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回顾
管仲说:“一年之井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十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是的,“要怎幺收获就怎幺栽。”教育是百年树人之大计,也是文化承传的火种,朱夫子说“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 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是民族发展的根柢,这活水乃国家生存的命脉,如何发展,怎样生存,靠的就是教育。中国自孔子设帐授徒以来,形式虽代有不同,动机亦有时而异,而教育工作却从未停过。由师承、书院、私塾到学校,一路走来名称不同,形式一致;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由弃礼清谈到谈心论性,精神有异,终未脱离中国传统文化。但从打倒孔家店到全盘西化,从除四旧到文化大革命,却波涛汹涌如脱缰野马。识者惊觉,而有中华文化复兴之议,遂有安定的几十年,痛苦不见,贫穷远离,中华文化也渐与世界接轨,像新、马、日、韩都在加强华语之教学、汉文之研究,大家都意识到二十一世纪将是中国人的世纪。谁知梦未形成而荒鸡早啼,忽有假教育改革之名,强调本土化之议,动机如何,耐人寻味。
贰、瞻眺
回顾以往,瞻眺目前,不必批判,不必追悔,也不要慨叹,因为在爱国家救中华的口号下,大家都用了心,尽了力,就好兄弟登山一样,都出了汗,甚至受了伤,流了血,都曾为攀登山顶而付出了代价。如今我们要问的是方向对了没有?路找到了没有?天天探索,次次冒险,随便设站牌,到处立标志,是否会有误导的危险?因为稍一伫足,时光就从顾盼中溜走,时光流失是追不回的,我们与其逞私奋勇,蛮力向前,何不冷静思考,谋定而笃行,过度偏激恐将造成传统文化的虚无化,逐渐将国家边缘化,那是不可测的深渊。
中庸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笃行、博学、审问、慎思、明辨。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能不谨慎吗?眺望未来,只有从溯源、疏浚、导引中去寻找发展的方向,才能使中华文化的长河绵延不绝,不受污染而畅通无阻地灌溉我广袤大地,孕育我后代子孙。我们不能再落入杜牧的历史观“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的窠臼中。不能假强身之名乱吃偏方,诳病情危急而乱投医,呼喊叫嚣,东冲西闯,不但找不到通路,还会出乱子的。其实我们所要走的路早具雏形,只须稍加清理,不必披荆斩棘,就可畅通无阻。祗因大家急功躁进,想一步探顶,都想成为英雄,从未想到“一将功臣万骨枯”。于是各辟蹊径,才会留下许多让我们无法辨识的标志,无力清除的杂物,致使已具雏形的古道埋没于荒草漫野,失去踪影。要知树人乃百年大业,不会立竿见影的。如今只要我们能冷静的落实的去清理,那久经荒芜的古道自会全貌毕现。在清理过程中,尽量发挥我们的包容性,不要讨厌那些杂物,也不要埋怨过去的莽撞,腐草烂叶化为肥料一样有用。龚自珍诗云“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此犹“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失败错误正是教育上的肥料,语云“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所以不必消极追悔,要积极面对它,以其为鉴,从此能“不贰过”这不正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吗?现在就让我们冷静的面对中华传统文化,探讨其内涵、分析其精神、了解其特性,从中找出已具雏形的百年可行之道。
参、寻根
什幺是中华传统文化呢?章太炎说“说者曰‘中国云者,以中外别地域之远近也。中华云者,以华夷别文化之高低也’。”即此以言,则中华一名词,不仅非一地域之国名,亦且非一血统之种名,乃为一文化之族名。故春秋之义,无论同姓之鲁、卫,异姓之齐、宋,非种之楚、越,中国可以退为夷狄,夷狄可以进为中国,专以礼教为标准,而无有亲疏之别,其后经数千年混杂数千百人种,而其称中华如故,以是推之,华之所以为华,以文化言可知也。按:中,乃像示基准之旗帜之形;华,是花之初文象形字,是中华乃美丽之基准,强调的是标准与原则。韩文公说“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完全以礼教为标准,无分种族与地域,古今与南北,以认同中华文化为原则。中华五千年,历史悠久,文化累积深厚,为梳理其丰厚内涵,分以三统概之:
一、道统一文化生命。所谓道统,就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孟子一脉相传下来的:“己立立人,己达达人”;“人饥己饥,人溺己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救国济世,悲天悯人的儒家思想。其具体纲目是四维八德,要我们怎样做个规规矩矩、正正当当、清清白白、切切实实的人,忠国家、孝父母、仁民爱物、讲信行义、追求和平。而使这文化生命之道统能绵延不绝的,是靠一座永不损毁的桥,那就是中国文化所讲求的“天、地、君、亲、师”五位一体的师道。教师,各国皆有;师道,却是其它文化所没有的,师所以能与“天、地、君、亲”相配为五,成为中国道统之主体,实因师道坦荡,了无私心;是事业,而不是职业;养儿防老,积谷防饥,而老师所要求于学生的,是青出于蓝更甚于蓝;所满足于自己的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这种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努力耕耘,尽其在我之情操,是中国文化所具有之特色之一。
二、政统一社会生命。所谓政统,就是代代相因,世世相袭的朝代更替。民族的生存,国家的声威,人民的生计,都靠它维持。其具体“精神”是“得民者昌,失民者亡”;其终极目标是“民有、民治、民享”。中国历史历经唐、虞、夏、商、周、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而中国,几千年,数十代,也只不过是改朝换代而已。口号不是推翻暴君,就是吊民伐罪。因此,不论谁做皇帝,都是以治国安民为目的,以发扬文化为职责,以繁荣社会为目标,以强大国家声威为终极。这社会生命所以能绵延五千年,以至于永远,也是有其原因的。中国传统的要求是:“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精神上绝对对等。它的标准是:“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这是超乎法律之上的,这礼、忠、仁、敬用现在语言、就是守法、认真、服务、尽责,它正是今日民主社会所要求的。彼此尊重,相互容忍。人权!什幺人权思想有这样周延伟大?这又是中华文化所独具的特色。
三、血统一自然生命。所谓血统,就是父传子、子传孙,代代相传。传种接代,不仅是氏族香火问题,也是人类延续的根本问题,如果大家都及身而止,不仅是某氏族的消失,也是人类的灭绝。所以尚书洪范篇强调:“子孙其逢:吉。”但中国人在子孙繁衍过程中,除动物性生养长老外,特别强调“孝”。人,由生到死,是自然现象,久点,短点,实在无所谓,中国人讲求的是活的过程,必须活的像人:“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人与禽兽区别就在这里。
孝,是人性的光辉,也是社会安定的力量。因为孝缘良知,爱出冲动。所以,多少善行因孝而起,又多少罪恶假爱而生。这“孝”、“爱”二字的差距,何止千万里?在今日道德标准荡然、人欲横流、金钱万能的冲击下,中国社会还能保持相当程度的稳定,中国传统文净化一孝的潜力,是不容忽视的。
肆、方向
纵然政统常有更替,血统日益壮大,而道统则充实完备从未中断。中华传统文化诚如王荆公所说“看似平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它是先贤智能结晶,经几千年历练而来,才能步入“妙入神”的境界。因此,我们当前的问题,是如何使中华文化畅通与世界文化接轨,迎向中国人的世纪。
首先要敞开心胸,扩大视野,跳出自设的圈子,不要舞弄机巧、默人自欺,要能抛却意识型态,要能放眼天下看世界,才能把问题正确看清楚。王阳明说“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以鸟瞰姿势看问题才会见其大也见其小,没有夜郎心态,自会放弃“政策”,不再“坚持”,展现出泱泱大国民的风范。沟通自然和谐畅通,未来美景当然可期。
其次是发扬传统文化的包容性,西方文化不足畏,我们可以接触它,慢慢消化它,进而同化它,再镕为中华文化的整体。司马光说“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顷。”掩冬寒令人畏缩,烈日炙人可畏,而今初夏时分,天朗景明,是万物生长的时节。今天我们文化振兴,经济复苏,社会安定,正是影响世界的好时机。时间稍纵即逝,我们正应切实把握住今日文僦势,散发出应有的热量加紧把握,为光大中华传统文化而努力。
再次是立本。本固根深,枝叶才能茂盛;枝叶茂盛,才能结实累累。故语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郑板桥说“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这正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写照,历经磨难,倍尝艰辛,就因为根扎得稳,所以历经五千年的风风雨雨仍然坚忍挺拔,屹立不摇。我们要珍维护它,只有经得起冲击,才能顺着中华文化发展的主脉去恢复立国之大本。
我们千万不能从横断面去思考,那会跟历史脱节,必须溯源而上,才能找到源头。语云“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本源清楚,方向明白,自然知所进退。所以,当代教育的主体应以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为职责,光大中华传统文化最高精神——包容性为目的。这样才能拥抱世界,迎接中国人的世纪。(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教授 吴 玙 )
(来源:民进中央网站)
编辑:姗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