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培育好新闻的沃土

时间:2011-10-11 13:22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基层是培育好新闻的沃土——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座谈会记者发言摘登

  编者按

  在近日召开的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座谈会上,来自《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吉林日报》等媒体的记者分别介绍了活动开展以来的经历与体会。本版特别摘登部分记者在会上的发言,通过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想,让更多的记者从中感悟到开展“走转改”活动的实际意义。我们也期待更多的记者,能将“走转改”活动的好经验付诸笔端,将此活动进一步引向深入。

  身入心入 基层处处是“富矿” ——六访黎明村的经历

  □《光明日报》驻宁夏记者 庄电一

  一个小荒村,有多少新闻可挖?

  说起来,有人可能不信:13年中,我持续关注宁夏盐池县黎明村,先后6次前往,每次都有独家报道,不但发表过15篇广受关注的稿件,而且获得了5个奖项。

  在中央5部门“走转改”活动动员会议后,我想起自己采访黎明村的经历,希望结合《光明日报》的“走基层”活动再做探索。经报社批准,8月10日上午,我处理完手头的工作就出发了。盐池县县城离银川市有130多公里,黎明村离县城还有70多公里。采访结束已是深夜,我顾不上休息立即赶稿,一口气写了2500多字。8月17日,我的《六访黎明村》经过编辑部的精心处理出现在《光明日报》头版头条,编辑部还配发了“开栏的话”。几天后,《光明日报》又在头版刊登了我的采访札记《黎明村,有我的知音》。

  有没有新闻

  深入基层才有发言权

  黎明村位于毛乌素沙漠边缘。自1998年以来,黎明村经历了风沙紧逼、四分五裂、全力治沙、重建家园、再次聚合的戏剧性变化。作为常驻宁夏的记者,我责无旁贷地对此给予了持续关注,1998年~2011年间先后6次前去采访。第一次去,黎明村原址还有两户人家;第二次去,原址只剩下一户了;第三次去,原址一户也没有了;第四次去,原址连断垣残壁都荡然无存了。

  1998年,正是盐池县乃至宁夏全境风沙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我从当地人口中听说这个小荒村村民为躲避风沙而被迫四处搬家的窘况时,立刻决定前去采访。有人劝我不要去:一是路途遥远、来去不便;二是那个村庄很平常,去了也未必能采访到有价值的东西。但是,记者不到现场怎么能挖到鲜活的新闻呢?又怎能写出生动具体的稿件呢?我坚持要去。

  这时的黎明村,已经不成其为村了,因为它在几个月前就四分五裂了。为了躲避日益严重的风沙侵袭,多数住户搬了家,原址只剩下两户人家了。我就此采写了现场报道《被风沙逼得四分五裂的村庄》,中央电台当天就做了转播。黎明村的命运立即引起广泛关注,时任吴忠市市委书记的自治区副主席赵廷杰,第三天专程前去调研。

  一访黎明村,给读者留下了悬念。有人问我:你写的黎明村现在怎样了?那两户人家还能守住自己的家园吗?这让我感到这件事情还没完。读者的关注,就是新闻的亮点,这也促成了我对黎明村的第二次采访。这次采访发现,留在黎明村的人家只剩下一户了,而这最后守望家园的人家也是门锁高挂。我又写出了二访黎明村报道:《是谁毁了我们的家园?》。

  心系基层

  小村庄成就高知名度报道

  此后,我仍然牵挂着黎明村的命运。2002年,我又进行了三访,这次我幸运地见到了最后那户人家的女主人,进行了更深入的采访、挖掘。在通讯《人类的退路在哪里?》中写道:“看来,如果不积极主动治沙、一味消极躲避,那么迟早有一天会无路可退、无处安家!”

  一个小荒村,令人牵肠挂肚。

  时隔4年,我四访黎明村。让我感到凄凉的是:黎明村被风沙彻底吞没了!但令人欣慰的是,盐池县已在宁夏率先禁牧并进行大规模整治。于是,我又“欣然命笔”,先后写出《新“黎明”,荒漠化可以逆转的证明》、《黎明村里看“黎明”》。

  2009年8月,我又一次来到盐池县。黎明村对我真是太慷慨了,这次采访,又让我满意而归。在《黎明村的新生和心声》、《黎明村的“沧海桑田”》中,我兴奋、急切地要把我的所见、所闻、所感告诉那些关注黎明村命运、关注我国生态状况的人们!

  在五访黎明村中,我提到:当初,黎明村人为躲避风沙四处搬家而暴露出来的问题,正日益凸显。如今,许多人有了重新聚合的愿望。黎明村会否再搬迁?我给读者留下一个悬念,也给自己留下了一篇“作业”:我还要六访黎明村!

  今年8月10日,六访终于成行。在黎明村,我惊讶地发现,我在这个小荒村居然享有“不低”的知名度!69岁的崔福香老大娘一眼就认出了我。村文书白学宝一脸真诚地对我说:“村里人都知道你呢,你写黎明村的报道,我们都看过!”崔福香对我说:“你是黎明村的恩人。没有你的报道,就没有那么多人关注,这么多年来,前来调研的人不少,对我们的关心、照顾、支持也很多。”其实,真正需要表达谢意的,应该是我,因为黎明村成了我的“新闻富矿”!

  要多走、勤走、

  找机会走、挤时间走

  我之所以对一个小荒村持续关注,除了自身职责所在,还与报社的引导、支持分不开。多年来,《光明日报》一直重视来自基层、群众的报道,总是给予这些报道好版面、好位置,总要精心处理。在“走转改”活动中,报社开设了多姿多彩的栏目,为记者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一个月的时间里,《光明日报》已经刊发了60多篇关于“走基层”的稿件和多张照片。

  在宁夏,常常听到一些同行喊“无米下锅”,为没有可写的题材叫苦不迭。如果一个记者总是浮在面上,不动脑子、不花气力、不愿吃苦,当然就抓不到、写不出有影响的新闻作品。漂在水面的是浮萍,游在深水里的是大鱼。记者,只要深入基层,身入心入,就会由衷感叹:到处都是“新闻富矿”!何愁抓不到鲜活的新闻?我虽然是年过半百的老记者了,但我还要多走、勤走、找机会走、挤时间走!我要成为“走基层”的积极分子。

编辑:王新妍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