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坎帕拉10月4日电 通讯:用歌声为思念插上翅膀——乌干达华侨华人共度中秋
新华社记者田野 陈静
《十五的月亮》《故乡的云》《弯弯的月亮》......一首首耳熟能详的老歌3日晚回荡在乌干达首都坎帕拉市的夜空,撩拨着众多身在海外的华侨华人的思乡心弦。
400多名在乌华侨华人3日晚欢聚位于市中心的重庆饭店,参加由乌干达青田同乡会主办、主题为“共叙佳节思乡之情、共绘海外事业蓝图”的2009年中秋茶话会,一同赏月、吃月饼、品茶、叙旧。微凉的夜色丝毫没有影响到人们的兴致,一台丰富多彩的节目正在上演。
“我们远离故土,更珍视团圆。作为‘海外游子’,我们乌干达华侨华人为祖国的繁荣和崛起感到欢欣鼓舞,为有祖国这个‘强大的靠山’而深感骄傲,”中国驻乌干达大使孙和平在晚会开幕致词中说。
一曲《十五的月亮》刹那间触动了所有在座者的乡情。结束了忙碌工作的一天,拖着疲惫的身心来到活动现场,一首经典歌谣瞬时将思绪牵回万里之遥的故乡,系在日夜思念的亲人身上,疲惫被轻轻抚平,紧绷的心渐渐放松。
当身着红衣的中国武师率领5名乌干达徒弟登台展示中国武术之时,台下的观众一阵惊呼,旋即报以热烈的掌声与会心的笑声。作为中国文化的一张名片,中国功夫甚至更早于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走进非洲,几分神秘、几分好奇,造就了不少非洲“功夫迷”。随着兄弟武馆落户乌干达,当地人终于不必再模仿电影情节比划,有了接受“正规教育”的机会。虽然徒弟们的功夫尚欠火候,但在师傅的带领下,表演起来毫不含糊,一招一式都有板有眼,痴迷之态令人动容。
流行歌曲、京剧选段、手语独舞,一出出精彩的节目把晚会逐渐推向高潮。虽然没有专业的制作、绚丽的灯光、豪华的布景,甚至难以称得上是一台制作精良的综艺晚会,但相同的环境、相似的经历、共同的理想却令台上的表演者与台下的观众之间全无隔阂,唯有包容的笑声与鼓励的掌声。
当年仅12岁的王琳小姑娘将众多咏月追思的唐诗宋词“串烧”成借古喻今的《中秋节感悟》,令在场观众又一次陷入沉思。“世界变成了地球村,轮船、汽车、火车、电话、手机、网络视频把我们的生活空间缩小了,然而我们心中对乡情的眷恋、对温馨港湾的依恋却不减分量,特别是在物欲横流的潮流中,人们站在繁华纷杂世界里,所要面对的东西太多、太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人们心灵总要回归纯朴而自然的状态,对家乡的思念便是这样一种情感”。
3个小时的晚会结束时已近午夜,初时躲在云后的满月此刻正高悬天际,将一片皎洁洒进已然入睡的城市。唯有久久不愿离去的华侨华人仍在回味孙大使在致词中的赋诗:60年雄关漫道,30载改革开放;普天同庆赞华夏,强国盛事中国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