乐趣的意境,容易引起西人的共鸣,获得他们的赞誉和极力推崇。中国缺少这种宗教文化背景,可能不大容易得到大多数国人的欣赏。
2000年11月份左右,媒体报道说朱哲琴否认她的音乐与地域有关,否认她的歌代表西藏音乐。从她的演艺年表可以看出,1994年夏天,她才第一次访问西藏。而《阿姐鼓》1993年就开始录制了,《黄孩子》CD唱片更早,1992年就已出版发行。但是一首歌曲风格的确定,作曲应该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与朱哲琴合作的何训田,对西部地区应该是不陌生的。况且,四川地区过去与现在都与西藏有密切关系,四川很多地区就是藏民聚集地,如阿坝州过去就是属于班禅的领地,五十年代后才划归四川管辖。著名的九寨沟就位于阿坝州,也是藏民聚集地。朱哲琴本人成名前也在四川活动过,受到藏族文化的熏陶影响应该是不可避免的。说她的音乐与地域无关,应该理解为源于某种地域文化,或者说从中得到启发,再予以抽象概括,或提炼加工,这样可能更确切些,更符合一般艺术创作的规律。朱哲琴自己也认为,西藏音乐博大精深,她的音乐只是融进了西藏音乐的元素,而并非纯粹的西藏音乐。她说她的音乐与地域无关,也许是为了避免人们对她的音乐或对西藏音乐的精髓产生误解。她说的好:“西藏音乐有它的美和自身的价值,我们欣赏它,但它已经存在了。”但无论如何,她成名后至今的音乐大多以西藏为主题却是毫无疑问的。一个月后,朱哲琴就此纠正:“并没有说我的音乐与地域无关,我的两张专辑《阿姐鼓》和《央金玛》都是以西藏为背景的。我不知是传媒还是音乐评论把我说成这样,我只能一再解释我不是西藏音乐的代言人,虽然我的音乐用了西藏为背景,但这和西藏音乐是两个概念。我只能代表我自己。就像我生活在汉文化的区域,也不能代表汉族音乐一样。”
说她的歌不能代表西藏音乐,是比较冷静清醒的说法,毕竟西藏是一个有许多未知因素的特殊地区。如前所说,她的音乐背景是藏族文化,但又做了艺术提高。朱哲琴的答记者问很有意思:西藏音乐在我们与它相遇之前、相遇之后都已经存在了,有着自己的意义和价值,其他人不管抱有多大程度的体认,也只能是对西藏音乐的嫁接、剪裁,甚至抄袭。它最多只是一个远远的背景,我们只能做自己的东西,如果有人由此想到西藏,那或许是我在那里感知到了人性中共通的什么。
朱哲琴祖籍是湖南,生于广州,在家排行老三,父亲是一家科学杂志的总编。家人都希望她能成为一名教师,她也确实顺从父母的意愿报考了广州师范学院, 并于1990年毕业。但从小喜欢唱歌的朱哲琴为了自己的音乐,当年即独自离家外出,到上海参加歌手大赛。同年在四川学习时,与作曲家何训田结识,两人从此开始长期而富有成效的合作。
朱哲琴也算是老歌手了。1990年在上海参加第四届中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时,她即以一首《一个真实的故事》获得亚军。与中国演艺界的许多成功者一样,朱哲琴也走了一条墙内开花墙外香,然后再出口转内销的迂回成功的道路。1990年的获奖是歌红人不红,朱哲琴依然是名不见经传。直到1995年和1997年,她以Dadawa(藏文名字,意为月亮。对外国人也可说是英文名字)署名的《阿姐鼓》、《央金玛》CD唱片分别在世界五、六十个国家出版发行,并在八十一个国家同步播出,赢得一片赞誉和许多奖项,朱哲琴的名字这才为国人所知。《阿姐鼓》CD唱片是国际唱片史上第一张全球发行的中文唱片,可说是创纪录之举。朱哲琴以《阿姐鼓》成名,以后声名日隆,倍受国际歌坛推崇。海外一些报刊电讯社的评论十分中肯:
——《纽约时报》:“朱哲琴的声音非常甜美而女性化,可以静谧得让人畏惧,同时还可以像摇滚歌星那样狂放不羁。她的《阿姐鼓》使中国人实现了让其音乐走向世界的理想。”
