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次仁卓玛与仓姆觉在“德斯岗夏尔巴商店”为顾客挑选商品。王绪彬摄
30年改革开放,30年艰辛探索。30年前,高原大地和全国一样掀起了举世瞩目的改革开放洪流。洪流“洗礼”下的西藏,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经济建设硕果累累,社会事业长足进步,人民生活日新月异。
30年持续发展,30年喜悦收获。30年来,我区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波澜壮阔,成果丰硕;从古城拉萨到边境一线,从藏东到藏北,对外开放的潮流势不可挡,成就非凡。
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本报派出若干组记者奔赴全区沿边各县,行程几万公里,采写了大批稿件。本报从今日起开辟《雪域边线行——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特刊,全方位展示30年来雪域高原这片开放的热土上诞生的一个个奇迹,通过还原西藏30年来的人和事,来记录我区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通过报道西藏3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非凡成就,来展示广大干部群众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所取得的累累硕果。
从默默无闻的“喜马拉雅背夫”,到精明的边贸商人;从父母偷偷决定儿女终身的“抢婚”,到阳光下的自由恋爱;从简陋粗劣的席棚木板房,到几层楼的“豪宅”和商铺;从整日里为吃穿发愁,到温饱后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短短的30年间,古老的夏尔巴人,经历了几百年、上千年所不曾有过的巨大转变。
日前,本报“雪域边线行”采访组来到了聂拉木县的樟木镇,走访了世代居住在古镇上的桑姆一家三代女性,听她们讲述自己的难忘经历,见证改革开放30年来,夏尔巴人从生活到观念上的沧桑巨变。
从“喜马拉雅背夫”到“外贸老板”
夏尔巴人,藏语的意思是“来自东方的人”。我国境内的夏尔巴人,主要分布在聂拉木县的樟木镇和定结县的陈塘镇,居住在喜马拉雅山的山坡沟谷中,人口不过2000多人。
长年生活在高山深壑地带,山路崎岖难行,一切物资都要人力背驮。因此,夏尔巴人素来以“喜马拉雅山上的背夫”著称。他们的背负方式独特:用一根绳子把货物捆好,留出一个绳套。背负时,将绳套顶在额头,重物附在后背。这种背负方式,是喜马拉雅山特殊的地理形势,给夏尔巴人带来的血泪经验。山路险峻,攀爬悬崖,如果将重物挎在双肩,一旦失足,人货俱损。用额头顶负重物,发生危险时,还可以弃货保人。
但是,这种顶负重物的方式,背夫要使劲地低头躬背,极尽艰辛。樟木镇的夏尔巴妇女桑姆,当年就是用这种艰难的姿势,开始了她的“边贸”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