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尊重·改变——西藏传统宗教透出新气象

时间:2009-03-18 14:17   来源:新华网

一位藏族老人在西藏昌珠寺内上酥油(1月14日摄)。 西藏民主改革50年来,各族人民的宗教信仰和民族习俗受到尊重,正常的宗教活动和宗教信仰依法得到保护,各种宗教活动正常举行,西藏的传统宗教在传承、尊重与改变中展现出新面貌。随着时代的发展,西藏的寺庙不仅传承了爱国主义传统,也透露出种种新气象。 新华社记者陈建力摄

 

  一位藏族老人在西藏昌珠寺内上酥油(1月14日摄)。 西藏民主改革50年来,各族人民的宗教信仰和民族习俗受到尊重,正常的宗教活动和宗教信仰依法得到保护,各种宗教活动正常举行,西藏的传统宗教在传承、尊重与改变中展现出新面貌。随着时代的发展,西藏的寺庙不仅传承了爱国主义传统,也透露出种种新气象。 新华社记者陈建力摄

  新华网拉萨2月27日电 题:传承·尊重·改变——西藏传统宗教透出新气象

  记者李惠子、赵超

  布达拉宫,大昭寺,扎什伦布寺……对于这些西藏宗教活动场所,人们耳熟能详,并把它们作为向往的旅游目的地。近年来,国家先后投入巨资对西藏的众多宗教活动场所进行了修缮,一方面改善了寺庙的设施,另一方面则促进了更多的寺庙开始对公众开放。

  西藏民主改革50年来,各族人民的宗教信仰和民族习俗受到尊重,正常的宗教活动和宗教信仰依法得到保护,各种宗教活动正常举行,西藏的传统宗教在传承、尊重与改变中展现出新面貌。随着时代的发展,西藏的寺庙不仅传承了爱国主义传统,也透露出种种新气象。

 

僧侣在拉萨大昭寺内辩经(1月16日摄)。 西藏民主改革50年来,各族人民的宗教信仰和民族习俗受到尊重,正常的宗教活动和宗教信仰依法得到保护,各种宗教活动正常举行,西藏的传统宗教在传承、尊重与改变中展现出新面貌。随着时代的发展,西藏的寺庙不仅传承了爱国主义传统,也透露出种种新气象。 新华社记者陈建力摄

 

僧侣在拉萨大昭寺内辩经(1月16日摄)。 新华社记者 陈建力 摄


  不变的爱国传统

  旧西藏实行的是与欧洲中世纪类似的政教合一的宗教制度。以达赖为总代表的上层势力操纵政治、经济和文化命脉,把持信众进入天国的“入场券”,对广大信教群众实行神权统治和宗教专制,根本谈不上宗教信仰自由。这种体制成为窒息社会活力、束缚人们思想的沉重枷锁。1959年的民主改革,彻底推翻了腐朽落后的政教合一制度和以达赖为首的寺庙活佛的教权统治,实现了政教完全分离和寺庙公共事务管理的民主化,为实现宗教信仰自由提供了制度保障。

  45岁的萨迦寺主持班典顿玉打算将这个藏传佛教四大教派之一萨迦派的主寺建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他认为萨迦寺有这样的资格,因为历史上萨迦寺在完成祖国统一、巩固祖国疆域方面,做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

 
这是西藏萨迦寺大殿外景(11月28日摄)。国家投资8600万元的西藏萨迦寺维修工程已经完成了近80%,预计2009年将完成全部维修任务。萨迦寺始建于1073年,是藏传佛教萨迦派主寺。 新华社记者觉果摄

 

  资料图片:这是西藏萨迦寺大殿外景(2008年11月28日摄)。 新华社记者 觉果 摄

  萨迦寺位于西藏日喀则地区萨迦县,已有900多年的历史。班典顿玉说,13世纪中叶可以说是藏传佛教界爱国主义传统形成和早期发展的时期,出现了以萨迦派第四祖萨迦班智达和第五祖八思巴伯侄为代表的爱国爱教的高僧大德。班典顿玉还说,做一个僧人必须爱国,了解历史,这也是佛法的起码要求。

  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佛协西藏分会副会长直贡琼仓·洛桑强巴活佛对记者表示,真正的佛教徒要讲“诚”“实”和“爱国”,要消除杂念,不做破坏社会秩序的事,因为僧人首先是中国公民。
  佛协西藏分会会长珠康·土登克珠说:“爱国是前提,爱教是目的,守法是保障,僧人要热爱自己的国家,忠于自己信奉的宗教,作为宗教人士严格遵守佛门清规戒律就做到了遵纪守法。”

  班典顿玉说,以萨迦佛学院为例,佛学院和闭关修行院传授的重要内容就是萨迦文化的爱国主义内涵,这样做才对得起我们的祖宗。

  19岁的萨迦寺僧人扎巴说,萨迦寺有很好的学习环境和爱国传统,他家离寺院很近,萨迦寺对他从小就有耳濡目染的影响,中学毕业后,他选择出家,家人都很支持。目前,他正在萨迦初级佛学院学习。

