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在西藏看到藏戏团在农牧区搭起帐篷,敲起鼓铙,牧民们从七八里外搬着凳子、带着干粮乐呵呵地看上一整天时,就会忆起儿时骑在父亲的肩头,像过节一样看那些走村窜巷表演的戏曲班子。那时锣鼓喧嚣的热闹依稀犹记,而今在家乡的村落却难再见风光一时的戏曲班子。
资料图片:随着雄劲的鼓钹声响,2008中国拉萨雪顿节藏戏汇演在罗布林卡拉开序幕,图为演出现场。扎西平措 摄(图片来源:中国西藏信息中心)
富于农村特色的戏曲班子,不知何时已经悄无声息地隐没、消失了。当我们再次看到凝聚着西藏古老艺术和文化特色的藏戏时,不禁深深担忧:藏戏是否也将走上这样一条起源于民间、繁盛于民间、最后却也湮没于民间的道路呢?
随着时代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区农牧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逐渐丰富和多样起来。电视精彩的节目、朗玛厅热情的表演、“农家书屋”齐全的读本已走进了大部分农牧民的生活,有条件的家庭甚至已经遨游在网络的大千世界里。对于藏戏的需求,只在传统性节日时才能体现出来,虽然是全家老小齐动员,但是对青少年一代而言则更多是对稀奇的满足了。当藏戏一点点从农牧民群众的生活中淡出,有一天如果其他的庆祝方式替代了传统性节日中藏戏的演出时,藏戏是否就会彻底消失在农牧民大众的视线中呢?
资料图片:2008年4月8日,西藏自治区藏剧团演员在排练藏戏《吉祥奥运》。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藏戏,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被誉为“西藏文化的名片”。新华社记者 觉果 摄
此外,藏戏受内地和现代艺术手段的侵蚀很少,保留着大量传统的唱腔、表现方式,素有“西藏文化古化石”之称,而这种“古”文化却在传承的道路上遭遇着困境。藏戏表演者没有明星般的璀璨光辉、没有大红大紫的炫耀人生,有的只是几十年如一日的排练到表演、表演再排练的重复,那面具背后的青春则像石雕般慢慢被风蚀了光彩,留下的只是一道道岁月的痕迹,能在这样默默而艰辛的道路上坚持走下去的年轻人已经不多了。当老艺人们摘下面具时,却无限伤感地发现那用岁月镌刻出的几十年的表演经验和技巧已后继无人,那凝聚了他们一生心血和汗水的“技术”有可能就此断线。如果连藏戏基本技术都丢失了,那么藏戏的明天还能走多远?
2006年藏戏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成功,对保护和收集藏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内外艺术理论家开始了对藏戏的研究,藏戏大师对藏戏进行了结合时代的大胆创新,西藏大学也开设了藏戏培养专业。更值得高兴的是,民间藏戏团体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据不完全统计,民间藏戏队已近500支,它们开始崛起并和专业藏剧团试比高低。不管是专业的区藏剧团还是来自民间的业余藏戏班子,在这样一个你争我夺的局面中,必然会带来藏戏的更加繁荣。
我们相信,这些活跃在农牧民身边的“放映队”,一定能把凝聚了藏族文化精髓的藏戏表演带到大山的深处、草原的尽头。我们相信,只要还有一双眼睛注视着藏戏一路走过的脚印,藏戏就不会走上那条最终湮没于民间的道路,而是将以更加坚实的步伐走出西藏、走向世界。(张黎黎)
一阵钹鼓响过之后,堆龙德庆县乃琼镇村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觉果节藏戏表演,那是对辛勤劳作的慰劳,也是对丰收的企盼。
华彩的服饰、粗犷的动作、宏大的气势,还有演员那响遏行云的雄浑之音,把八大藏戏之一《朗萨》演绎得淋漓尽致。
最近,作为纪念西藏民主改革50周年九大活动项目之一,西藏藏剧团正组织力量对新编剧《朵雄的春天》进行改编,这部瞄准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的藏剧大戏将于今年6月问世。更让人期待的是,首次申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藏戏能否顺利过关,结果将于9月见分晓。
具有600多年历史的藏戏被誉为“西藏文化活化石”。藏戏是以歌舞形式表现故事内容的综合表演艺术,与宗教有着深厚的渊源,并受到中原文化和印度文化的影响。藏戏主要是在宗教节日、民间喜庆场合演出。藏戏中使用的面具造型多样,生动传神,服饰丰富多彩,具有鲜明的雪域高原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