——美国《Billboard》:“在世界音乐行列里有着很高地位的《阿姐鼓》让人感觉出它既充满灵性,又不乏尘世的欢愉,那是一种令人着迷的各种文化的混合。”
——英国《每日电讯》:“在朱哲琴娇小的身体上,承载着即将来临的新世纪音乐革命的重担。”
——英国《泰晤士报》:“那纯净自然的嗓音让人又重新体味了已经渐渐迷失的音乐最本质、最自然的东西。”
——《路透社》:“继印度、非洲和拉丁美洲之后,中国看样子终于可能在世界音乐史上留下它的印迹了。使它获此殊荣的是一张名叫《阿姐鼓》的唱片,这是第一张获得国际声誉的中国抒情歌曲集。”
——《亚洲周刊》:“《阿姐鼓》标志着一种中国新音乐的诞生。”
——《大公报》:“这是一条流行音乐与严肃音乐融合的新路,是中国歌舞乐三位一体在现代舞台上的崭新复出,是宗教情感与俗界情感的一次新的共融。”
充满灵性的朱哲琴,是中国歌坛上一位颇具神秘意味的人物。她的阿姐鼓,她的直入九霄的歌声,以及她在世界上获得的各种奖项和赞誉,都给人以某种天外来客般的迷惑。通过《阿姐鼓》,她才突然进入众人视野。云游四方的朱哲琴,7次进藏,走过了四川、云南、内蒙、新疆,走上掌声四起的世界歌坛,进入她自己的音乐天堂。从《一个真实的故事》开始步入歌坛,到《阿姐鼓》享誉世界,朱哲琴并未乘机炒作。与其说她是一位歌手,倒不如说是一位隐者。即使在具有世界名望后,她的音乐行为也并不多。作为第一位真正走向海外的歌手,朱哲琴奔走于世界各地,大多数中国歌迷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直到2000年底回到北京开自己的个人演唱会,朱哲琴才有机会把她曾带给世界的震撼奉献给北京的听众。
从1992年起,朱哲琴开始走一条注重纯音乐体验的发展道路。在她之后,又有一些女歌手希望展示自己的另类、个性或前卫的特征,但最后成功的却只有朱哲琴。从朱哲琴不多的对外接触看,她天性孤独,富于想象,喜欢思考,经常口出哲言,思想富有哲理性,这也许是她获得成功的性格因素。
当然也有人不喜欢朱哲琴的歌。连喜欢她的歌的听众也认为,难以听懂她的歌词。也许曲调是她的主要魅力,器乐的表现力超过了语汇的描述。音乐语汇的刻意突出,使词意反倒属于可有可无的了。实际上看她的歌词,意境深远,还是很能打动人的。她的吐字发声也确实与众不同,似乎在有意模糊词意。以衬词模糊词意,一方面产生距离感,另一方面强调音乐主体。而且有的曲目本身文字多变,如《七只鼓》,汉语藏语混用,独唱合唱并行,还有大段的重复,歌词自然难以听懂。再如《雕塑女的眼泪》,仅用英语演唱几句,大部分是英语念诵。而《卓玛的卓玛》全曲只有一句歌词。何训田说的好:纯粹的音乐确实与语言没有关系,但它却会受到文字的局限,这就要看听音乐的人是以音乐为主还是以听懂为主。如果是以音乐为主,那么这种障碍就消失了。就好像大部分外国人并不真正明白《阿姐鼓》在唱什么,但却可感受它与众不同的风格。
讲朱哲琴,不能不说她的合作者何训田。何1953年出生于四川省遂宁市,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现任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他被评价为中国最有个性的作曲家,带领中国音乐走出荒漠的最重要的作曲家,是中国第一位用自己的理论从事创作的作曲家。朱哲琴与何训田的相遇,使她从那种大路货的流行唱法转变为独具魅力的创新演绎。没有二人的结合,也就不会有今天名扬四海的成就。何训田对朱哲琴的评价充满由衷的赞美:
她的思维和想法不是普通流行歌手的。 她的声音里有我要找的东西。 她使东方音乐有了质的变化。 她是风格型的歌手。 她能够更深层地理解我的作品。 她充满了创造力。 她充满了智慧。 她属于这个时代。
