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巴卓玛:苦尽甘来 安享晚年

时间:2009-04-08 15:26   来源:西藏日报
  在班久伦布村,当年的朗生,如今大都生活在帕拉庄园附近,安享晚年。

  78岁的边巴卓玛,曾是庄园的朗生,而他的老伴,76岁的米玛次仁,也是庄园的朗生。二位老人相依相伴,从奴隶到主人,可谓苦尽甘来。

  在二楼的客厅里,和煦的阳光正从窗户透射进来,洒在老人满是皱纹的慈祥的脸上。老人慢慢地向我们讲述起她在帕拉庄园中的经历。

  老人说,她是从11岁起就在帕拉庄园当朗生,从一开始接触纺织活,从给别人当下手到后来自己独立捻毛线。

  “捻毛线每天都要完成规定的任务,用现在的计量单位换算,当时每天要完成大约10公斤的任务量。如果白天完不成任务,晚上还得加班继续干。”

  听说边巴卓玛是当时庄园中捻毛线是捻得最好的。对此,老人并没有显示出一种优越感来,只是轻描淡写地笑了一下而已。和其他的朗生一样,边巴卓玛同样也得完成规定的任务。

  老人说,她每天都是起早贪黑。在劳作时间,除了上厕所外,没有片刻休息的。如果管家发现有偷懒的行为,轻则扣除劳动报酬,重则还要遭受一顿毒打。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同样的劳作,就这样,老人一直捱到了西藏民主改革。

  “和老伴米玛次仁是在庄园里认识的。他是庄园里的马夫。当时两人互相觉得对方顺眼,经过庄园主同意,就结婚了。”

  “我们结婚后,一共生养了五个子女。其中二个子女就是在朗生院里生的。他们和我一起住在朗生院里的一间小黑屋子里。”

  

  资料图片:位于帕拉庄园对面的低矮、阴暗、潮湿的土屋就是昔日帕拉庄园的朗生院(2008年4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 摄

  边巴卓玛的五个子女都早已成家立业,老两口和大儿子住在一起。如今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老人说,只要身体好,想怎么吃,就怎么吃。每天悠然自在,白天出来晒晒太阳,到村子四处走走,看看又发生了什么新鲜事,或又有什么样的新变化;晚上看下电视,听听音乐,安然入睡。

  8头牛,2匹马,30多只羊,一年家庭现金纯收入至少有5000多元。

  这几年,家里不仅购买了拖拉机,还安装了自来水……对这样惬意的生活,老人说,在她做朗生的时候做梦都不敢想。

  房屋在经过三次维修后,从一层变成二层,从一间变成十间,现在已经是宽敞明亮。就是院墙还不够牢固,大儿子国吉在喂完牲畜后,正在靠院墙的牛棚顶上忙碌的收拾一些东西,他计划再翻修一下。

  辛勤的劳动人民始终不会忘记自己的“本色”。在采访老人时,记者看到,一个毛线轱辘就放在一个墙角,顺着记者的眼神,老人也似乎像明白了什么,于是移动过去,一连串熟练捻毛线的动作,让我们一行惊叹不已。

  老伴米玛次仁已经到外面去了。当我们还想向他了解当年在庄园的经历时,翻译说,老人已经耳聋了。因此,我们也不好意思打扰。

  采访将要结束,我们一行都有一个共同提议,就是能否让二位老人坐在一起留个影,以作纪念。大儿子高兴地同意了,到外面特意把父亲找了回来。在二楼院子中央,温暖的阳光下,二位老人坐在一起,面对照相机,都笑得合不拢嘴,他们真的很开心。

  相信,这一笑,将是他们一生幸福时刻的见证。(王杰学 涂显峰 王杰 陈林)

编辑:李典典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