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改革50年林芝县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时间:2009-04-13 16:28   来源:西藏日报
    一、 历史的抉择,共同的期盼

  历史和现实雄辩地说明,只有共产党才能救西藏,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西藏,只有共产党才能开创西藏更加美好的未来!实行民主改革后的五十年,林芝县在中央、自治区、林芝地委的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在全国人民尤其是广东省大力无私援助下,在全县各族儿女万众一心团结奋斗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新时期西藏工作指导方针,坚持稳定压倒一切,始终维护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用好、用足中央一系列优惠政策,使林芝县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日益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使林芝县更加山清水秀,景色迷人。林芝已从过去民主改革前贫穷落后的一个边陲小城,变成了一颗熠熠生辉的绿色明珠!曾经饱受农奴制社会摧残的农奴们不仅当上了国家的主人,他们的后代也在不同的岗位上为建设林芝发挥着聪明和才智。林芝人民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充实,越来越幸福!他们正满怀豪情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途上!

  

  资料图片:林芝地区米林县扎绕乡彩门村的农民住宅。新华社记者 陈建力 摄

  二、辉煌的成就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民主改革前,林芝县城仅有尼池路、普拉路,且都是土路,街道边的民居多是木板房为主。那时的街道坎坷不平,一遇刮风下雨,道路泥泞,给出行的人们带来极大的不便。民主改革后,县城逐步实行道路硬化建设,并修建了现代化的楼房:如国合联营公司大楼、银行大楼等。

  改革开放以来,县委、县政府先后实施了鲁朗小集镇规划、布久乡小集镇规划、更章门巴民族乡的搬迁和小集镇规划,对百巴镇现有街道、建筑物进行了升级改造,成功地塑造了一批精品工程,为城乡建设和林芝县经济通道打下了良好基础。

  

  资料图片:林芝八一镇新貌。姚海全 摄

  2003年底,县政府因地制宜,修建了工布民俗商业街。该街处于八一镇城区东部、连接318国道与多条城市主干道,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地带。该工程建筑风格独特,它采用“八一”字型的房屋布局,在凸现工布民居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将现代建材有机地融入其中,是集地域性、民俗风格和时代特性为一体的特色建筑。该街铺面有200多套,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2005年,按照地委、行署的研究批复,林芝县正式铺开了鲁朗旅游区的总体规划。整个规划围绕鲁朗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旅游资源,以环境保护为前提,对鲁朗城镇建设、农房改造的风格、样式、颜色等进行了特色开发,以景观组合起来,形成了空间层次结构,保持了生态城镇的风貌。新建成的鲁朗开发旅游区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为林芝的旅游业提供了创造性升华的旅游和生活环境。

  2005年5月,林芝县政府正式搬迁到八一新区,随后,林芝县政府办公大楼、财政局、农牧局等政府办公楼相继落成、使用。县城绿化覆盖率达到45%,荣获2007年全国人居环境奖。此外,近年来在广东省的大力援助下,各乡镇的小学、县中学等教学楼、住宿楼,辅助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顺利落成,以旅游开发为主的风景区、配套旅游服务区、度假村相继建成,各种服务设施得到明显改善。

  在林芝机场通航、青藏铁路正式运行之后,林芝县抓住机遇,对布久、更章小集镇进行了总体规划,大力改善了城镇基础设施和旅游设施,进一步提高了乡镇人居环境质量。

  2006年底,林芝县八一新区青年公寓96户顺利验收,使干部职工有了自己的小区、住所,2007年林芝县新建周转房、廉租房70户并相继投入使用。

  农牧区经济从贫穷落后到飞速发展。民主改革前,生产资料集中在少数农奴主手中,农奴们过着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生活。封建农奴制严重制约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959年民主改革的胜利彻底粉碎了封建农奴制的枷锁,林芝县翻开了新一页。

  林芝县农牧区经济发展开始起步,1960年,各种粮食作物总产量为391.17万斤,油料13.15万斤。农业生产互助组的成立,使农牧民的生活由苦变甜,农牧民不仅粮食够吃了,有酥油吃了,有些农户还新修了房屋,他们购买茶叶改变了旧社会用树叶泡水喝的日子,菜园里种满了蔬菜,养上了鸡、猪、牛、羊等家禽家畜。1980年,农村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使林芝县农牧民的积极性得到空前高涨。1981年全县2678户,28721人,耕地39532亩,粮食总产量达到1432万斤。

