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集粹
 
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与巴蜀

  时间:2007-06-14 15:13    来源:     
 
 


台湾玄奘大学 文 幸 福

一、绪 言

  洎乎文翁守蜀,堆石室以为校,改革教育,教化大行,蜀中文学,由是猗猗称盛 ;故历代大文豪,多有蜀人,汉之扬马,唐之李白,宋之苏轼,皆是也。而花间所录,尽是蜀产。其次,「蜀国多仙山」,山川灵秀,可助性情,故自古以来,蜀中即多奇才异能之士,如骑羊子葛由、卜筮家严君平等是。则巴蜀文化,其渊远而流长矣。李白自童年五岁(705)居蜀,迄二十四岁(724)出夔门,留蜀二十年,则巴蜀文化对其影响,是必深远。李白乃盛唐诗人之代表,诗歌风格多变,内容如百川灌海,千累万汇,其作品兼有王孟高岑各家之长,诗作虽仅千首,却成就中国诗歌史上最绚烂、最辉煌之一页。李白除写诗读书外,亦喜好隐居,热衷游仙炼丹,击剑游侠,壮游四海,狎妓饮酒。李白此种豪迈个性之养成,与其生长四川,隐居读书,又喜往来旁郡,与道士、逸人、征君交往,应有莫大关系。本文即就李白蜀中作品及其行为,探究其个性与巴蜀文化之关系。

二、李白家世籍贯及出生地

  李白虽是颗闪烁耀眼之巨星,却有着谜样家世、出生地及籍贯,蜀人多主张其出生四川,然较传统之学者,每谓其出生西域,甚或以之为胡人,是故李白之出生地及籍贯,历来即有:(一)籍贯:1陇西成纪说;2蜀人说;3长安说;4山东说。(二)出生地:1西蜀说;2西域说(胡人、汉人、混血种):(1)中亚碎叶汉人(郭某以为地在今苏联境内之吉尔吉斯和哈萨克一带)。(2)焉耆碎叶说。(3)条支说(阿富汗中部)。(三)家世:1李贤李穆之后;2建成元吉之后;3讨武曌时之某集团(越王贞、琅琊王冲)之后。

  其实,说李白出生于西域,祇因李阳冰谓:「中叶非罪,谪居条支。」(〈草堂集序〉)范传正曰:「隋末多难,一房被窜于碎叶。」(〈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李氏得罪之事,在唐高祖李渊得天下之后,于武德元年(618)八月已平反昭雪,谓:「前代酷滥,子孙被流者,并放还乡里。」(《唐书?高祖纪》)则李家可随时返国,何必逮至八、九十年之后(神功697、神龙705),始逃归潜还?是故,李白不出生西域,亦非必出生四川;同理,其不出生四川,亦非必出生西域。故李白之出生及家世,应以李白本人、其族叔李阳冰及唐人之与李白有密切关系者之说,较为可靠。今传可信之资料有:

(一)、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开元十八(730)年):
白,本家金陵(王琦以为即金城,为陇西别称),世为右姓。遭沮渠蒙逊难,奔流咸秦,因官寓家。少长江汉。
(二)、李白〈与韩荆州书〉(开元二十二(734)年):
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
(三)、李白〈赠张相镐.其二〉(至德二(757)年):
本家(一作家本)陇西人,先为汉边将。功略盖天地,名飞青云上。
(四)、李阳冰〈草堂集序〉(宝应元(762)年11月):
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暠九世孙。蝉联珪组,世为显著。中叶非罪,谪居条支。易姓与名。然自穷蝉至舜,五世为庶;累世不大曜,亦可叹焉。神龙之始,逃归于蜀。复指李树,而生伯阳。惊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世称太白之精得之矣。
(五)、魏颢(万)〈李翰林集序〉(上元二年至上元三(761~762)年):
白本陇西,乃放形,因家于绵。身既生蜀,则江山英秀。
(六)、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元和十二(817)年):

