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清廷开设《四库全书》馆,遂后陆续建造七座四库全书楼。京师紫禁城一座名文渊阁,圆明园‘座名文源阁,承德避暑山庄一座名文津阁,沈阳故宫一度名文溯阁,俗称北四阁;杨州大观堂一座名文汇阁,镇江金山寺一座名文宗阁,杭州圣因寺一座名文澜阁,俗称南三阁。承德一座位避暑山庄千尺雪后,云容水态之南,是文津岛北部的最大一组建筑,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主要建筑由门殿、文津阁楼、碑亭、趣亭与假山、水池等组成。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仿浙江宁波范氏天一阁形制营建。
文津阁建筑造型、制景手法匠心独到,园中有园,自成气候。四周砌低矮白灰花墙,内外水渠分隔。门殿三楹面南,进深两间,后有门厦。东门三开间,进深一间,东有厦廊。主楼六楹面南,西稍间为楼梯间,面宽收进三分之二,总长2602米;进深五间,前后设廊,总宽14062米;通高13085米。外观重檐两层,内部结构三层。中层藏书为底檐全部遮挡,防止阳光直射。文津阁按《易经》“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以水克火之意设计、命名。顶层六间相通意为“天一”,底层六间分隔谓之“地六”。阁前砌平台,台下聚池潭,潭内映弯月,时隐时现。仰望天空,并无月亮,弯月何出,实为奇观。池南假山嶙峋,亭台得势,古树峥嵘,藓草涵孕。假山有“十八学士登瀛洲”的造型;又有承德十大名山的缩影;横岭纵峰,沟桥冈壑,各自争奇;洞府之中,厅堂廊穴、明窗暗室各尽千秋。整组小景,占地不多,却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假山西有趣亭(今无存),东有月台,月台碑刻乾隆诗三首,说明文津阎建筑既仿范氏天一阁,又兼收宋体书画家米芾宝晋斋的特点,集范、米两家胜景奇观,十分难得。
文津阁前有四组建筑,已毁,今存遗基。东为干尺雪,仿江苏寒山千尺雪建造;千尺雪西一组名宁静斋,四周环绕回廊,院内前斋后楼,中有池水分隔,康熙为楼题匾“清敞”,乾隆为斋题名“宁静”。宁静斋南一组建筑名曲水荷香,按王羲之《兰亭序》描写建造,供皇帝和御用文人戏酒吟诗所用。再东又一组建筑为前亭后殿,乾隆题名玉琴轩(康熙曾题图史自娱),有联“寓情最觉静可乐,无物始知闲不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