  

  资料图片:西藏林芝地区的一名藏族姑娘在采摘水果(2008年7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 摄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中央第三、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后,林芝县委、县政府在中央的关心和广东人民的无私援助下,沿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打基础、调结构、建支柱、增财力的县域经济发展指导原则,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创建好班子为重点,以村镇规划、农房改造为切入点,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为着力点,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符合林芝实际”的发展路子,狠抓了农牧区基层组织建设,农牧区产业结构调整,特色种植、养殖,农牧民增收,农房改造工作,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持续、健康、有序、深入的开展。

  2008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208034万元,同1998年相比增长4.8倍。农村经济总收入15074万元,同1998年相比增长3.2倍;财政收入完成3100万元,同1998年增长4.32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完成4970元,其中现金收入3529元, 分别比1998年增长2.88倍和3.41倍。

  特色农牧业加快农牧民增收致富步伐。 民主改革前,生产资料集中在少数奴隶主贵族手中,农奴们没有丝毫人身自由,农牧业生产方式极其落后,农奴们使用藏式木犁耕地,人工播种和打场。少数地方还采取“刀耕火种”、“烧荒肥田”的生产方式。农产品品种单一,农业单产低。民主改革后,林芝县开始引进新式农具,并逐步推广。

  如今,现代农业已经在林芝的广大农家扎根,90%的农民家中都购买了新式农机具,在田间地头,可以听到播种机、收割机等不同机器的轰鸣声。

  

  资料图片:西藏林芝地区林芝县巴果绕村农民正在给从内地引进的黑白花奶牛喂饲料(2008年10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 索朗罗布 摄

  改革开放以来,林芝县加大了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并通过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大大提升了特色产业的科技含量,使农牧区经济快速发展,农牧民收入不断增加。2008年特色农牧业总收入达2110.4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14%;带动农牧民人均增收1407元,约占农牧民人均收入的28%。

  林芝县不断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有力提高了农牧民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为农牧区发展高产优质农业和特色农牧业提供了强大动力。完成农牧民技能培训人次从2002年的4200人次增加到2007年的17650人次。年投入资金累计达15万元。目前全县共有科技示范户108户,有一个以上科技明白人的户数达1873户,掌握一门以上致富技术的劳动力数达5169人。“学科学、用科学、依靠科学奔康致富”已在农牧区蔚然成风。2008年林芝县被命名为全国科普示范县。

  

  资料图片:西藏林芝地区林芝县唐堆村养鸡场的管理员周华英正在喂鸡(2008年10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索朗罗布 摄

  近年来,林芝县特色产业已初具规模,科技含量大大提高。 2008年林芝县对全县产业结构划分为“二区一带一点”的布局,即:以八一镇周边和米瑞乡、布久乡6个村奶牛养殖及蔬菜种植为主的城郊经济发展区,以八一镇、鲁朗镇、林芝镇、百巴镇、更张乡发展藏鸡、藏猪养殖为主的特色养殖业发展区,以尼洋河养殖场、果洛商品猪养殖基地为依托,以布久乡、林芝镇、米瑞乡、八一镇为重点的玉米产业带,以米瑞乡为主的特色种养带。2008年县政府投资80万元在四镇三乡全面实施了“百户千棚”农牧民菜篮子工程。目前已完成18个行政村678座温室大棚建设和种植工作。搭建西瓜、葡萄、草莓温室200座,种植面积300亩,亩均收入达3000多元。

  截至目前,全县共发展申报和实施自治区级农牧业项目10余项,完成国家投资2050万元;发展了八一镇唐地村等21个蔬菜种植村,共计新建大棚2100余座,全县蔬菜面积突破7000亩;发展八一镇色定村等9个奶牛养殖村;建成藏鸡养殖基地2个——八一镇唐地村、鲁朗镇纳麦村,建立4个藏鸡养殖小区、25户养殖大户,每年藏鸡养殖数量达17万只以上;建成一个脱毒马铃薯种植村——米瑞乡玉容增村,形成“米瑞秀果”品牌;种植面积近千亩,实现年收入50万元;发展玉米种植村24个,2008年种植优质玉米8033亩,平均亩产达1350斤,实现年产值976万元;建成农村户用沼气池1463座,年节支365万元;建设科技示范园1个——巴结村藏药材种植科技示范园,种植天麻、贝母、黄连、党参等藏药材12种。