她会不顾一切地去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在乎任何干扰;她喜爱旅行,曾去过阿里无人区;她录音时坚持要关灯;她会在棚里花很长时间酝酿情绪,甚至会因找不到感觉而“逃跑”;她唱歌时会灵魂出窍……
朱哲琴对何训田的评价也很有意思:
我觉得他是这个时代里的奇才,不仅是在艺术领域。他那种稳定性和毅力,让我吃了一惊。有的人到这个世界上是为了不凡而降临的,很少的人。他在音乐上的严格使我学到很多东西。因为我们很长时间地合作,他对我影响很大。
朱、何二人一个真情敬佩,一个倾情赞扬,真是惺惺相惜。世上有知音如此,也不枉来一趟了。
附:朱哲琴演艺年表: 1990年演唱《一个真实的故事》,获第四届《中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亚军; 赴四川学习声乐与音乐理论; 1991年获上海广播电台全年度十大金曲冠军/健牌十大创作歌曲奖; 1992年《黄孩子》CD唱片出版发行; 1993年开始创作录制《阿姐鼓》; 1994年夏天,第一次访问西藏; 1995年《阿姐鼓》CD唱片在56个国家和地区同步发行,成为国际唱片史上第一张全球发行的中文唱片; 在英国伦敦皇家音乐学院举行音乐会; 在加拿大温哥华最著名的建筑“The Enoch Turner School House”举行音乐会; 1996年,出席《国际密宗艺术学术研讨会》; 受Medium主席之邀,赴法国参加《世界音响大展》30周年庆典演出; 应邀出席《时代周刊》50周年庆典表演; 访问爱尔兰都柏林,参与著名酋长乐队 (The Chieftains)最新专辑《石之泪》录制; 1997年,《央金玛》CD唱片在全球65个国家同步发行;《拉萨谣》《央金玛》音乐录影带由MTV在全球81个国家和地区同步首播;Dadawa成为全球范围内获此殊荣的第五位艺人; 参加电影《China Box》音乐制作,演唱主题音乐,获威尼斯电影节《最佳电影音乐奖》; 1998 年,作第六次西藏行。从青海经青藏线至拉萨,穿越喜马拉雅山脉和冈底斯山脉到达扎达,探访古格王朝遗址; 英国IBC授予《二十世纪杰出成就人士奖》; 1999年,获MTV台颁发的《MTV音乐片推进奖》; 《石之泪tears of stone》CD唱片在全球发行,朱哲琴演唱其中的《泪之湖》。《石之泪》是由爱尔兰酋长乐队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各音乐门类著名女艺术家合作的一张专辑; 在美国波士顿与爱尔兰酋长乐队合作,首演《泪之湖》; 11月8 -- 10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香港沙田大会堂举办“朱哲琴香港演唱会”,这是香港政府首次主办的流行音乐领域的华语歌手演唱会。演唱会的主题是“生命轮回、缘份和过渡”; 2000年冬,同上海交响乐团一起录制圣桑的大提琴曲《天鹅》; 2000年12月25至27日,在北京展览馆剧场举办“朱哲琴@2001天唱人间”(也称“朱哲琴与世界艺术家演唱会”),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期10年的“世界和平文化艺术盛典”的开幕式。此项活动以“地球、自然与人”为共同主题,倡导“和而不同”的中国哲学思想; 2001年1月6日,参加中国银行上海分行举办的新年演唱会; 2001年3月,与爱尔兰酋长乐队到美国东部一些城市巡演一个月。
2001.3.12.
作者:2001年03月21日15:26:56 许平常(江苏)
(责任编辑:月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