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太原10月4日电(记者王炤坤)今年中秋夜的月亮是近年来最大最亮的,中国多数地方秋高气爽天气晴好。赶上新中国60年国庆携手传统中秋佳节翩翩而至,不免让新一代中国人诗兴大发,借月抒情、咏怀、寄托理想,狂发短信或网上传书,尽显物质生活富裕起来的中国人精神多元的一面。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中秋月亮被赋予花好月圆、情人相思、游子思乡、人生苦短、世事无常、天人合一等多重喻义。吟月诗可以说是一个时代民族心态和集体记忆的折射。和平繁荣年代盛产浪漫主义诗歌;战乱频仍年代,“月亮诗词”则寄托了人们五味杂陈的情志,多少现实主义诗歌读来让人辛酸不已。
今天的中国人迎来了中华民族复兴史上“大发展、大繁荣、大变革、大开放”的时代。中华人民共和国60年国庆阅兵和全国群众庆祝活动更将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国家凝聚力升华到历史高点。极具中国人情伦理意味的中秋佳节接踵而至,一下子将新一代中国人的诗意激情点燃。
“庆六十华诞,逢中秋月圆。仰母亲伟岸,修百姓福缘。”是太原市迎泽区任女士的心声;“中天皓月明世界,遍地笙歌乐圆。”是北京机关干部余先生眼里的佳节;“塞北秋气洁,云中玉宇高。诗光凭月发,豪情待酒浇。”是内蒙古草原上80后张女士“豪放不让须眉”的即兴之作。“秦时明月汉时关,清辉遍洒北四环。万家灯火金凤醉,花到好时月自圆。天若有情天亦老,铅华洗尽月华显。盈亏亘古平常事,照向人间有情天。”是家住北京北四环的文化传媒界郝先生中秋夜子夜时分的咏怀之作。“赏风赏月赏中秋,品茶品夜品月饼。同声同气同相思,共情共享共婵娟。”是中国煤海大同市王先生的手机小诗。“我望明月月望你,嫦娥舞袖护着你。吴刚月宫摇着树,落下金叶全归你!”是充满诗意和幽默感的节日祝福短信。
中秋赏月是中国人千年以来的传统,对月作诗寄托情怀更是文人墨客乃至平民万姓的“保留节目”。唐诗、宋词、元曲讲究格律韵味,明清世情小说描写更加逼真,尤其是代表中国古代文学最高成就的《红楼梦》更将赏月作诗推上了绮丽梦幻般的精神境界。
“如今的作品,没有了格律词牌的框束,多了自由歌唱的表达。所谓盛世出佳节!新一代中国人赏月作诗的行为,正是这个时代比之于其他时期物质更加富裕、政治更加开明、文化更加多元、精神更加自由的写照。”山西大学文学院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位教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