  近年来,林芝县特色产业的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鼓励农牧民组建农民特色养殖经济合作社,形成了“合作社加基地连市场”的发展模式。组织成立了各种专业合作社14个,发展农牧区经济实体486户,农牧区经纪人127人,农牧民进入企业、经济合作组织、协会进行生产经营的户数达1200余户。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重点培育和发展尼洋河养殖场、珠江养殖科技园有限公司、唐地村藏鸡养殖协会等多个涉农龙头企业,资产规模均超过1500万元。基本形成了“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增强,带动群众增收成效明显。如:唐地村的藏鸡养殖营销合作社,全村35户、172人以股民身份参股,占本村人数的90%。去年该合作社共出栏藏鸡7万只,每户股民平均每股分红1000余元。2008年藏鸡出栏总数达8.7万只,纯收入达20余万元。

  近年来,林芝县特色产业的效益凸现:全县粮经饲比例从2002年的77∶22∶1调整为2008年的53∶33∶14,种植结构渐趋合理。项目覆盖区群众收入平均提高了近35%。特色种植、养殖收入占农牧民家庭总收入的40%。农牧民群众增收幅度同期相比提高30%,如八一镇的加丁嘎村建立了蔬菜合作社,全村耕地以入股形式,统一经营、按股分红,并从内地引进了35头优良种牛,改良本地牛。去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了12600元,其中现金收入9000多元。村民尼玛富裕后,去年自愿向四川汶川地震灾区捐款5万元。

  

  资料图片:图为林芝地区林芝县百巴镇章巴村一户普通农家的新房。(格桑吉美)

  安居工程建设使农牧区旧貌换新颜。一幢幢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现代化小楼,掩映在绿树红花、青山绿水之间,一幅幅充满现代气息的新农村画卷,令人目不暇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下,近年来,林芝县农牧区安居工程建设得到成功推进,一个优美和谐的新农村呈现在人们面前,这让昔日的农奴和农奴的后代喜不自胜!

  在实施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林芝县按照“宜改则改、宜建则建、宜迁则迁”的工作原则,积极推进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在实施过程中,把农房改造与小集镇建设、小康村规范化建设结合起来,农房改造工程与村庄规划、村容村貌整治、环境美化、绿化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提倡节约木材,推广钢筋混凝土结构,使林芝县农牧民安居工程既保持了当地民族特色,还具备了现代化建筑的风格,生态环境也得到有效保护。

  截至2008年8月,共完成农房改造2611户,改造面积达566994平方米,区、地、县财政投资2559.73万元,民间投资35340.65万元,受益人口12440人。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主改革前,林芝县处在封建农奴制时期,只有官家、贵族和寺院上层人物才享有读书的权利。民主改革后,林芝(塔工)分工委在帮纳村开设了小学教育,面向广大农牧区招收学生,从此,开始了新时期的人民教育。1990年,帮纳小学更名为林芝县小学。

  从1985年开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林芝县农牧区实行以寄宿制为主的中小学校办学模式,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农牧民子女实行包吃、包住、包学习费用的“三包”政策,并逐步提高“三包”经费标准。仅2003年至2008年国家三包经费投入达1014.4万元。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中央第三、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林芝县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方针,把农牧区扫盲工作和普及巩固农牧区义务教育作为重中之重,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仅2003年至2008年国家教育经费投入达1583.3万元。完善各中小学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和学生生活条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积极发展远程教育,教育事业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到目前,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0所,其中初级中学1所,完全小学8所,教学点1个。初中教职工73人;小学教职工158人。全县小学在校生1887人;中学在校生727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6% ;初中入学率为96.3%,农牧区青壮年脱盲率100%。林芝县于1997年顺利实现自治区“普六”目标验收,1998年通过自治区“扫盲”验收,成为自治区级脱盲县之一,2003年在全地区率先通过“普九”目标验收,2004、2005、2006年相继通过地区和自治区的“普九”复查。