  西藏自治区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近日命名扎什伦布寺、昌都强巴林寺等10座寺庙为“爱国守法先进寺庙”。西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扎什伦布寺主持萨龙·平拉说,对僧人的教育首先应是爱国爱教、遵纪守法,这一点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不会变。

  在西藏,正常的宗教活动和宗教信仰依法受到保护。西藏自治区和7个地市均设有佛教协会。中国佛协西藏分会办有西藏佛学院、藏文印经院和藏文会刊《西藏佛教》。国家创办了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专门培养藏传佛教高级人才,西藏已有100余名活佛、高僧进入该院深造。

 

  僧人生活的与时俱进

  在大昭寺出家20多年的尼玛次仁是大昭寺管委会的副主任。他认为,佛教是与时俱进的,而不是一潭死水。他举例说,大昭寺过去只对信教群众开放,是信教群众朝圣举行佛教仪式的圣地,但现在它又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我们的目的是把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保护好,把佛教传承好,只是方法和形式在变。”尼玛次仁说。 

 

众多信教群众在拉萨大昭寺广场朝佛(1月16日摄)。 西藏民主改革50年来,各族人民的宗教信仰和民族习俗受到尊重,正常的宗教活动和宗教信仰依法得到保护,各种宗教活动正常举行,西藏的传统宗教在传承、尊重与改变中展现出新面貌。随着时代的发展,西藏的寺庙不仅传承了爱国主义传统,也透露出种种新气象。 新华社记者陈建力摄

 

  众多信教群众在拉萨大昭寺广场朝佛(1月16日摄)。 新华社记者 陈建力 摄


  在西藏,各寺庙均由民主选举的管理机构,自主地管理寺庙内部的事务。信徒们可以自由地去寺庙、神山、神湖朝拜,转山、转经、上供、斋僧布施、煨桑、诵经。在西藏到处都可以看到善男信女悬挂的经幡、堆积的刻有佛教经文的嘛呢堆和磕长头、转经、朝拜的信教群众。信教群众家里几乎都设有小经堂和佛龛。据估计,每年到拉萨大昭寺朝佛敬香的信教群众就达上百万人次。

  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的实现,使得西藏的宗教活动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发展变化,广大僧人的生活也与整个社会建立起日益密切的联系。

  尼玛次仁和大昭寺的100多名僧人每天不仅要接待信教群众,还要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以及对藏文化感兴趣的专家学者。“大昭寺是藏传佛教圣地,但佛教不分种族,游客的到来也能让大昭寺的价值发扬光大。”他说。

  紧张工作之余,尼玛次仁还抓紧学习汉语和英语。他还通过与游客的交流沟通提高语言水平。尼玛次仁说,“过去只讲藏语就行,但现在有很多外国游客,还要学英语。”他曾到北京的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进修了一年,还去西南民族大学强化了英语。

  直贡琼仓·洛桑强巴告诉记者,现在西藏的僧人数量有所减少,但僧人的知识结构和阅历是过去无法比拟的,很多僧人能说英语,懂科技,会电脑,文化水平很高,政治、宗教和法律知识比以前更广。

 

资料图片:2006年7月14日,两名喇嘛在拉萨体验赛车游戏。当日,两家企业在拉萨布达拉宫前向当地群众展示最新电脑产品的强大计算性能和出色的娱乐游戏及影音表现。来自拉萨色拉寺的7名喇嘛在现场体验了各种高科技娱乐游戏。 新华社记者 格桑达瓦 摄

 

  资料图片:2006年7月14日,两名喇嘛在拉萨体验赛车游戏。当日,两家企业在拉萨布达拉宫前向当地群众展示最新电脑产品的强大计算性能和出色的娱乐游戏及影音表现。来自拉萨色拉寺的7名喇嘛在现场体验了各种高科技娱乐游戏。 新华社记者 格桑达瓦 摄

  拉萨三大寺之一的哲蚌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祖寺。寺庙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阿旺群增说,50年前的旧西藏没有一所现代意义的学校,老百姓只能到寺庙学习,现在教育飞速发展,我们规定18岁以上的公民才可根据自愿与信仰自由的原则选择出家,老百姓受到教育后才到寺庙来,从这一点来说,教育也促进了寺庙的发展。

  阿旺群增说,社会的发展也极大带动了寺庙的发展。民主改革后,最大的变化是生活方面,寺里不再烧牛粪了,取而代之的是整洁、干净又省时的燃料,原来用水桶提水,现在每个院落都有自来水。政府投资改善僧人的用水和照明,修缮公路和大殿,生活条件极大改善,去年僧人还被纳入了医疗保险。

  日喀则萨迦寺主持班典顿玉认为自己学佛的20多年,精神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开阔了眼界,生活越来越好。作为主持,他每月要领取国家发给的工资。“对僧人来说,这些钱根本花不完,也没什么可买的,我就捐钱给地震灾区。”班典顿玉说。

  班典顿玉早在2000年就购买了笔记本电脑,可以随时上网,他认为在信息化时代,僧人的观念也不能落后。他说,“这是在自己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先进文化,符合时代进步的做法”。在他的努力下,萨迦寺里的高级佛学院开办了电脑班,旨在弘扬萨迦文化的萨迦寺网站也将开通。

编辑:陈叶群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