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寻古(左)
 
寻找巴人的最后足迹

  时间:2007-06-14 14:02    来源:     
 
 

 

  “西南有巴国。太葜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山海经·海内经》。

  巴族的始祖与太葜、伏羲这些传说中著名的氏族部落首领有亲缘关系。事实上氏族和部落比他们来源的神话要古老。

  巴族的一支核心力量是从东方迁到今渝、鄂、湘、陕交界处的廪君族,成书于秦汉时期的《世本》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在清江下游的长阳县武落钟离山,共同生活着巴、樊、覃、相、郑五个姓氏的族人。他们在很长的时间里平等相处、无君臣之分。

  当各部落不断壮大,终于到了需要一个君主统领联盟的时候——“乃共掷剑于石穴,约能中者,奉以为君。”民间传说中习惯于叙述英雄人物的天生异秉,武落钟离山上有赤、黑二穴,其余四姓之子都生于黑穴,惟有巴氏之子生于赤穴。因而在这场掷剑于石的角逐中,也必定只有巴氏英姿勃发的少年首领务相将剑掷中。然而考验才只是个开始,第二轮的复试——“又令各乘土船,约能浮者,当以为君。”这一次又是“余姓皆沉,惟务相独浮。”于是众族心悦诚服地将务相立为廪君,而这五姓结盟形成的部族群体,就称为“廪君族”。

  这五姓形成的廪君族是巴族的“核心”,可称之为“内五族”,而原居于渝、鄂、湘、夷等地被廪君族融合或征服的土著部族,构成了巴族的外围部族,史书把他们均称作“巴人”。

  考古发现证实曾经真实发生过的场景。早期巴文化遗址——香炉石,位于湖北长阳县城西110公里的渔峡口。它危石高耸,伫立清江岸边,岩顶形若一尊香炉。香炉石旁为白虎陇,相传为廪君的墓地所在处。香炉石文化遗址中出土了早期巴人使用过的石器、陶器、骨器、陶印章、甲骨等重要历史文物近万件,经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研究证实,这些器物几乎就是对史书记载的形象化再现。

  巴人以何为生?


  《山海经》里说巴人不纺纱织布却有衣服穿,不耕作收获却有粮食吃,“鸾鸟自歌,凤鸟自舞”,完全是一幅世外桃源的景象。位于峡江一带的古巴国幅员狭小、土地瘠薄,他们如何建业兴国?

  1997年以来,全国几千名考古工作者先后深入库区,对散布在三峡库区的古产盐地进行发掘,终于摸清了古代三峡地区盐业的起源、运输等问题。三峡及四川盆地原是一片汪洋,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以后四川盆地成为内海、内湖,又由海盆、湖盆而成为陆盆。巫山山脉隆起后,海底的含盐层上升,经雨水顺裂隙渗透溶化后再流出地表,便形成三峡地区众多的盐泉。巫溪宁厂、彭水郁山连同清江盐水这三处,是古代巴人最早开发的盐泉。

  在千里峡江,当地老百姓要在“盐”字后再缀个“巴”字,叫盐巴。这正是因为盛产于此地的井盐闻名天下,于是,就像天津的“泥人张”或四川的“麻婆豆腐”一样,产自巴国的食盐在流通中也贴上了巴国的商标——“盐巴”,以示其正宗的地位。

  三峡地区峡幽谷深、土地瘠薄,但“长江绕郭多美鱼”。巴人祖先用井盐将捕到的鱼腌制晾干后,运出三峡到周边国家换取粮食,因此巴国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是凭借了“鱼盐之利”。近年来三峡考古发掘,在忠县、开县、云阳县、巫溪县和巴东县,都发现了大量的制盐工具和运盐栈道。忠县瓦渣地遗址中发现的用以制盐的陶器残片堆积层有十余米厚。这些一本万利的食盐贸易,给古巴国打下了雄厚的经济基础。是盐哺育了巴国先民,孕育了巴国文化。

  巴人为何生死与水相伴?