  党的关怀像春风雨露一样,使无数幼苗得到了茁壮成长。一批批农牧民的子女上完小学后,又被送入内地西藏班学习,并继续在内地知名大专院校深造,毕业返藏后成为林芝县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生力军,为林芝县各项建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据统计,从1985年至今,林芝县考上内地西藏班人数为570余人。

  民主改革前,广大农奴生病根本得不到治疗,许多人因此被病魔夺去了生命,特别是天花、伤寒等重大疾病的流行,造成十室九空的人间惨剧。民主改革50年来,林芝县大力发展卫生事业,把解除人民群众的病痛、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过去的悲惨景象不仅一去不复返了,林芝县人民的健康水平得到极大提高,人口素质不断得到提高。 随着医疗卫生条件的大大改善,林芝县人民的寿命得到了很大提高,人均预期寿命达到 67岁。林芝县的总人口数由1959年的1546户、7404人增加到2008年的49086人。

  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林芝县始终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在农牧区,加快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改善农牧区医疗条件,加强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形成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网络、以县带乡的农牧区医疗卫生体系,为各族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目前,全县共有卫生专业人员58人,床位62张,每千人口拥有床位数为3.99张,每千人口拥有医生数为3.74人。从98年实行农村合作医疗时每人补贴15元增加到目前140元,直接受益人口达15524人,实现了“小病看得起、大病有统筹”的目标,农牧民参与合作医疗的人口覆盖率达100%。

  民主改革前,旧西藏的农奴根本没有社会保障,民主改革五十年,林芝县社会保障和救助工作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初步探索到逐步完善的过程。为林芝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增强社会抗风险能力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巩固“两个确保”和“三条保障线”成果,扎实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工作,不断扩大覆盖面,做到应保尽保。五年来,城镇登记失业人员506人次,实现就业206人,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建立健全农村五保户供养、农村低收入群众、城镇低保、特困户救助等制度,1999-2007年八年间扶持农村低保户616户,2498人,兑现资金52.59万元,城镇低保户242户,671人,兑现资金63.23万元,供养五保户1551户1932人,发放供养金167.68万元,发放救济救灾款348万元,救济冬令春荒期间缺粮户,购买救济粮145.67万元,医疗救助53人10.55万元。

  

  资料图片:图为波密县松宗镇格尼村群众在村文化室进行联欢。 王长江 摄

  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民主改革前,只有贵族可以看电影,老百姓根本没有权利看电影,更别说享有自己的文化生活。民主改革后,林芝县大力加强群众文化建设,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农牧区建起了文化站和文化室,建起了电视差转站和有线广播站,农牧民不仅可以看电影电视,还可以收听广播,了解致富信息和国家大事,可以享受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改革开放后,林芝县精神文明工作紧紧围绕小康建设这一中心任务,以治乱治愚为重点,广泛开展以揭批达赖、反对分裂、维护统一为主要内容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开展“谋跨越、奔小康”主题教育活动和“科技卫生文化”三下乡活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文明村镇社会主义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群众自发参与文明旅游景区建设的积极空前高涨,踊跃学习农牧业科技知识,利用科技增收致富的观念不断增强,群众性的文艺团体蓬勃兴起,贡布地区民间优秀文化活色生香,为全县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资料图片:图为朗县洞嘎镇卓村村民正在村广场上跳着欢快的锅庄。麦正伟 张明海 摄 

  自2000年以来,林芝县共评出国家级文明单位1个,文明村1个;自治区级文明单位1个,文明乡镇1个,文明村2个,文明户15户;地区级文明单位3个,文明乡镇3个,文明村7个;县级文明村17个。