  (白)其先陇西成纪人。绝嗣之家,难求谱谍。公之孙女搜于箱箧中,得公之亡子伯禽手疏十数行,纸坏字缺,不能详备。约而计之,凉武昭王九世孙也。隋末多难,一房被窜于碎叶。流离散落,隐易姓名。故自国朝以来,漏于属籍。神龙初,潜还广汉,因侨为郡人。父客,以逋其邑,遂以客为名。高卧云林,不求禄仕。公之生也,先府君指天枝以复姓。先夫人梦长庚而告祥。名之与字,咸所取象。

  据上述资料,可定李白祖籍为甘肃陇西成纪人,先世有李广、李暠等达官贵人,其父李客,神龙初(705)始举家迁居于四川绵州,即今四川江油县。至其真正出生地,既无明证,何不置之可也?明李贽(卓吾)云:

  呜呼!一个李白,生时无所容入,死后千百余年,慕而争者无时而已。余谓李白无时而非其生之时,无地而非其生之地;亦是天上之仙,亦是地上之英;亦是巴西人,亦是陇西人,亦是山东人,亦是会稽人,亦是浔阳人,亦是夜郎人。死之处亦荣,囚之处亦荣。不游、不囚、不流、不到之处,读其书,见其人,亦荣亦荣!莫争莫争!(《焚书?李白诗题辞》)

  其言至为有理,则李白已非某一族、某一地之李白矣,其为全中国人之李白而无疑,又可争乎?

三、李白蜀中的传说与史实

  李白虽未必出生于四川,然其五岁抵蜀,于蜀中生活二十年,迄二十四岁乃出夔门,此事确不可议。其长期生活蜀中,蜀文化对其影响,自然深远,故李白于蜀中之传说特多,唐李阳冰〈草堂集序〉:「惊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世称太白之精得之矣。」谓李白出生之时,其母有太白金星入梦之兆。宋祝穆《方舆览胜》谓李白童年逃学,因见老妪铁杵磨针,遂得启发,乃奋勉卒业。《开元天宝遗事》又谓李白曾梦笔生花,故春花丽藻,灿于齿牙之间。总之,李白传说之多,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此外尚有:

(一)隐居名山:

  有彭山县东北象耳山,其地有李白读书台、磨针溪、宝砚溪(宋祝穆《方舆胜览》)。有大匡山大明寺,即长庚寺,其地有李白读书台、洗砚池(《彰明县志》等)。有青城山。(见杜光庭于青城山题李白读书台诗:「山中犹有读书台,风扫晴岗画嶂开。华月冰壶依旧在,青莲居士几时来。」)有峨眉山。(黄锡圭〈李白年谱〉谓:「开元九年,白游峨眉,有登峨眉山诗,翌年尚留山中。」)其它尚有万县绝尘龛,其地有太白读书处(《潜确居类书》);万县太白岩,其地亦有李白读书处,传说其曾隐居此地,有「大醉西岩一局棋」,其后于此建有太白祠(曹学全〈万县西太白祀堂记〉);夔州白云寺,李白曾于崖壁间题诗(详《四川总志》)。李白喜好隐居山中,与山中人往来,对李白早期淡薄名利,好闲爱仙,影响甚深。

(二)往来师友:

  李白之师友,除逸人东严子、征君赵蕤外;尚有戴天山道士、雍尊师、元宗林等。李白有〈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诗,戴天山即大匡山,李白曾隐居此山之大明寺读书,此诗为李白现存最早诗篇之一。李白另有〈寻雍尊师隐居〉诗,今四川有雍家村,疑即其后人,则此诗与前诗可能同时或先后之作。李白又有〈秋日炼药院镊白发赠元六兄林宗〉诗:「弱龄接光景,矫翼攀鸿鸾。投分三十载,荣枯同所欢。」郁贤皓即以此诗为追述其二十岁左右与元宗林结交 ,其时当在游峨眉山之时。詹锳怀疑元宗林即是元丹丘,是知李白与元丹丘少年时已结为方外之交矣。 李白于蜀中所结交者,非修道高人,即隐逸之士,其对李白好神仙,为任侠,有莫大影响。

