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在苏州举行
2002年5月12日至5月18日,由叶圣陶研究会主办的“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在苏州市会议中心举行。来自祖国内地、香港特区和台湾地区的60多位专家学者会聚苏州,共同就中华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研究的方法论以及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阐释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和研讨。出席本次研讨会的港台学者数量较多,层次也比较高。来自台湾地区的学者有已故国学大师钱穆的夫人钱胡美琦等21人,来自香港特区的学者有香港文化研究院胡从经教授等5人。祖国大陆学者26人出席了研讨会。民进中央许嘉璐主席和楚庄副主席分别向会议提交了题为《民族文化的发生、发展与生存环境》和《中华和合文化与现代化》的论文,王立平副主席在分组研讨会上作了发言。大家在研讨交流中各抒己见,相互借鉴,体现了两岸三地的学者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共图中华文化发展的真情。会议期间,与会人士在苏州进行了参观考察,对于苏州市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结合起来的实践和取得的成果给予高度评价。
5月13日上午举行研讨会开幕式,出席研讨会开幕式的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主席许嘉璐,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楚庄、王立平,苏州市委书记陈德铭,国台办副主任王富卿,国台办交流局局长张启胜,苏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炳斯,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朱永新,中国民主促进会江苏省委会常委、苏州市委会主委刘振夏。还有各界来宾顾敦荣、谢鸣、袁晓波、范小天等也应邀出席会议。
开幕式由民进中央副主席楚庄主持。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许嘉璐作重要讲话。他说,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避免地带来各国、各民族文化的大规模接触和碰撞。因此,如何对待本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就成为世界性的、关系到各个民族的命运和世界未来状况的重大问题。他说,无科技无以强国,但是无文化却足以亡种。作为学者,我们天然地肩负着为民族的未来进行理性思考的重任,大家聚到一起各抒己见,相互启发,相互学习,这不但是提高我们个人学业水平所需要的,更是民族文化发展所必需的。这次研讨会之所以在苏州举行,是因为苏州历来是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深厚积淀,处处可见,苏州更在弘扬传统文化、发扬现代化建设,以及使二者水乳交融、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水平方面不遗余力,成绩斐然。我们希望这次会议能够形成自己的特点,这就是我们不在纯概念、理论上做文章,而是直接切入问题的核心,即深入到文化的底层,研究中华传统文化在新的时期如何适应现代社会,并在现实中不断发展光大。让我们大家在研讨中所显示的学人的智慧,化作中华文化长河滔滔洪流的水滴,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扬与发展尽我绵薄。
苏州市委书记陈德铭热烈祝贺“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在苏州举行,并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他说,历史的经验证明,一个民族必须具有自己独特的而又适应时代步伐的文化,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中华民族之所以长存不灭,就是因为有优秀的文化传统作为支撑。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民族振兴的重要根基,我们应该联系现代化事业的实际,深入研究,用中华传统文化的巨大力量推动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
国台办副主任王富卿对“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的胜利召开表示祝贺,对来自祖国宝岛的专家表示真诚的欢迎。他说,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历经几千年风雨,绵延不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他指出,当今国际风云变幻,海峡两岸的学者专家齐聚一堂,共同就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问题进行研讨,意义重大。他相信,这次会议一定能够在与会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取得可喜的成果。
在开幕会后,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朱永新教授作了题为《吴文化的传承、发展与苏州现代化建设》的学术报告。
研讨会安排了两个半天的论文交流。与会学者向大会提交了50多篇论文,内容丰富,各有侧重。有的论文从宏观上谈“民族文化的发生、发展与生存环境”,有的从微观上阐述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有的论文是与外国学者进行讨论的,如“论中华文化中祖先崇拜的因果网络——敬答韦伯”,有的论文号召国人要“弘扬文化菁华,薪传民族精魂”;也有专论“中国文化第三波的崛起与儒家管理哲学对国家竞争力的提升”的;也有探索“中国文明的文化基因”的等等,琳琅满目,篇篇都是精品。为了方便与会同仁的研讨,会议筹备组将两岸三地与会作者提交的50余万字的论文汇编成册,并在会议开幕之前送到了与会者的手中。
分组研讨按照国际学术会议通用的办法进行,安排了主席(主持人)和两名评议人,对每位学者的报告都认真给予评论。为使与会学者都能有交流论文的机会,采用了限时发言的办法。与会专家学者认真研讨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发表了许多真知灼见,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充满了信心。中国社科院哲学所刘奔教授认为“研究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不能孤立地摆弄概念的发展史,而应该紧密联系现实的社会历史发展,结合经济史、政治史、科技史等方面的矛盾,来揭示文化传统的本质,以历史的态度鉴别传统的不同方面对社会发展和变革的价值。否则,对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的评价,将失去客观标准”。台湾师范大学教授吴玙先生在精辟地分析了“中华传统文化与当代教育发展”之后,得出结论:“当代教育的主体应以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为职责,以光大中华传统文化最高精神——包容性为目的。这样才能拥抱世界,迎接中国人的世纪”。台湾著名易学家刘君祖认为“光辉灿烂的人类文明诞生于艰难之中”,“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未来中国文明大放异彩,几乎已可预期”。
