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第十届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的获得者,今年的记者节我收获下双重的喜悦。常言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在今天这样一个节日里,我内心的确有着很多的思念。
有朋友曾问我:当记者这么多年,这个职业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我想,每个记者肯定都有自己的燃烧点,而对于我,记者职业最让我神往、让我一直停不下脚步的是它让我有机会走进一个又一个优秀的、高尚的、平凡而伟大的心灵之中。正是这样一颗颗心灵,让我领悟着生命的意义,感受着民族的灵魂。
此时此刻,我分外思念我曾经采访过的、并给我以深刻影响的那一个个活着的和死去的人。
我想到了郭秀明——陕西铜川市惠家沟村原党支部书记。去采访他的时候,他已经去世一年多,是村里老老少少对他痛彻心骨的怀念,引我走进了他的世界,他让我在这个贫穷的小山村里看到了共产党人的光芒,他也在我心中筑起了一片精神的高地。
我想到了陆幼青——一个写下《死亡日记》的小人物。记得当我受命赶到上海,他的生命已临近终点,谢绝一切采访。但身为国家重要媒体的新华社对普通人命运的关注让他感动,他破例了。在短短几十分钟的时间里,他那种在死亡面前发自内心的平静、从容、睿智与微笑,留给我一生不能磨灭的记忆。弥留之际,他从妻子的口中从头至尾听完了新华社播发的稿件,他笑了。按照他的遗愿,几天后他的追悼会上,挂出的横幅就是我们稿件的题目——“永远的向日葵”。
我想到了张云泉——江苏省泰州市信访局局长。一见到他,我最想弄明白的就是,几十年在信访这个岗位上,每天都是做不尽的烦事、难事、窝囊事,他靠什么保持了对事业、对老百姓始终不渝的真情?当我从一位又一位曾经上访过的人的口中听到他们流着泪说出的“共产党好”4个字时,我终于懂得了张云泉,这是一个为理想、为信仰而战斗的人。通讯《爱因信仰而璀璨》,让无数的人感受到了共同的信念。
我想到了王顺友——四川凉山州木里马班邮路乡邮递员。忘不了跟王顺友走在邮路上的那个晚上,这位一个人一匹马一条路在大山里走了20多年的苗族汉子,在篝火旁尽情地跳着、唱着,如醉如痴,突然他停住脚步,用手捂住脸哭了,竟泣不成声。他说,他太高兴了,今晚就像做梦,20年里,在邮路上从没见过这么多人;他说,如果天天有这么多人和他在一起,他愿走到老死;他还说,一个人在路上太孤独了,可是他还要走下去,因为大山里的乡亲们少不得他……在这个高原的夜晚,我终于触摸到了我一路寻找的一颗心!
我想到了杨业功——二炮某导弹基地的司令员,一位逝去的将军。当我来到将军的部队,走进一位位将领和战士中间,我就像掉进了一个巨大的熔炉,每天都被一种炽热的情感、豪迈的胸怀和昂扬的战斗精神所包围着,他们给我讲述的每一件将军的事情都在我心头投下一团团火花。我被深深地感动和震撼了!第一次开始领悟到和平时期将军生命的价值、军人的价值。我理解了:和平便意味着军人的奉献,在共和国和平的大厦下,挺立着千千万万以牺牲奉献为荣的中国军人!我懂得了:和平是对军人的最高奖赏!
我想到了白芳礼——一位蹬三轮的老人。93岁的他在近20年中,靠着蹬三轮挣下35万元人民币,他把这些钱全部捐给了天津的多所大学、中学和小学,资助了300多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而每一个走近他的人都惊异地发现,他的个人生活几近乞丐,他的私有财产账单上是一个零。采访白芳礼,就如一场巨大的情感洗礼!感动、崇敬、震撼,还有无言的伤痛。如果说,我曾经对理想渺茫,面对这位老人,我重新相信理想;如果说,我曾经对高尚质疑,面对这位老人,我重新相信高尚。
我想到了吴大观——93岁的航空发动机专家。“航空救国”——这曾是中国人民的百年梦想。他,就是为这个梦想而生的人。为中国的战鹰装上一颗“中国心”,这个目标就像穿越一个世纪的火焰,燃烧了吴大观全部的生命。他没有亲手收获果实,他用一辈子种下一棵参天大树;他没有亲手捧得鲜花,他用一辈子披荆斩棘、点火拓荒;他没有骄人的光环,他用一辈子托举起一代后来者的臂膀。在中国航空发动机艰难而悲壮的起飞线上,正是因为有了吴大观和一代先驱们的力挺千钧、勇往直前,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才能在穿越黑暗、迷雾、险滩之后,站到世界的前台。
我思念的人还有很多很多……
我深深地感恩新华社记者这一份工作。它让我领悟了太多人生的意义;它让我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始终朝向前进的方向。
一颗种子,唯有扎入泥土,才能生根、发芽、开花。一个记者,唯有投身人民之中,才能收
获、丰富、成长。人民,是我记者生命的奶娘。(张严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