(三)交游官宦

  李白于蜀中曾上李邕、谒苏颋,而广汉太守闻其名,亦曾诣庐相见。李邕是李善之子,书法家,天宝六年为李林甫构陷杖杀。李白早年有上李邕诗(详后),其诗有句云:「丈夫未可轻年少」,则此诗为李白少作,可知李邕或曾于开元初曾官渝州,故安旗系此诗于开元八年,是也。 至于谒苏颋,投刺相访。及与东严子隐居岷山之阳,不迹城市,而广汉太守诣庐相见等事,皆见于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又尝随赵征君蕤学《长短经》(见《唐诗纪事》引杨天惠《彰明逸事》)。与当时名流官宦论交,对李白豪放及倜傥不群之个性,自然有所影响。

四、李白蜀中少作所呈现之思想

   今见于全唐诗可信为李白蜀中少作者,计有:〈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寻雍尊师隐居〉、〈登峨嵋山〉、〈峨嵋山月歌〉、〈登锦城散花楼〉、〈上李邕〉、〈自巴东经瞿塘峡登巫山最高峰晚还题壁〉;而见于他书疑为李白作者,则有〈别匡山〉(见《彰明县志》、《江油县志》、《四川通志》、《中和大明寺全持记》)、〈赠江油尉〉(见《方舆胜览》、《全蜀义文志》、《四川通志》)等。另外《唐诗纪事》引杨天惠《彰明逸事》谓:「时太白齿方少,英气溢发,诸为诗文甚多,微类〈宫中行乐词〉体,今邑人所藏百篇,大抵皆格律也。虽颇体弱,然短羽褵褷,已有凤雏态。淳化中,县令杨遂为之引,谓为少作是也。」王琦《李太白年谱》谓:「疑《文苑英华》所载五律数首,或即是欤?」可见李白蜀中少作为数甚伙,惜今存者有限,然亦可以略窥其性向及所受之影响也。

(一)〈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与〈寻雍尊师隐居〉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拨云寻古道,倚树听流泉。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寻雍尊师隐居〉)
  戴天山即大匡山,李白曾隐居大明寺读书,此诗为李白现存最早诗篇之一。当其出三峡,下荆门之时,即有诗云:「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秋下荆门〉)到庐山时,也谓:「而我乐名山,对此心益闲。」(〈望庐山瀑布其一〉)此心态与其晚年所言:「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理无二致,可见李白爱好名山,隐居名山,始终如一,此与其自小隐居四川山中,不无关系。李白隐居巴蜀之名山,计有:象耳山、戴天山、峨眉山、青城山、紫云山以及万县、夔州一带之名山等。出蜀之后,亦曾先后隐居:湖北之白兆山、东蒙山、北寿山;山东徂来山、泰山,陕西之终南山,河南之嵩山,江西庐山,浙江之天姥山等,可见其雅好隐居名山之个性,必来自巴蜀而无疑。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一诗,唐汝询《唐诗解》云:「首暗用桃源事,言闻犬吠于水声之中,即非尘境,况桃花方吐乎?真仙源也。」《李诗直解》:「野竹则左右以分青霭,飞泉则漱玉以挂碧峰,山境之奇致如此,今羽士祇在此山中,但云深不知所在耳。」写景得神,宛然仙境,则道士之高行可以想见矣。〈寻雍尊师隐居〉一诗,所述「群峭碧摩天」,「拨云寻古道」,虽不能确知所指何山,但就其山形气势看,颇类岷山一带气象,今岷山下有雍家村,据考即其族人,则此诗与前诗可能同时或先后之作。安旗注系此诗于开元六年,虽未必是,然与〈访戴天山道士不遇〉颇类,当为蜀中少作,可无疑也。唐汝询《唐诗解》云:「峭壁之中,道极险僻,故排云以寻之。倚树听泉,至其居矣。牛卧鹤眠,物各自适也。」《李诗直解》谓:「此美雍师之隐居若仙境,而不忍别也。言山川之奇,便是仙居。今群峭峙立,而翠碧摩天,雍师之于焉,逍遥不记年矣。」则雍尊师之所隐居,不啻神仙之境也。

