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台湾、香港学者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2004年11月1日至4日,“第二届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在江苏文化名城淮安市召开。来自两岸三地的文化学者欢聚一堂,共同就全球化大潮中如何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问题进行了研讨。大家见仁见智、各抒己见,会场内外,始终充满着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尊其所异的融洽氛围。记者在会议间隙,拜访了几位学者,请他们深入谈谈自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思考。
高占祥:民族文化是一条流动的河
高占祥,全国政协常委、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主席,原文化部常务副部长、党组书记。
记者:近两百年来,我们的民族文化始终面临着外来文化尤其是西方文明的挑战。面对外来文化冲击,您认为中华民族应当如何应对这一挑战? 高占祥:当前,我们的文化艺术正受到两大冲击:一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冲击;二是国内市场发展的冲击。国内市场的发展首先是一个进步的象征,但同时也给文化艺术的发展带来许多影响,两者之间是相互关联的。这种冲击是时代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要守住中华民族文化这块阵地,就必须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宣传,把民族文化这个根扎深。同时,应该在不同文化冲击过程中进行融合,使民族文化在撞击交流中注入时代的新的文化基因,使民族文化不断向前发展。这就包括对外来文化基因的吸收和我们民族文化在发展中的创造。民族文化是一条流动的长河,而不是一座静止的山脉。除此之外,我们应该进行文化的反思和反省,不断提高我们对民族文化筛选的意识,弘扬精华,扬弃糟粕。
记者:刚才您提到的国内市场对文化艺术的冲击,您认为该如何应对呢?
高占祥:我们应该积极促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在文化事业方面,政府应该不断加大投入。文化产业的发展则应该注重义利并举。文化产业的发展,一要靠政策完善,二要靠组织协调。应组织文化产业商会,以便投入国际竞争。
记者:在现代化社会中,传统文化有着淡化的趋势,特别是在青年一代中,有很多人更多地追求时尚。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高占祥:青年人追求时尚无可指责。他们可能只是没有认识到,一个国家如果没有高科技会可能导致亡国,如果没有传统文化却可能亡种。所以我们要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宣传,要守住民族文化的根。但我们必须注意:不能为守住传统文化而一味地反对时尚、压抑时尚,老一辈对青年一代要有宽容之心;同时也不能利用所谓的时尚去贬低传统。我们应该在时尚与传统两者之间寻求一个结合点。
王蒙:汉语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命脉、灵魂、根基
王蒙,作家。曾担任《人民文学》主编、中国作协副主席、文化部长、国际笔会中心中国分会副会长等职。著有《青春万岁》、《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季节三部曲》等,是新时期文坛上创作最为丰硕、也最有活力的作家之一。
记者:您最近在许多场合都提到要大力弘扬汉语和汉字,请您具体谈一下。
王蒙:谈中华文化都绕不开一个问题——汉语和汉字。汉语和汉字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个纯工具性、纯手段性的问题,而是带有根本性的文化问题。因为语言文字带着人们对于世界的一种体察,一种感受,一种思想,一种方法,它对我们的影响不仅仅是怎样发音。我的小说《夜的眼》译成了英、德、俄等印欧语系语言出版。所有的译者都向我提出一个问题:“眼”是单数还是复数?我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在汉语中,“眼”是一个有着自己独立性的字。汉字“眼”给了我比“eye”或“eyes”更高的概括性和灵活性,它既可以代表主人公的双眼,又可以象征黑夜的眼睛。我们的汉字有一种追求事物最纯粹的本源的特性,我称之为本质主义的倾向。
再比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一看这十个字,就给人一种视觉的享受,还能引起人们的想象。相反,如果用汉语拼音来表达呢?虽然它有自己的读法,但你可能看到的是“bai ri yi shan jin huang he ru hai liu ”很难得到汉字给予你的文化的享受 。汉字给我们的信息实在是太丰富了,它既是一幅美术作品,也表达着声音,还表达着历史,表达着已经不能够说话的那些人的智慧和感情。我甚至认为,汉语汉字实际上是中华文化的命脉、灵魂、根基。
记者:对中国人越来越重视学习外语您怎么看?
王蒙:我并不反对中国人学习外语,而是应该处理好二者关系。我们应该更加重视汉语、汉字的教学及传承研究,提高投入,普及华文教育。另外,我们应在语言文字上对媒体和出版物提出更严的要求,少点错别字,少点洋泾浜,少点文理不通。对于外国文化,我们大可以怀有对中华文化、汉字文化的自信,以海纳百川、开阔明朗的心态进行文化交流。对汉字汉语的认识正在走向成熟,汉字的电脑使用的成功,使汉字的前景更加光明,我们将更加珍惜我们的汉字文化,相信这种文化会更加光辉灿烂。
记者:对于现今时髦的“另类文化”您有什么看法?