参观考察是本次研讨会的重要项目。苏州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给与会学者们提供了一个认识和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极好机会。朱永新教授在他的学术报告的一开头就不无自豪地说:“苏州的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积淀十分深厚。在这块得天独厚的土地上,世世代代的苏州人在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创造了灿烂的吴地文化,并以其独树一帜的文化风范在华夏文明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会议组织与会的专家学者游览了苏州的园林,参观了苏州图书馆、苏州刺绣研究所、桃花坞木版年画和致力于承传吴文化传统的苏州幼师,考察了具有水乡特色的周庄、甪直等古镇,考察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苏州工业园区和苏州农业高科技园区。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古老的苏州和具有现代文明社会气息的崭新的苏州的有机融合,给与会的专家学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5月15日下午,举行研讨会闭幕式,由民进中央副主席王立平主持,6位学者作了大会发言,还有6位自由发言,最后由许嘉璐副委员长作闭幕讲话。
台湾学者陈癸淼先生认为,文化有发展,才有生命力,文化的发展有融合、创新,力量可观,影响无形而深远。中华传统文化,要努力把中外的思想融为一体,才能在21世纪引领风骚。北京大学教授杨忠先生说,海峡两岸的学者对中华传统文化有深厚的感情,大家都是反对虚无主义的,都很关心中华民族的命运,企盼中华民族的振兴,希望海峡两岸加强交流,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多做工作。香港大学单周尧教授说,海峡两岸根之所在就是中华传统文化。这次研讨会很成功,是由于许嘉璐先生发挥了他的号召作用,会议得到多方面支持,研讨参观考察相结合,体现了现代化的效率。台湾淡江大学国际研究学院魏萼教授认为,苏州是丝绸故乡,各种学派都曾在吴地发展,很有智慧。文化与经济的发展很有关系,两岸不交流,台湾没出路;大陆不开放,中国没希望。清华大学教授彭林先生说,许嘉璐老师开幕致词中说“无科技不足以强国,无文化却可以灭种”是大家引用最多的话,这也可以说是这次研讨会的主题。中国加入WTO,面临机遇,也有挑战,海峡两岸应彼此联络呼应,对付挑战,努力把中华传统文化建设推向新的高潮。台湾国立台北艺术大学教授辛意云参加了这次研讨会感受良多,他坚信,中华传统文化将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进一步发扬光大。在发言中,大家感谢会议组织者的邀请、款待和精心的安排,希望今后这种研讨会能够继续在海峡两岸轮流举行,以结识更多的朋友。他们说,无论老朋友、新朋友,都是好朋友。
台湾师大教授陈新雄先生在闭幕会上即席赋诗二首,其一云:中华文化有辉光,百世相传尚觉香。海峡双遇有重任,凤凰浴火莫彷徨。其二云:黄河黄,长江长,历史五千年,文化有辉光。两岸同携手,快步莫彷徨。熔铸新与陈,声威迈汉唐。科技不如人,犹可师彼良。文化若无根,虽存不如亡。念此多感慨,不息凭自强。他那声若洪钟的吟诵博得了满场的喝彩。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许嘉璐作闭幕讲话。许嘉璐说,两岸朋友共同研讨很有意义,通过研讨,大家无不感到肩上责任的重大,无不怀着忧国忧民的情绪来思考过去、现在和未来,他认为这次会议取得了三点共识,一、民族以文化为本,是民族命运之所在。文化是与人共在的,是与人的进步、与社会的进步同步的。因此,文化非人力所能割断。当前,在海峡的彼岸,也有人用另外一种方法革传统文化之命。如果他们多学一点中华文化的历史,他们就会觉得这是蚍蜉撼树。二、我们所说的文化,在进行研究的时候,需要按照科学的方法,把它分成类别,分出层次。我们今天所谈的中华传统文化,主要是汉文化,这是主流文化,是主体。但切不可忘记还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其中有一个是高山族,而实际上高山族是八个部族,他们也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大陆,也在把现代化过程中保存和弘扬少数民族文化提到紧迫的日程上。三、我们应该唤醒社会的文化自觉。文化的自觉是文化的复兴和弘扬的前提,而文化的自觉首先应该是学人的自觉,只有学人的自觉才能唤醒社会的自觉。读书人坐在一起坐而论道是很重要的,没有这种论道,学业不能长进,文化自觉就可能停滞。但现在急需的是在这个基础上的“行”。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不做外来文化的殖民地,不做古代文化的奴隶。希望海峡两岸的学者手挽手,把手拉紧,而手与手的紧紧相握,就会成为海峡两岸紧紧相连的纽带。他希望这次的研讨会是宏伟交响曲的序曲,要一直唱下去,一直唱到中华传统文化真正得到弘扬,真正和现代化结合,让中华民族尊严地、挺直腰板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这次会议引起了许多新闻媒体的注意,除中央电视台第四套节目外,苏州电视台,还有浙江电视台和一些报刊的记者闻讯赶来,进行现场采访。5月14日的《苏州日报》以《用中华传统文化推动现代化——两岸专家学者在苏研讨,许嘉璐陈德铭致词》为题及时报道了会议的消息,中央电视台第四套节目在《中国新闻》栏目报道了会议新闻,在《海峡两岸》栏目播映了关于会议的专题片。
由于民进中央的高度重视,由于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中共苏州市委以及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九州文化传播中心等文化事业单位的协助,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单位的积极参与,在全体与会人士的共同努力下,这次会议开得热气腾腾,两岸三地的学者们坦诚地交流了思想,取得了不少的共识,加深了感情,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大家都认为这次会议是一次非常圆满而成功的会议。(文/叶圣陶研究会)
(来源:民进中央网站)
编辑:姗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