  关于巴国的都城,《华阳国志·巴志》中说:“巴子时虽都江州(重庆),或治垫江(合川),或治平都(丰都),后治阆中。”巴人在历史上进行过几次大迁徙?巴国鼎盛时的中心在何处?他们又为何不断改变国都的地点?

  修筑成渝铁路时在今重庆九龙坡区的冬笋坝出土了20余座船棺墓葬群,一个个木棺用整段木材挖凿而成独木舟的形状--船棺葬,是巴人一种怪异的葬俗。在三峡流域,在大宁河畔的两岸山坡上,至今留存着48具悬棺,这是表达对上苍的亲近,还是为了躲避野兽的侵袭?一种说法称这种葬俗与巴族的祖先廪君有关,廪君生于石穴,又因“乘土船不沉”而成为部落首领,他死后子孙就以楠木凿成形如舟状的独木棺椁装敛,并放置在危崖石穴中,后人去世相继仿效,久之,古代巴人就形成了船棺崖葬(也就是悬棺葬)的习俗。而在这样惊险的凌空绝壁,这些棺木又是如何放置上去的呢?至今仍是大宁河“三大谜”之一。

  自从第一次沿清江西迁,巴人便注定要与水相伴,巴族的命运在浮舟激浪中起伏翻滚,在一次又一次的迁徙中流转延续。于是巴人们习惯了顺水而生,择水而死。他们将自己的棺木造成船的形状,里面摆放着剑戈、木梳、陶器,木盘——如同活着的时候一样起作休息。

  从重庆出发坐船沿长江东下,船行百余公里后,在长江右岸会发现一座长达10多公里的高大堤坝保护起来的城市,这就是涪陵。史籍上曾经提到巴国“其先王陵墓多在枳(涪陵)。”但涪陵区域广大,寻找巴人陵墓好比大海捞针,几次大规模的沿长江调查都没有令人惊喜的发现。一直到1972年一次偶然发现才有所转变。

  这一年,白涛镇陈家嘴村砖厂取土时,工人们在土中陆续发现了数十件铜器,其中一个绰号“哑巴”的砖工肖文辉用箩兜挑了两挑铜去废品收购站卖,收购站嫌“烂铜罐”里面有泥不肯收购,“哑巴”就打碎了当废铜才卖掉。消息传到了四川省博物馆,考古专家们迅速赶到现场,这个震惊世界的巴人遗址——小田溪战国墓群就此出现在世人视野中。其中规模最大的一处墓葬出土百余件高等级随葬品,很可能就是巴国统治者。文物专家认为小田溪可能是战国晚期巴国的王陵区。这个如今以榨菜闻名的城市,竟然曾经是巴王朝的政治文化中心。

  春秋时期巴人与楚、邓等邻国之间战争不断,不得已开始几百年的迁徙,巴国被一路跟随而来的楚国逼迫,数易其地:最先从奉节西进,曾一度在今丰都立国;后又被迫西徙建都在今重庆市区;战国中后期,由于楚国势力的不断西进,形成了“江州以东,其人半楚”的局面。

巴人创造了什么样的文化?

  在历年来发现的巴国墓葬中,始终没有发现可以明确认定的文字。巴人曾经创造了什么样的文化?在战国时期,如果没有文字,巴国是如何与邻国交往、他们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又是通过什么方式流传后世的?

  考古界一直没有认定巴人有记录和传达语言的书写符号。

  2001年3月,考古工作者在陕南安康市坝河的山水丛林之间,发现了古代巴人祭祀遗物、巴人文字和生活在这里的古代巴人踪迹。巴人祭祖品,主要是画像砖和石质造像,画像砖或镌刻华胥、伏羲、女娲、雷神及动物图案,或篆刻铭文,图形夸张、线条流畅。最典型的是在一件刃部锋利的石斧上镌刻了3个类似结绳符号,造型十分奇特。还有一件为陶质半月形器物,正中刻日、月之状,“日”以阴阳点连成天体之形,周围环刻5种符号;器脊刻星座和文字符号。而这些符号和文字的含义,目前尚不清楚。

  (来源:旅行家)


 编辑:姗倪

 
编辑:system    
 
 
中国台湾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