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年概说

时间:2012-08-29 01:05   来源:华夏经纬网
  恩施土家“女儿会”,经历了300年左右的发展历程,主要包括清朝至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至“文革”时期和八十年代至现在三个阶段。“女儿会”之所以能在几百年间生生不息,世代相传,是由它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决定的。“女儿会”历数百年而不衰,作为土家族地区人民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节俗,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一、清朝至民国时期

  清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3年),“十个棚”张、薛二姓族长,倡议在石灰窑建立集贸市场。族人约定,在7月12日这天,由张、薛两棚族长召集十个棚族长集会,并邀各姓氏商户参加。席间,薛氏族长在大红纸上写上《开场吉日》公告,贴于石灰窑集中地点杨家棚处。在鞭炮声中,集贸市场初步建立。这是石灰窑建立集贸市场的最早记载。有了集市,人们陆续上街赶场。最初,女人,特别是年轻女子不允许上街赶集。若干年后,或许是由于薛乡士的开明,女儿们才开始上街赶场。青年男女就在7月12日这天以物资交流为虚,以寻情觅爱为实,开始幽会。从那以后,男女青年们开始以这种形式互诉爱慕之情,久而久之,女儿会也由此开始。后来,族里规定每旬2、5、8赶集,“十个棚”男女老少逢集便上街赶场。渐渐地,物贸交流规模扩大了。中坪、小清河、黄家坪、曹家棚、文家铺开始集中在石灰窑集镇赶场。以至后来,恩施、建始、宣恩、鹤峰四县边区以及外地客商也云集于此进行商贸活动。石灰窑不仅成为了各地商贾云集的场所,也成为了“十个棚”女儿会的发源地。

  从清雍正五年(1727年)开始,鄂西地区实行“改土归流”,至雍正十三年(1735年),“改土归流”完成。元明至清初,朝廷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羁縻怀柔”政策。自清雍正开始,清政府鼓励山民上山开荒种地,谁开垦谁受益,可“永准为业”。对于无人认垦的荒地,政府实行召民开垦政策,于是,山外又有不少人搬到鄂西地区来。石灰窑离城200多里,因受改土归流之益,人口增多,农耕繁盛,物茂谷丰,人们在集市上的交流更加活跃了。一年一度的女儿会也不断沿袭下来。

  清同治五年(1866年),石灰窑集市已形成一定规模。到光绪十三年(1887年),石灰窑的薛氏、张氏、黄氏开始大兴中药材生意。这一年,石灰窑“易同兴”药号开张,湖北、湖南药商纷纷前往购货,同时雇请湖南常德中医毛世辉到石灰窑坐堂行医。药材市场促进了女儿会的发展。

  民国初期,石灰窑成立了商会组织。为活跃商贸,促进社会交往,商会规定农历逢双日为热场,单日为冷场,7月12日的女儿会仍逢热场。这一天,不仅宣恩、鹤峰、建始等县的人们来参加“女儿会”,而且湘、川、黔等省的商贩也来了不少,尤以湖南最多。外地客商的加入,使小小的石灰窑集市人头攒动,摩肩接踵,买卖兴隆。据在此地曾做过联保主任的邓达三讲,每年的“女儿会”都很热闹,平时抓兵拉夫的现象,到这天都不曾出现了,因为乡保人员都赶“女儿会”了,哪有时间管这些。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石灰窑建立了乡政权(石灰窑乡政府)。集贸市场逐步繁荣,外商大增,常驻丁友财、邓达三、钟福全等家客栈,设立布匹、日杂、百货摊点,以此换取石灰窑的当归、党参、天麻、厚朴等名贵药材,运销湖南、广东等地。从那以后,每年参加“女儿会”的外地生意人日渐增多。石灰窑的姑娘们在集市的薰陶下,也乐于交际,十分好客,对外地客人特别友善。不少当地女子与外地客商在“女儿会”上一见钟情,结为终身伴侣,并落户当地,这令本地青年男女既是羡慕又是妒嫉。土生土长的石灰窑人冯永德讲说:“石灰窑发外地人,不管是娶妻生子还是做生意,凡是外地人在石灰窑安家落户的,一发人(子孙多),二发财(钱多)。”

