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裸晒第一乡”看基层“三公”公开:难就难在决心

时间:2011-08-05 09:23   来源:人民日报

张映上在介绍财务公开情况。资料照片

  租一次车、吃一顿饭、买一本信纸都要公开,白庙乡坚持了1年零7个月

  基层“三公”公开 难就难在决心

  四川巴中市巴州区白庙乡通过网络公示乡财政每月的公务开支明细,大到公款招待,小到购买纸杯,被网友称为“裸晒第一乡”。地方“接力”公开“三公”经费,基层特别是乡镇一级如何推进?白庙乡的做法引人注目。

  本报记者8月4日致电白庙乡党委书记张映上,听他讲述“三公”经费公开的1年零7个月。

  “三公”公开坚持一年半

  记者:这几天,“三公”经费公开成为舆论热词,作为较早推行公务经费公开的乡级政府,白庙乡现在还在坚持吗?

  张映上:我们一直在坚持公开。就在今天下午(8月4日),我们刚刚公布了7月份的乡政府财务开支明细表,以单笔明细的方式,详细公布了7月份的开支情况。不仅这个月,每个月的明细表,我们都及时通过乡政府官方网站向全社会公开,在外地打工的白庙人也能查看并及时提出意见。

  记者:7月份的开支是多少?其中涉及“三公”经费的占多少?

  张映上:一共是1.7949万元。涉及“三公”经费的部分,有交通费1885元,招待费1751元。我们乡政府没有公车,凡上下班乘车,坚持谁坐车谁掏钱的“AA”制,集体不包车;若因公事,有三位以上领导干部或两位以上领导干部三位职工同车的,可集体包车在规定标准内报销;紧急情况的用车费用应请示党政主要领导后方可报账。比如到巴中办事,按租用营运车的座位数花钱包车,其他地方按每公里2元左右计算。每一次租车,费用详单都会由车主签字并公开。目前一个月大概有900元左右的租车费用,并不算高。

  公开倒逼解决超支

  记者:白庙乡推行财务公开一年半多,从公开的开支来看,目前还存在哪些问题,你们怎么处理?

  张映上:从7月份开支来看,我们感觉开支还是偏高,也在不断想办法降低数额,因为毕竟要亮出来给群众看,接受群众监督。8月3日,我们专门召开财务工作分析会,全体党委成员参加,会上乡长欧明清通报了今年1至7月的财务收支情况,提出了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措施,主要是多头表态、超预算开支、因违规开支未及时问责导致超支问题呈蔓延趋势等情况。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要求进一步规范支出行为。一是先申报后经办;二是一人经办不得多人经办;三是党委主要领导不批准的不得经办;四是事前申报,不准事后补报,凡事前未申报一律不予报账;五是经办人不得越权经办,详细记录所经办科目的时间、业主、标准、审批人等,达到严格执行白委发[2011]02号文件。

  同时,进一步从严控制标准,特别是对招待费、误餐费、加班餐、公用车、办公用品购置、电费、电话费等从严控制标准,原则上取消误餐费、加班餐,超标准购物,超出部分由经办人负责。对后勤管理,由分管后勤的领导召开场镇餐馆、商店业主会。今后所有公务用餐和购物,除指定的人员安排外,其余都视为个人行为,由各业主与其个人结算,与政府无关。尤其是针对资金的审签,我们提出了三条意见——要素不齐全的不审签,审签人事前不知的不审签,大金额党政集体未研究的不审签。

  公开跟招商不矛盾

  记者:以前有报道称,因公开“三公”经费,影响了白庙乡的招商引资,有这样的情况吗?

  张映上:“三公”经费公开,与招商引资不矛盾。我们倡导公开,不是不讲人情。投资商来到白庙乡,我们按照礼节也会请客,只是更加严格地按照接待标准来执行,也得到了投资商的理解。而且,我们还把每笔招待费告诉老百姓,也赢得了他们的支持。目前,有意向到白庙乡投资的企业有7家,已经落地的企业有2家,一个是已经投资2000万元的金银花种植(计划两年投资5000万元,三年投资2.7亿元),一个是土鸡养殖。发展上来了,老百姓也从怀疑到相信再到拥护了。

  记者:白庙乡坚持“三公”公开效果明显,但我的疑问是,白庙乡的公开与您和您的这套班子强力推动分不开,是否有制度保障,如何才能不断坚持下去呢?

  张映上:能否坚持有待实践进一步检验。我们能推开这件事情,一方面与巴中市倡导“做阳光人,办阳光事”分不开,另一方面与制度建设分不开。对于“三公”经费公开,乡人大主席团已经通过了决议,要求政府机关必须公开开支明细,如果不公开就要追责。我们也在实践中一步步完善乡内制度建设,力求公开一棒一棒传递下去。

  记者:当前“三公”经费公开正在向地方政府推开。回顾这一年半白庙乡的公开,您觉得公开难吗?最难的是什么?

  张映上:我觉得最难的,还是决心。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有心公开,肯定能做到。记者 肖潘潘

  重访白庙看“裸晒”(链接)

  赵仁贵 李传君

  在中央部门纷纷“晒”大账的背景下,白庙乡能给出什么样的启示?7月20日,笔者专程赴巴中市巴州区白庙乡实地探访。

  没有通知乡上,直接走进乡政府一楼,一眼就能看见靠墙处立着一块不锈钢的公示展板,上面贴有白庙乡2011年6月份公务费开支统计表。“6月30日、10元、办公费、电筒一把”一栏的后面,分别注明“经办人彭娟(工作人员)、证明人袁静华(办公室主任)、审批人欧明清(乡长)、安排人张映上(乡党委书记)”。另外,在6月4日,有笔53元的办公费开支,事由是买矿泉水、纸杯。

  笔者数了一下,6月份“招待费”共开支8笔,最大一笔是6月21日支出1250元,事由是“在巴中接待成都及省外客人”。乡党委书记张映上解释:“是接待北京来的3家企业近20人的投资考察者”,并补充说,“这是有助于白庙经济发展的阳光接待”。

  笔者来到乡政府经常招待客人的饭馆,这家饭馆还兼着乡政府食堂的功能。饭馆的水泥墙上贴着一张表格,上面写着就餐次数与金额,每人每餐5元,其中张映上共就餐8次,合计40元。

  点击更多新闻进入新闻中心 要闻 时政新闻

编辑:吴怡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