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寻古(左)
 
江水山城,雾都生活

  时间:2007-06-14 13:55    来源:     
 
 

  朝天门应该是重庆的标志性建筑了,朝天门广场和朝天门码头,将朝天门的功能划分得非常清晰,在这里有接待三峡游船的客轮,也有频繁运货的货轮,顺着坡道就能从马路进入码头,老式的运载机器还能让你感受江边滑梯般刺激。嘉陵江和长江在这个地方汇聚一起,绿色和黄色的江水冲击着,交融着,但又带有明显的裂痕,让你很容易辨别他们的属性。

  担担们几个一堆的簇在一起,蹲着抽烟,蹲着聊天, 蹲着等待下一个客人。这是一群特殊的群体,也称作棒棒,因为肩头常常搭着一根扁担而得名,他们来自于周边的农村,常常以来源地聚居在一起,固定但是简陋的居住场所,唯一的挣钱方式是在街上等候雇主,小到二三元左右送一次雇主超市里购买的杂物,大到几十元在朝天门码头上结下一笔活计。用真材实料的体力和汗水换取低廉的回报,紧衣缩食的在城里攒钱,回家乡消费。我很尊重他们肩头的扁担,因为劳动者都是值得尊重的,这在别的城市,更不用说是中国的直辖市还能看到的场景了。

  由此人们也许会认为这是个相对落后的山城。重庆的城市划分异常明晰,大学区,商业区,高科区,重工区。城市的繁华地带相对集中在沙坪坝和渝中区的几个地界,最属热闹的当是渝中的解放碑步行街。解放碑诞生在战争的烽烟之中,作为华蜀大地的精神标志屹立在城市的中心地带,现如今,解放碑已经是重庆的闹市,以碑为中心向东南西北呈四条道路放射出去,高级酒店,特色小吃,大规模商场,多功能影城,婚纱影楼,时尚小店铺,高档写字楼都在其间。晚上的解放碑相比白天热闹了很多,到了夜幕降临小摊摊、小货郎夹杂在人流里,朴素的物件和平实的价格让你觉得这个城市的亲切。夜市上永不会少的就是风味的小吃摊子,烤江鱼,麻辣粉,赖汤圆,煎糍粑,麻辣烫,米花糖,还有小孩子们在人群中的奔跑嬉闹。街头备受热衷的麻辣烫,也算是重庆的又一个代名词。汇集火锅的热辣和丰富,把四川火锅浓缩到每一个人都可以随意享用的程度,据说这就是为了顺应在重庆做工的人,譬如棒棒们的携带方便和麻辣口味应运而生的。如果你不嗜辣,最好别说“少放些辣椒”,因为当地人的“少”与一个不吃辣的异乡人的“少”的定义完全不同。如果你对摊主说,别放辣,他们更是会用疑惑的眼神再看你一眼以示确认。

  同样是有江河的城市,重庆的江畔就不同于上海的外滩,岁月积累也没有形成恋人集中的情人墙,耍朋友的人们多在商圈里,或者是重庆江畔的小小酒吧里。耍朋友在四川就是谈恋爱的意思。向着城市的北面,开国宏伟的嘉陵江大桥,沿江而设的酒吧,一间间或洋气的,或藏俗的,或哪个美院的老师开的,或小有名气的模特办得,晚上灯火微阑,茶味重于酒气,借着山城的地势,衬着江边的灯光工程,休憩的人们从店里直接就可观赏到美丽的嘉陵江夜色,开阔的视野造就你一夜开怀的心境,连酒吧也透着那么正气健康,不再是我一般认为的声色场所。

  如果从酒吧街往后面的山头走去,登上山顶也就是游客夜晚聚集的观景台。重庆的风情在于那云山雾罩的朦胧之间。朦胧缥缈这样的词语久来是用作虚幻的描述,重庆不然,他很实在也很具象,隔三差五的大雾天气和山城的地理优势造就了他质朴的朦胧。观夜景,我的建议不是在旅行指南上的观景台,真的更喜欢在夜里坐着过江索道展望江水山城。过江索道并不是我们在别的景区会遇上的观光缆车,对于生活在这个城市的普通老百姓来说,就是这个城市独特的交通工具,如同小巴,地铁一般,将市民的工作和休息联系起来,如果你要前往江对岸办事,不必绕着山城盘旋的路,再拥向过江大桥或是乘坐小舢板过江,乘坐票价1.20元的架空轨道车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坐过江索道先要拾阶而上,登上4层的小楼,两岸有固定的时间对开,一架索道车约摸装载40人左右,在截面1000米的江面上,在无穷尽的天与地之间缓缓穿行。江上的雾气和山里蕴因的湿气,让你在云里雾里间穿行,全然不知城市的灰尘、垃圾与噪音,名副其实的沉浸于“雾都”的夜色之中。透过这或薄或浓重的雾气,小小市民家的窗口透出的模糊的黄晕是那么的淡淡,那么的暧昧,暧昧的让你觉得凉风微袭下的温暖。这样的感受令我至今怀念,恐怕在所取道的城市中只有重庆才可以感受着这样的独特的逸致。

  一重山水,一重情,雾气江澜别样城,喜欢重庆。

  (来源:新渝网)


 编辑:姗倪

 
编辑:system    
 
 
中国台湾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