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正享受着幸福晚年生活的藏北老牧民洛桑次仁老人深有感触地说: “祖祖辈辈生活在羌塘草原上的牧民‘逐水草而居’,一顶帐篷就是漂泊的家。1959年,民主改革使牧民从此当家做了主人,大家的生产积极性有了提高,生活自然也就渐渐有了改善,现在牧民的生活是越过越红火了。”
那曲镇德吉办事处13村农牧民多吉告诉记者,20世纪80年代那曲地区实行草场承包责任制后,草场划块经营,牧民有了相对独立的草场,不需要大的迁徙,开始有牧民们建房居住。国家通过牧民定居、扶贫开发、安居工程等项目的实施,牧民们逐步结束了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开始有了“居家”的概念,越来越多的牧民住进了新居。
“过去我们牧民大多有惜杀、惜售的观念,总觉得牛羊够自己吃就行了,一味地追求牲畜的存栏数量,辛苦了一年又一年,破坏了草场不说,到头来劳神又费心,依旧守着成群的牛羊受穷。”多吉说。
再看看现在,他家承包了500亩草场,家里现有130头牛、530只绵羊。每年仅销售牛奶就有2万元收入,加上出售牛羊肉和皮毛的收入,一年总收入可达12万元左右。全家人再也不用挤在帐篷里了,住进了宽敞、明亮的藏式新房。客厅、卧室、厨房、洗手间一样不少,电话、电视、洗衣机等电器也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院子里停放的一辆崭新的客货两用小汽车已取代牧马成为了主要交通工具。
以往牲畜私有私养和草地“大锅饭”的体制下,牧民们除了一心多养些牛羊之外,很少谈起保护、建设和合理利用草场。可是,草场承包到户以后,用安多县帕那镇一村牧民扎觉的话来说就是:“如今是自家的草场自家疼”。
扎觉告诉记者,以前从来没有考虑过如何合理利用和爱护草场,只是一味地多养牲畜增加经济收入。现在草场承包到户,大家将草场视为自己的资产经营,开始考虑如何利用自己的草场,今后如何在这片草场上发展自己的牲畜。保护草场的意识无须引导和强调,牧民很自觉地就会建设和管理草场。他家每年为草场建设网围栏开支就达2万元,加上人工种草、给草场灭鼠等开支,每年投在草场上的开支就将近3万元。
当记者问到每年对草场如此投入,家里经济负担重不重时,扎觉说:“长期以来形成的有牲畜就拥有草场、没有牲畜就不拥有草场的观念现在已经改变了。我开始认识到,拥有草场就拥有牲畜,自家的草场管护得越好,产出的经济效益也就越好。草场是我们牧民永久的财富和资本。”
随着改革开放和牧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牧民们的“重牧轻商”观念也渐渐得到改变。牧民们开始面向市场搞牧业,从一味追求牲畜数量转变到现在的讲求牲畜的质量和出栏率;从传统的秋季单季出栏到现在的多季出栏;从过去的奶制品自给自足到现在瞄准市场加工、销售。随着观念的转变,面向市场搞效益牧业真正让牧民富了起来。
`如今有上百万资产的美巴是那曲最早闯荡市场的牧民之一,他深有体会地说:“现金收入摆在那里,生活质量的提高放在眼前,某些旧的观念自然就淘汰了。如今,我们牧民富裕的衡量标准已不再是牲畜数量的多少,而是适量的牲畜加上好的房子和车子,以及家庭存款数量的多少。”
一组那曲地区农牧民人均收入的统计数据,反映出50年来广大牧民群众生活的巨大变化:1979年154.79元,1980年173.55元,1985年427.3元,1995年952.99元,2000年1559.56元,2004年2303.6元,2008年3270元。2008年与1979年相比,那曲地区农牧民人均收入增长了近21倍。(记者 次仁罗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