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西部地区唯一的全国文明城市,内蒙古包头市全力以赴迎接全国文明城市的复查验收。
“迎接全国文明城市复查验收,我们要像创建一样认真对待,要充分发动群众,一切惠及群众。让文明创建的成果,既经得起上级的检查,也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更经得起群众的检阅。”包头市委书记莫建成一席话道出了包头创建文明城市的根本目的和出发点。
正是因为把群众的满意度作为创建文明城市的重要标准,包头市广大干部群众决心齐心协力打好迎接文明城市复查验收的攻坚战。
为百姓生活留下宽裕的绿色空间
6月30日上午,包头市昭君岛附近彩旗飘飘,锣鼓喧天。伴随着机器轰鸣,施工队伍进入施工现场,黄河湿地保护利用项目昆区段景观道路建设工程全面启动。保护黄河流域最大城市湿地,作为包头市有史以来最大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投入100亿元、分三期建设黄河湿地保护区。这是包头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
包头这几年一直在致力于为城市“增绿”。仅2005—2007年,全市就完成林业生态建设任务106.83万亩,造林绿化使用的苗木全部达到国家一、二级标准。不仅如此,围封禁牧、大青山南坡绿化工程、黄河湿地保护工程等三大生态工程相继启动,使城市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联合国人居署考察团在考察包头时,看到满城绿色,彻底改变了对中国西部城市的看法。考察团负责人说:“一个年降雨量不足200毫米的西部城市会如此之绿,真是了不起。包头是改善人居环境的典范。”
改善人居,做起来远没有说起来轻松。对于包头市这个老工业基地而言,原来的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如何由老变新是一大难题。然而,如果你来到包头,看到内蒙古一机集团为鹿城增添的西湖、东湖,看到包头市国家生态工业(铝业)示范园区内碧波荡漾的白银湖,你就不得不相信循环经济的巨大力量了。
变化正在悄然发生,2007年,全市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2005年下降11.2%,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均呈下降趋势,污水处理率达到81.6%,比2005年提高20.8个百分点。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7.2%,粉煤灰利用量占当年产生量的80%以上。
在包头,每一条路的拓宽,每一条街的美化,每一座建筑的落成,都从城市建设的长远规划着眼,从改善百姓实际生活环境出发,一切都力求体现群众的根本利益。包头市上下已形成共识,林地是高压线,不能占,只能保。如今,包头市的人均绿地面积已达到了13.3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6.6%。
将发展成果映在老百姓的笑脸上
自2005年成为首批全国文明城市以来,包头不断超越、不断奋进的发展步伐令人瞩目。2007年1月5日,中共包头市十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包头市将以“科学发展,富民强市”的战略统领一切,全面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新包头!“八字方针”成为包头市决策层的施政总纲。
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275亿元,比上年增长20.0%,人均生产总值超过7000美元,经济总量继续稳居全区各盟市之首。
经济发展了,就要让群众从中得到实惠。包头在全区率先建成了以城乡低保为主体,以医疗救助、教育救助、廉租住房、法律援助为补充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让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幸福地体味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巨大变化:57万高氟区群众喝上甘甜的自来水了;最低生活补助面的标准提高了;两项被称为大手笔的“民生工程”——石拐棚户区搬迁改造、包钢尾矿坝周边村落整体搬迁全面启动。
今年4月,包头市从财政中拿出60万元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用于奖励农民工子女教育。为外来务工子女拨付专项奖励资金,这在自治区尚属首家。从7月份开始,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人均增加110元,高于全国人均80元的调整幅度,惠及14.7万名企业退休人员。
2007年,包头市把新增财力近20亿元中的16亿元用于民生和社会公益事业,年初承诺的18件36项好事实事在年底全部兑现,向老百姓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2008年,包头市财政预算用于改善和保障民生的支出比2007年预算又增加1.6亿元,向老百姓承诺的好事实事增加到了20件40项。
爱心使城市充满了家的温暖
当人们惊诧于包头市“城市美了”的同时,更令人惊喜的是市民素质的提高。
从2005年起,挂有“城市TAXI爱心车队”标牌的出租车就成为包头市街头的一道亮丽风景。市民只要拨打求援电话,他们就会及时到场,为市民提供服务和帮助。目前,在包头有在册志愿者20多万名,志愿服务队伍有2000多支,他们的身影遍布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包头市把加强公民思想道德教育,培育“四有”公民作为创建文明城市的根本任务来抓,在全社会形成了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让广大市民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提高素质,推动了整个城市文明程度的提升。
长期的教育培养了高素质的人民,人称包头有“四多”,关心公益的人多、乐于助人的人多、爱护绿地的人多、见义勇为的人多。在包头,一系列精神文明建设的感人故事被广为传诵,一受伤女工急需输血,听到广播的市民在血站排起了献血的长队;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后,仅有240万人口的包头市向灾区捐款捐物达1亿多元。
千万只手相连,人们在和谐互动中传递着文明,用爱心回馈这座城市,使城市充满了家的温暖。
文明城市创建活动让群众得到了实惠,也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创建文明城市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每一个人都想出一份力,使得城市发展具有巨大的活力。拆迁户张茂说:“从住帐篷、土房到搬进楼房,从寸草不生的荒滩、沙滩到园林城市,这么大的变化真是做梦都想不到。这样创建文明城市,我们从心里面支持。”(贺勇)(转自《人民日报》2008年7月15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