  大山顶女儿会的形成时间略晚于石灰窑。“改土归流”前这里人烟稀少,清政府鼓励垦荒,许多外地客户相继在大山顶落籍,开荒种植药材。据当地退休教师李传章介绍,他祖上迁到这里已有七、八辈人了,以药材种植为业。在响板溪附近,编者找到了李氏祖坟,墓碑立于“皇上光绪七年小阳月”(即1881年10月),墓主人叫李福全,是大山顶首批种药兴场的开拓者之一。推算起来,李家来大山顶至少有180年了。为了更好的外销药材,山上的几户人家商定场期。附近的人们也在规定的日子里出来赶场,这样,赶场的人多了,赶场也不仅仅只限于货物的交易,慢慢成为了青年男女相互交流的场所。于是,“女儿会”开始出现。

  大山顶“女儿会”在建国前也经历了一个发展时期。早些时候,这里的男女在赶集时相互看中,便邀约到不远的大楼门的独笋山下谈情说爱。如果几个后生同时看中一个女子,便以比武的方式决定谁有与意中人恋爱的机会。据传,曾经有三个男子爱上了同一个女子,女子便提出条件:你们三人如果谁能上独笋岩采到“九龙盘”(传说是9条蛇守护着的一种中草药),我就答应和他相好。三位后生互不相让,争先恐后去爬独笋岩。独笋岩位于大楼门处,一岩突兀冲天,高数十丈,当地老百姓称之为“日天笋”。独笋岩四周悬崖峭壁,非艺高胆大的人实难上得去,更何况还要采到“九龙盘”了。比赛一开始,只见一英武后生择隙攀援而上,只一顿饭功夫,便上得岩顶,采到了“九龙盘”,成为女儿的意中人。自此后,凡在“女儿会”上表现勇敢的小伙子,便是女儿们竞相追逐的对象。大山顶“女儿会”也便在这种神话和传说中逐步发展起来。到了20速递初,随着药材的外销,“女儿会”与药材贸易结下不解之缘。大山顶上的中药材质地优良,又兼有“女儿会”的名声,使得外地药商纷至沓来。

  二、新中国成立至“文革”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石灰窑、大山顶与各地农村一样,党和政府组织农民发展生产、百废待兴。石灰窑建立了工商业联合会,规定双日场期不变,“女儿会”较之以往更热闹了。

  “改土归流”后,封建婚姻制度束缚着儿女婚事。鄂西大部分地区儿女婚嫁全由父母包办,婚前男女不得见面。年轻后生,正头腊尾,携带礼品,到岳父家拜年辞岁,婚前男女盼望见面心切。相传有个后生到女家拜年,来了几天还见不到未婚妻,临别心生一计,故意把鞋带扯断,假装到室内找针线缝鞋带,才在闺房中见到女方一面。而在石灰窑、大山顶的青年男女就幸运得多了。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后,男女青年婚姻自由了,闺中的女儿,盼望娶媳妇的后生,更加希望通过“女儿会”寻得自己的爱情。因此,“女儿会”越来越成为名符其实的“女儿会”了。建国初期,外地来参加工作的青年干部,成了“女儿会”上的“俏货”。他们入乡随俗,赶“女儿会”,对歌传情,互约终身。在“女儿会”上流传着一个真实的故事。“革干”毕业的建始籍青年干部小石,从县委调到济安区工作,就在石灰窑“女儿会”上认识了他现在的老伴,得到了美满姻缘。1953年农历7月12日的“女儿会”,是建国后石灰窑十分热闹的一次自发性的“女儿会”。早晨的太阳照在初秋的高山上,温暖而凉爽。一位刚满18岁、扎着辫子的施姑娘起了个大早,收拾打扮了一番,便来赶“女儿会”了。她找了个位置,放下装满梨子的花背篓,等待前来购买的客人。不多时,只见一位20出头的小伙子笑盈盈地向她走过来。姑娘听人说起过,眼前这位青年就是乡里的石同志,不禁心中窃喜。石同志一番“讨价还价”,最终把梨子买到了手。两人在回家的路上谈得投机,英俊潇洒的石同志使得施姑娘心花怒放,聪明漂亮的施姑娘也赢得了小石的爱慕之心。一天,石同志拜见丈母娘。石同志一进屋,施姑娘和她母亲高兴地出来迎接,又是给他烧玉米棒子,又是核桃板栗。小石心里一阵暗喜,他听人说,初次拜见丈母娘,如果丈母娘把核桃板栗都端出来了,就说明丈母娘喜欢这个女婿了。后来她们相约到子母潭边、八仙峰下,对唱山歌,以表爱慕之情。在第二年5月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里,他们喜结良缘,终成眷属。一晃50年过去了,2004年5月,他们的同事、朋友都来庆祝他们的金婚。如今,老石逢人便讲,是“女儿会”给了他这个机会。