  二诗虽未直言戴天山道士及雍尊师其人其事,然诗中以景衬情,以物性之自然为映照,可知二人皆为得道神仙中人也。李白除爱名山,喜隐逸外,二诗亦透露李白早年即好游仙之事。「十五游神仙,游仙未曾歇。」(〈感兴八之五〉)可见十五岁已雅好游仙,与他三十岁时谓:「云卧三十年,好闲复爱仙。」(〈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侍御绾〉)及晚年说:「五岳寻仙不辞远。」(〈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确然一致也。


(二)〈登峨嵋山〉与〈登锦城散花楼〉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傥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登峨嵋山〉)
     日照锦城头,朝光散花楼。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飞梯绿云中,极目散我忧。暮雨向三峡,春江绕双流。今来一登望,如上九天游。(〈登锦城散花楼〉)
〈登峨嵋山〉一诗,是咏峨眉之景而有游仙之思也。曰「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泠然仙游,得此锦囊秘诀矣;曰「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况烟霞在容,尘累不沾,则此心已洒然神仙矣。此诗李白二十岁左右之作,则十五游神仙,非虚言也。李白除学道求仙外,佛家思想亦从小感染,锦城散花楼在成都摩诃池上,隋末蜀王秀所建,李白朝登而暮揽,终日不倦,则其地景色清幽而己醉心于佛法可知也。李白诗今存与佛教相关者约五十余首,所牵涉佛教中人亦达三十余人,可见其佛家思想,亦为蜀中所孕育。

(三)〈上李邕〉与「谒苏颋」、「从赵蕤」、「访东严子」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时人见我恒殊调,见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上李邕〉)
此诗前人颇疑为伪造,《李诗辨疑》曰:「按李邕于李白为先辈,邕有文名,时流推重,……今玩诗意,如语平交,且辞意浅薄而夸,又非所以谒大官、见长者、待师儒之礼也。……以此益可疑矣。」詹锳则以为此乃学东方朔「文辞不逊,高自称誉」之年少作风,应不致为伪作。据《通鉴.唐纪》谓:李邕开元六年十一月,曾请除渝州刺史。其时宋璟奏:「括州员外司马李邕、仪州司马郑勉,并有才略文词,请除渝、硖二州刺史。」又《金石萃编卷七十.孔子庙碑碑》末文云:「朝散大夫持节渝州诸军事守、渝州刺史江夏李邕文。开元七年十月十五日立。」故葛景春有〈李白上李邕写于蜀〉一文,以为李邕于开元七、八、九年间任渝州刺史,此诗有「丈夫未可轻年少」句,固知李邕确曾于开元初官渝州,疑李白此诗于谒李邕时,未能得其赏识,故言语容或有狂傲之态,正可见其少年豪情,言语不羁也。安旗系此诗于开元八年,并谓:「白本年游成都后,登峨眉山前,当有渝州之行,本诗即此行谒邕之作。」其言不为无据。至于李白谒苏颋、依赵蕤、从东严子之事,皆有文献可考:
又前礼部尚书苏公出为益州长史,白于路中投刺,待以布衣之礼,因谓群寮曰:「此子天才英丽,下笔不休,虽风力未成,且见专车之骨。若广之以学,可以相如比肩也。」(〈上安州裴长史书〉)

  又昔与逸人东严子隐于岷山之阳,白巢居数年,不迹城市,养奇禽千计,呼皆就掌中取食,了无惊猜。广汉太守闻而异之,诣庐亲覩。(〈上安州裴长史书〉)