王蒙:另类文化不是主流文化。主流文化是对社会苍生的关心,是济世的。文学又是多种多样的,具有包容性的。但是,现在社会上缺乏非常严肃的、认真的、友好的、善意的文学批评。文学创作中应该有很深刻的真实的、有价值的、有共识的讨论,讨论一篇文章对我们有什么启发、里面又有什么内容让我们担忧。
许淑华: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文化将做出自己的贡献
许淑华,台湾明道管理学院中文系助理教授。
记者:您认为面对经济全球化的际遇与挑战,中华传统文化有什么困境?
许淑华:从文化角度分析,任何一种文化的发展都存有两种动力:一是自身传统的延续;二是外来文化的影响,后者又常常为民族文化的丰富与发展提供契机。因此,对外来文化的借鉴、吸取也越来越具有时代意义。全球化关键在于如何令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全球化背景下中华传统文化面临的困境有许多,例如治国方式的冲击、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矛盾与挣扎、文化生态的渐变与转移等等。
记者:您发言中谈到“全球化中的中华文化走向”问题,您能具体谈谈吗?
许淑华:我认为全球化中的中华文化有三大走向:一是发扬文化精髓确立对话空间。中华文化应该在和其他各种文化的交流中,取长补短,充实和更新自身,以适应当前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新形势。二是发展创新使传统与现代接轨。不断扩充传统文化,由过去“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再注入“人与物质”的新架构。三是拓展文化产业促进国际合作。
记者:那么,您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许淑华:首先,要清理文化家底加强优良文化教育。中华文化的精神就是“仁”,就是加厚于人。“加厚于人”就是对其他人有关怀、对社会能付出。如果能够让孩子学习中华文化的经典之作,并从中吸取中华文化的精髓,就会拥有一颗非常仁厚的心。如果孩子的立足点是这种精神,以后最起码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人;若能让孩子拥有这种精神的同时,也具有服务人群的大能力,则文化效益便能发挥得更高远更彻底。
第二,要有“天人和谐”与“民胞物与”的辽阔胸襟。在西方颇负盛名的中国问题学者埃德温·赖肖尔指出,中国文明的基本特点是“宽容与友好”,虽然在科学技术领域西方文明占有明显优势,但在对人生终极目标及最高意义的洞察上,中国文明则深刻得多。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埃兹拉·沃格尔认为,由个人主义造成的“美国病”应该用“东方药”来疗治,西方国家及民族应该学习东方国家的团体主义、和谐精神与“天人和谐”、“民胞物与”的辽阔胸襟。
第三,守住文化的根已成为生存的必要性。传统儒家的典章制度虽未必完全适合现代,但却留下所谓“柔性威权体制”的模式,在当代仍有其活力。这正是目前全球所关注的“东亚经济奇迹”的焦点所在,因此守住文化的根已成为远东,尤其是中国生存的必要性。
胡从经:要借助现代化的传播工具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
胡从经,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教授兼常务副院长,《灿烂的中国文明》网站(www.chiculture.net)总监兼总编辑。
记者:我们知道您所负责的《灿烂的中国文明》网站对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起到非常好的作用,请您谈谈创办这个网站的缘起。
胡从经: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情势之下,要使中华文化发扬光大,还要借助现代化的传播工具,最快捷、最没有阻隔地让世界了解中国,让文化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把海内外的中华儿女团结凝聚起来。2002年中国文化研究院在香港启动了《灿烂的中国文明》网站,得到了特区政府和行政长官董建华先生多方面的支持,时任教育部部长的陈至立女士也十分关心这项工作。网站开设了哲学、历史、文化、制度等18个系列共200个专题,约请季羡林等500余名中国最权威的专家学者撰稿,从内容到形式都力求达到一流水准。2003年12月在联合国首届信息峰会上,《灿烂的中国文明》网站荣获“世界最佳文化网站大奖”。
记者:这个网站的读者人数怎样?
胡从经:我们对网站点击人数有记录。这个网站是2001年10月27日开始启动,到这个月也就是2004年11月,我们的网站点击率达7亿多次,平均每天200多万次。目前香港的教师、学生都在利用这个网站,也有很多台湾读者通过这个窗口,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我们制作了繁体字版和简体字版。可以相信,随着我们网站内容的更加完善以及国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日益关注,我们的点击率还会进一步提高。
记者:请展望一下你们网站今后的发展方向。
胡从经:虽然我们做了18个系列200个专题,可是对悠久的中国文化来讲只是万乎其一,我们准备继续丰富内容,以求更全面系统地勾勒中国文化发展的规律和轮廓。另外我们准备发展英文版,因为在全世界有很多不识中文的华人,我们希望他们能通过这个网站认识自己祖国的文化,自己的根。同时全世界有80多个国家的三千万人正在学中文,希望这个网站成为全世界人民学习中华文化的一个很好的平台,让热爱中华文化的人都来分享我们的成果。 (作者:江淮 宗麟)
(来源:《民主》 )
编辑:姗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