  五六十年代,“女儿会”以文艺汇演和体育比赛为主要内容,同时也以集贸市场物资交流为主。到了7月12这天,各乡村组织的唢呐队、花锣鼓队、摆手舞队、板凳龙队依次上场献艺,还有老艺人演出的被窝戏、猴把戏,有几十号人演出的傩戏,精彩纷呈。据65岁的退休教师周兴普回忆,1963年的石灰窑“女儿会”,四县边区组织了文艺汇演,建始县官店区铜钱乡自创的《十唱石灰窑》,唱出了石灰窑解放后的变化。石灰窑创作的一个话剧,周兴普演张铁匠,其妻朱秀珍也在剧中担任女主角,石灰窑小学教师张汉卿担任小提琴伴奏。

  “文革”期间,在那个“政治突出”的年代里,大跃进的冒进,三年自然灾害的艰辛,本来就给人们留下了无法弥合的创伤。加之文革“破四旧”,自然会冲击到传统的“女儿会”。然而,“女儿会”已经深深扎根于人们的心底,照办不误,只是形式和内容不同罢了。由于农副产品成为“资本主义尾巴”被割掉,致使物资匮乏,人们几乎无东西可卖。但是,在大一统的集体供销经济体制下,县乡组织紧缺物资到“女儿会”乡场上去卖。这一天,人们可以不凭票证,一户可买到一斤酒、一斤肉、一斤糖以及一条肥皂。农民们交了山货,能抢购到这些计划物资,便成为了一大幸事。这段时间,“女儿会”上的《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样板戏中的李铁梅、小常宝等政治艺术女性形象,代替了人们心中的女儿形象,真正的“女儿会”也被迫转入“地下”。男女青年不便在公开场合谈情说爱,便用人们习惯相称的“钓鱼”办法来获取爱情。当时政府干部下到各村搞“运动”,农村女青年参与排演样板戏,开展文艺活动,与一些驻队干部混得熟了,就以“色”钓人。在精神和物质同样贫乏的年代,未婚的青年干部有的成为美满夫妻,有的也造成了无法弥补的过错。这个时期的“女儿会”属于凋零期,民族婚俗之花几乎夭折。

  三、八十年代至现阶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民族政策深入人心,传统的“女儿会”又恢复了,其内容逐步发展成为融物资交流、文艺汇演、体育比赛、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的民族盛会,极大地丰富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经物质文化生活。

  八十年代初,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石灰窑和大山顶等高山农村摆脱了吃粮供应、穿衣救济的局面。这个时期,石灰窑和大山顶等高山农村基础建设日新月异,交通条件大为改善,集镇焕然一新,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逐步富裕起来的人们思索着如何把自己的传统节日——“女儿会”壮大起来。当地政府也把“女儿会”作为促进物资交流、丰富文化生活的盛会来办。1976年,大山顶成立人民公社,公社所在地设在离响板溪3公里的堤场,响板溪“女儿会”也从此搬到了堤场。1979年,红土乡开始恢复在“文革”中断的石灰窑“女儿会”,四县边区农民组织文娱体育代表队,开展传统比赛活动。1984年农历7月12日,石灰窑乡举办了建州以来的第一个“女儿会”,鄂西(后改为恩施)自治州的州长李辉轩(地道的石灰窑人)、副州长田寿延率领州市机关干部前往石灰窑赶“女儿会”,使这次“女儿会”盛况空前。这次“女儿会”通过各种媒体宣传,将石灰窑“女儿会”享誉国内外。20多年前,市政协委员王兴凯还是沔阳一个走乡串户卖服装的小青年,他在汉正街听说大山顶有个“女儿会”,于是,在1981年前来大山顶赶女儿会。一来二去,天长日久,王兴凯在一次女儿会上结识了大山顶女青年林春花。他学着当地后生寻找意中人的做法,最后把妹子恋到了手。现在夫妇俩成了大山顶远近闻名的反季节蔬菜营销大户。