  到目前为止,全县现有配套设施较完善的基层文化活动室50个,基本上形成了村村有活动室,村村能开展文化活动的局面。与此同时,林芝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工作也得到了有效保护和开发。目前,民间歌舞类——米纳羌姆、消费习俗类—工布藏族服饰、民间传统体育类—工布响箭、岁时节令类—工布新年已列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名录,工布藏族服饰被列为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名录。林芝县现有17个文物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个,地区级文物保护单位4个。截至2007年底,全县共建乡村(含自然村)级站88个,其中广播电视收转站26个(其中一座数字无线电视收转站),小型有线站共33个,1座直播卫星共用天线站,单收站19个,其中2套单收站3个;7个乡镇建立了有线站、2个乡镇建了收转站。2008年放映电影场次2160场,观看人数达188098人次,其中为中小学生放映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片152场次。广播覆盖率达到 91 %,电视覆盖率达到92.5%,“村村通”入户率达到 80%以上。1999年,林芝县被评为全国实施“村村通”工程先进县,又先后被自治区评为“全区广播电视先进县”。 县电影管理站于2008年被中宣部等四部局授予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民主改革前的西藏,广大农奴完全被排除在社会政治生活之外,农奴和奴隶依附于农奴主阶级,人身安全时时处处受到威胁,基本人权根本无法得到保障,无法自由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政治诉求,根本无法行使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在内的任何政治权利。民主改革五十年,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广大农奴翻身大解放,当家作主成为国家的主人,随着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加强,群众的参政议政意识也不断增强。有数据显示:民主改革后,林芝县以藏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行使参政议政的权利得到了有效保障。2007年,在县乡两级换届选举中,参选率达到91.4% ,经过直接和间接选举产生的 105 名人大代表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占 64%以上。林芝县根据“普遍而大量地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指示和“德才兼备”的干部政策,培养了一大批少数民族干部。一大批翻身农奴以及他们的后代,在党和政府的培养下,成长为各级党政机关的领导干部、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截止目前,全县党政机关有干部534 人,其中藏族和少数民族干部323人,占干部总数的 61.6 %。

  

  资料图片:2008年7月9日,福建省第五批援藏干部林芝地区米林县副书记胡旭彬(右)在南伊珞巴民族乡才召村与珞巴族居民交谈。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 摄

  援藏工作为林芝县经济注入巨大活力。“对口支援、分片负责、定期轮换”是党中央、国务院对西藏的援助方针,这使西藏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一批又一批的广东省援藏干部肩负着广东省委、省政府的重托,满载着广东省人民对西藏人民的深情厚意,怀着建设西藏,巩固边疆,为西藏人民服务的满腔热情,从美丽的南海之滨到高寒缺氧的青藏高原,从繁华的都市到边陲小城林芝县,以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降标准而自励,朴朴实实做儿女,认认真真干工作,按照“认真学习不自满,努力工作不失职,摆正位置不越位,廉洁自律不谋私,做到安心、实心、尽心,决不贪心”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积极开展对口援藏工作,深化和完善对口支援工作思路,不断加大援藏工作力度。谱写着一曲又一曲民族团结、繁荣富强之歌。

  1995年至2007年,按照中央第三、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广东省为林芝县共选派22名能力强、素质高、作风好的中青年干部,他们为了尽早摸清县情、乡情、民情,理清工作思路,找准援藏工作的切入点,牢牢把握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援藏项目要突出改善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农牧民生活”的重要指示,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转变援藏方式,坚持“输血”与培植增强“造血”功能同步,物资援藏与智力援藏并举,大力争取援藏资金和项目,不断提高援藏的规模和成效。目前,林芝县对口支援工作已形成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深入发展的良好局面。

  据了解,截至目前广东省五批共投入援藏资金16999.36万元,涉及基础设施、交通、能源、医疗、卫生、教育、农田水利等十几个方面。第一批投入援藏项目资金645.36万元;第二批投入援藏资金3850万元;第三批投入援藏资金3585万元;第四批投入援藏资金3601万元;其中1660万元投向农牧区,有力推进了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五批广东援藏工作组在深入调研、认真研究和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共确定43个第五批援藏项目,计划总投资5318万元。2008年,新开工建设的援藏项目共有14个,到位资金达2843万元。

  三、展望未来,无限美好

  春日的林芝,粉红的桃花开满了田野山坡,又是一个美丽的春天吸引了如潮的游人。西藏民主改革后的50年历程,向我们昭示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新西藏,只有共产党才能开创西藏更加美好的明天!任何逆历史潮流而行的卑劣行径,都必将遭到可耻的失败!经过民主改革50年来的风雨历程,西藏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林芝县将继续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林芝实际的发展路子,努力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确保西藏稳定,确保国家安全。

编辑:李典典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