 (白尝)隐居戴天大匡山,往来旁郡,依潼江赵征君蕤。蕤亦节士,任侠
      有气,善为纵横学,著书号《长短经》。太白从学岁余,去,游成都,……
      益州长史苏颋见而奇之。(《唐诗纪事》引杨天惠《彰明逸事》)

  孙光宪《北窗琐言》卷五谓:「赵蕤者,梓州盐亭(今四川盐亭县)人也。博学钤韬,长于经世。夫妻皆有节操,不受交辟。撰《长短经》十卷,王霸之道,见行于世。」前人以为东严子即赵蕤,非是。东严子隐居岷山之阳,地属绵州;赵蕤不管潼江或盐亭,皆地属梓州,显为二人。则李白转益多师,又好隐居,与道士往来,故能成就其游仙、豪侠之个性。李白并自述「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与韩荆州书〉)以此知李白养高忘机、好任侠之行为,于蜀中即已养成。至其为文章,英丽清雄,光明洞澈,自谓「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轩辕以来,颇得闻矣。常横经籍书,制作不倦。」(〈上安州裴长史书〉)又谓「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赠张相镐〉其二)其天才横溢,固如苏颋所谓:「且见专车之骨」矣。     

  又李白每言十五,如「十五游神仙」、「十五好剑术」、「十五观奇书」等,固知其少年「游神仙」、「好剑术」、「观奇书」之事,皆于蜀中养就;然就〈与韩荆州书〉云:「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则知李白每言十五,盖用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之典故,谓己十五学剑读书,三十有成,凭此文治武功,固可以遍干诸侯,历抵卿相矣。少年抱负,充满信心,此不可不察也。郭氏等以为实指其年,非是。

  五、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有〈峨嵋山月歌〉一诗,被誉为意态流动,神韵清绝,自然浑成,为千古脍炙人口之作,其诗云: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歌〉)

  此诗当是李白开元十一年秋夜乘舟下渝州时之作,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途经峨眉县,再登峨眉山,然后乘舟下渝州。前人多系此诗于开元十二年,然〈自巴东舟行经瞿塘峡登巫山最高峰晚还题壁〉一诗观之,明言「海月十五圆」,而此诗乃李白开元十二年秋冬之作,上推十五月,当即开元十一年夏秋离开故乡江油,秋中下渝州时于舟上作而无疑也。唐汝询、沉德潜皆以「君」指月,朱谏则以为指友。《李诗直解》谓:「此为峨眉山月歌,因舟行而思友人也。言峨眉山月,当秋时而有半轮之明,皓月之影照入平羌,而江水载之而流,我乘舟夜发清溪之县,向三峡而行,不得与我友同发,而思君不见,随流迅速已下渝州之境矣。回首巴渝,停云弥切,惆怅之怀,何时已哉?」秋夜弦月之时,月映平羌,乘舟直下,浮清溪,下三峡,思君不见,而渝州忽至,停云思友,固惆怅于怀也。君者,月耶?友耶?兼之可也。此诗情感清畅,元气淋漓,浑然天成,真「谪仙此语谁堪道」也。王世懋《艺圃撷余》谓:「谈艺者有谓七言律一句不可两入故事,一篇中不可重犯故事,此病犯者故少,能拈出亦见精严,然吾以为皆非妙悟也。作诗到精神处,随分自佳,不得不觉痕迹,纵使一句两入,两句犯重,亦自无伤。如李白〈峨眉山月歌〉,四句入地名者五,然古今目为绝唱,殊不厌重。」天巧浑成,毫无痕迹,自是千秋绝调也。李白晚年有〈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一诗:

  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峨眉山月还送君,风吹西到长安陌。长安大道横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黄金师子乘高座,白玉麈尾谈重玄。我似浮云滞吴越,君逢圣主游丹阙。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峨眉月。