  1989年石灰窑建立区公所,成为全市22个区、镇、街道办事处之一,石灰窑集镇为区公所所在地。区委、区公所对石灰窑“女儿会”极为重视,在筹备建区阶段就成功举办了1989年规模空前的“女儿会”。这天,州、市政府及其各部门、八方客商、周边地区青年男女约3万人云集石灰窑参加“女儿会”。街上锣鼓喧天,彩旗招展,物资丰富,人流涌动,各路文艺健儿更是大显身手,山边、潭边、路边青年男女对歌声此起彼伏,把传统“女儿会”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

  1995年,州、市政府高度重视“女儿会”,首次把“女儿会”搬进州府所在地——恩施城。这天,恩施市民族路、航空大道人头攒动,恩施城万人空巷,十万群众同赶“女儿会”。当时参会的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纯煊感慨地说:“什么叫万同民乐?这就叫万民同乐!”这次“女儿会”已成为融节庆、文化、旅游、招商于一体的综合性盛会。把生长在乡里的“女儿会”搬进城,标志着州、市人民已把"女儿会"当作土家族地区人民共同的节日。“女儿会”已成为土家民族的象征。

  2000年,随着恩施旅游事业的兴盛,市政府为了加快清江闯滩、梭布垭石林等旅游景区的发展,把“女儿会”又从城里搬到离城54公里以外的梭步垭石林风景区。这次盛会加入了不少具有土家族特色的文艺节目,如土家族的婚俗表演、傩戏、耍耍、莲香、板登龙等。这次盛会使省内外游客和国际友人一饱眼福,流连忘返。2000年的“女儿会”无疑是一届充满现代社会气息的“女儿会”。

  2004年,随着恩施市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以魔芋、烟叶、党参、茶叶、当归、干鲜果等龙头产业拉动了农村经济增长,使得农民收入增加。恩施市被评为全国魔芋第一县(市)。为庆祝这一盛事,市政府又把“女儿会”从乡里接到了城里。7月12日这天,扩建的民族广场彩旗飘飘,鼓声雷动,一派盛大节日景象。会场上,《首届中国魔芋节暨2004年恩施土家族女儿会——相约女儿会》的会标十分耀眼。通过对歌比赛,这次盛会决出了“歌王”、“歌后”和“歌师”。中国魔芋协会名誉会长、83岁高龄的刘佩英教授为全国受表彰的恩施市等8个魔芋大县(市)颁奖。各种文艺节目异彩纷呈,招商引资签约活动频频举行……整个恩施城洋溢在传统和现代交织的喜庆中。此时的“女儿会”,正处于方兴未艾的全盛时期。

  总之,现阶段的”女儿会“已成为了一个融节庆、文化、经贸、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民族盛会。“女儿会”无论是在空间上还是在时间上,无论是在主办方还是在参与方,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活动空间看,“女儿会”经历了由发源地(石灰窑、大山顶)到州城(恩施市),又由州城到旅游景区(梭步垭石林风景区、龙麟宫),再从景区到州城(恩施市)的空间转换过程;从主办方的角色转换看,“女儿会|”已由民间自发组织,到区、乡政府主办,再到州、市政府主办;从参与者来看,“女儿会”由原始的薛家姐妹、乡民、生意人发展到各界人士参加,他们中有普通市民、商界老板、政府官员、文教人士、研究工作者,并且不分种族和肤色;从内容来看,“女儿会”己由单纯的以物资交流的形式寻找意中人发展到以集文艺表演、体育竞技、旅游观光、招商引资的多功能集会;从形式上看,女儿们不再是穿着“三叠水”、绣花鞋、背着篾背篓参加乡间的“女儿会”,而是身着盛装参加城镇的“女儿会”,她们不再把“女儿会”仅仅只当作一个寻找意中人的场所,更多的是通过“女儿会”感受土家无限风情和民族魅力。
编辑:杨丽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