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与大白菜、老南瓜,似乎风马牛不相及。然而,在贵州许多民俗建筑上,即用石灰雕塑大白菜,形成别具一格的“菜文化”。在贵州现有的280多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建筑130多处,文物建筑上不乏白菜造型。有的将白菜雕塑在牌楼上,有的将白菜雕塑在柱头上,其建筑作用与社会功能别具一格,颇富地方特点与民族特色。
天柱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太原祠”,位于坌处镇三门塘村,由牌楼式山门、戏楼、享堂构成封闭式四合院。在牌楼式山门上部,用石灰雕塑5颗大白菜支撑楼顶。白菜叶子染成青色,白菜帮子保留白色。锦屏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飞山庙,坐落于清水江西岸,由牌楼式山门、戏楼、左厢房、正殿、主阁楼等构成封闭式建筑。在“保佑”木业发达兴旺的飞山庙牌楼式山门上,用石灰雕塑几棵大白菜。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遵义会议会址的主体建筑——红军总司令部旧址,檐柱顶部也有用石灰雕塑的白菜图案。
白菜谐音为“百财”,寓意富有,家有白菜象征家有“百财”。然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财富要求来得清白,将白菜雕塑在建筑物上,意在标榜即使以赚钱为目的也要“青白为人”。白菜看上去又像青菜。不论青菜或是白菜,雕塑在建筑物上,都刻意表明建筑物的主人追求治家图“清白家声”,做人要“清清白白”。
而南瓜的含义更为广泛。在古人眼里,枝繁叶茂,藤蔓缠绵,是发达兴旺的象征,故“缠枝花”、“弯不断”等图案被视为吉祥物。属藤本植物的南瓜,可满足人们对发达兴旺、生生不息的内心要求。南瓜属葫芦科,与葫芦具有相同的“福禄寿禧”功能,故在某种程度上,可作葫芦的替身。
崇拜多子,乃生殖崇拜的具体表现。古代,由于卫生条件恶劣,加上战乱困扰,人们希望大量增加人口,这是可以理解的。因此,南瓜便成了生殖崇拜的理想对象。从前,每当农历八月十五过“中秋节”时,村民“偷”摘南瓜,放在无子人家的被窝里,称为“送子”,祝愿其早生贵子。由此可见,民俗建筑物上的老南瓜,也是多福、多寿、多子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