  此诗回忆其在巴东三峡之时,西看明月而忆峨眉。月出峨眉,与人万里相随,是有情之月也。今于黄鹤楼忽遇峨眉客,故作峨眉山月歌以送之,则峨眉山之月,萦回梦魂,李白久久不能忘怀也。李白对月特有好感,盖对月可以思乡怀友,可以排遣寂寞,可以表白清操性情。另外,月可以是永恒之象征,可以是无常之人生,可以是速逝之光阴,可以是高远之理想,可以是澄明之心灵,可以是清纯之爱情,可以是亲密之伴侣,可以是闲适之心境,可以是恬淡之情怀等,不一而足。李白「辞亲远游」之后,即未回故乡,故月对游子有特殊意义,今存李诗千首,其中三百肆拾贰篇出现「月」字 ,其比例数量,为千古诗人之最,可堪玩味。

  六、结 语 

  李白五岁随家人迁居四川江油,父客虽高卧云林,不求仕进,然对李白颇有期望,庭训亦严,李白曾云:「余少时,大人令诵子虚赋,私心慕之。」(〈秋于敬亭送从侄端游庐山序〉)又谓:「白少颇周慎,忝闻义方。」(〈上安州李长史书〉)又尝言:「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古风第一〉)「见乡人相如大夸云梦之事,云楚有七泽,遂来观焉。」(〈上安州裴长史书〉)故少时颇闻儒术,对乡人扬雄、司马相如等蜀中文士,私心慕之。然亦不废百家,「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儒学及诸子百家,兼修不废,学殖亦由是而奠焉。

  其后从逸人东严子、征君赵蕤等游,学纵横之术,故「十五学剑术,遍干诸侯。」魏颢谓其「少任侠,手刃数人。」(〈李翰林集序〉)李白亦自谓:「忆惜作少年,结交燕与赵;金羁络骏马,锦带横龙泉。」(〈留别广陵诸公〉)又曰:「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结客少年场行〉)「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赠从兄襄阳少府皓〉)则魏颢所言,当不诬也。是则李白任侠豪放之个性,当于蜀中自少养成而无疑也。

  另外,李白夙龄尚遐异,故有「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弱龄接光景,矫翼攀鸿鸾」等作,知其少年即学道,故「十五游神仙,游仙未曾歇。」应非夸辞,其隐居、往来旁郡,与神仙中人过从甚密,尝自谓:「吾与霞子元丹,烟子元演,气激道合,结神仙交。」(〈冬日于随州紫阳先生餐霞楼送烟子元演隐仙城山序〉)又云:「家本紫云山,道风未沦落。」(〈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紫云山在绵州彰明县,即李白故居,则李白游仙学道,亦养成于蜀中也。

  此外,李白三十岁前,隐居读书,无功名念头,无怀才不遇及时不我与等感叹。观其所作〈安陆白兆山桃花巌寄刘侍御绾〉、〈山中答俗人〉)、〈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等,盖可知也。又李白三十岁前所作诗文无酒,此固无法证明李白三十岁前不饮酒,然亦可明其时未将「酒」视为重要写作材料。是故,凡诗文中有酒者,皆三十后作。又李白早年五言律诗,对偶精严工整,如〈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寻雍尊师隐居〉、〈渡荆门送别〉等是,且有强烈之创作企图心,如既作〈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诗,又作〈寻雍尊师隐居〉;既作〈登峨嵋山〉,而又作〈登锦城散花楼〉。又如出夔门时,既作〈渡荆门送别〉,而又作〈秋下荆门〉等,皆可见少年李白之创作企图心也。


主要参考书目
李太白全集 (清)王琦辑注 台北 华正书局有限公司 1991年3月
李白全集编年注释 安旗主编 巴蜀书社出版 2000年4月
李白选集 郁贤皓选注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年
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 詹锳主编 天津 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年12月
李白集校注 瞿蜕园 朱金城校注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年2月

 

 

(来源:中新网)

 
编辑:system    
 
 
中国台湾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