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得天独厚的贵州人

时间:2009-10-13 14:22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都市报

  去贵州前,只知这儿是“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的贫瘠之地,但经过了这趟七夜八天的贵州之行,竟突然想起一则故事来:一位阔佬,对一个成天在海滩闯荡的年轻人说:“你为什么不去找份工作干呢?”“为什么要找工作!”那年轻人反问;阔佬说:“找份工作,攒点钱,你就可以做点生意。像我,就是年轻时努力工作,攒够了本钱,开个工厂,自己当老板,就能攒更多的钱呀!”那人听了又问:“攒更多的钱?为什么呀!”阔佬听了不禁笑了起来:“等你攒到了足够的钱,你便可以成天游山玩水,不必再辛苦工作啦!”那青年人一听,乐了:“我现在过的就是这样的日子啦!”的的确确,贵州是个得天独厚之地,当举世各处都有过度开发之处时,此地以长期穷困,建设迟缓,反因奇山秀水、瀑布峡谷、溶洞石林,保持本来生态,成为中外闻名的“天然公园”。

  侗寨以鼓楼、花桥驰名

  我们这趟旅游,以访问苗寨、侗寨为主轴,特别对他们的歌舞更感兴趣,虽只去了黔南的郎德、肇兴、岜沙、天龙屯堡等地,观赏了寥寥几场歌舞,但已觉眼界大开,不虚此行。

  侗寨向以鼓楼、花桥、大歌闻名;鼓楼自是每座村寨的重心,建筑多为尖塔状,或五层,或七层,最下一层即为寨人平日休闲、联谊聚集活动之处,遇有大事或纠纷,则为寨中长老议事裁决之所,十足的政治文化中心。花桥则是一如外界所知的风雨桥,桥上不仅筑有遮篷,两边且有供人憩息的长椅,极尽雕琢精巧之美,这也是青年男女谈情幽会的佳处。至于大歌,就是所谓的山歌啦,苗人个个能歌善舞,据说,如果不会唱山歌,连讨个老婆都困难哩!想想看,成日徜徉在雄山秀水,如梦似幻的景致中,歌舞不休的寨人,那里还需要大量的金钱,去寻求快乐呢。

  成天歌舞不休?真的。那天当我们到达郎德山寨,才上午十点多,只听得阵阵的锣鼓鞭炮声,夹杂着芦笙吹奏的细乐,使整座山头充满了欢娱的气氛,沿着进寨的斜坡,长长一溜的阶梯两旁,站满了盛装而来的苗女,满头满身闪闪发亮的银饰,叮叮当当,响成一片,争妍斗丽,令人目不暇接。来自各地的中外游客,必须连闯一十二道的敬酒关卡;这就是名震中外的拦路酒啦!苗女们唱起嘹亮的敬酒歌,斟起一碗碗米酒,送到每一位游客的嘴边,要游客们一饮而尽,他们要表露寨人好客的古风,按理,客人不得以手碰杯,也不能触及敬酒者的身体,否则就算不敬,所以,要闯这十二道敬酒关,又不被这种甘醇可口,后劲十足的米酒放倒,可得费点心机,小心应对啦。

  贵州人辣冠群雄

  贵州、四川、湖南同是嗜辣之地;贵州人有句顺口溜:“四川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贵州人怕不辣。”言下之意,自以贵州人辣冠群雄;所以黔菜多以麻辣为主,离了麻辣,他们简直不知如何做菜。在台湾,我们上馆子,要求加点生辣椒,往往意思意思,上个小小的碟子,浅浅的装上几点红辣椒而已;但在这儿的馆子,当你吩咐要加点辣椒时,往往送上来满满一大碗的鲜红辣椒,保证看了吓一大跳。

  贵阳市人口也达三百万人,很热闹,大厦林立,俨然一个大都会,在闹区中走上一段,去时左顾右盼,走起来轻松自在,好不惬意;但回程可就大大不妙了,只觉足下有千钧之重,始悟贵阳原是山城,城中行步上上下下,无异登山。

  贵州平均海拔达一千一百米,而山地丘陵,要占总面积的92%,难怪“地无三里平”,贵州与广西接壤,同属喀斯特岩溶地貌典型发育山区,以不到四千万的总人口,分布在17.6万平方公里的地域中,自是显得地广人稀。唯令人惊艳的,却是这儿处处层层叠叠的梯田,青青垅坎,盘旋而上,一路蜿蜒,直上山巅。崇山峻岭,怪石嶙峋中,常见一簇簇的青苗,迎风摇摆,几无一寸荒土,不禁令人敬佩贵州人艰苦耐劳、与天争地的狠劲。

编辑:李丹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