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和智慧引领学生进步 访园区娄葑学校校长

时间:2009-05-11 12:41   来源:苏州日报
  1999年建校的娄葑学校是苏州工业园区第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到今年整十年了。

  十年的变化很多,浓缩成一句话就是,一所普通的乡村学校变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素质教育特色学校,近三年中考成绩列全市前茅。

  无疑,这句话里藏着很多故事。近日,记者走进娄葑学校,聆听校长何志明质朴却实在的办学理念。也许,成功就源自这些朴素的道理。

  用爱和智慧引领学生进步

  娄葑学校收的都是地段生,生源没得挑。再说句实在话,生源质量一般。但是,何志明的笔记本上写着这么一句话:“站着评学生,没有几个是满意的;蹲下看学生,个个都是可爱的,让我们用爱和智慧引领学生进步。 ”

  非常有哲理的一句话。但是,说得再漂亮不如一个实在的行动。一年又一年,何志明和他的老师们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了如何用爱、如何用智慧去培养学生。

  何志明介绍说,在起步的5年中,他对任课老师在课堂教育中提要求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起点低、坡度缓、训练密度大”。他解释说,这是根据娄葑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出的一个“方子”,起点定得低一些,为的是所有学生都能轻松学;坡度缓一些,就是把大问题分成若干个小问题,为学生多设几个台阶,这样学起来难度就降低了;训练密度大一些,就是多做多练,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这样的课堂教育,何志明还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好比我们都带着一群孩子去观前街,有的学校老师是领头的,一路往前走,尽管他也会不时回头看看学生,敦促拉在后面的学生,但是走到观前街,肯定有一两个学生拉在最后面;不一样的是,我们学校的老师是走在队伍的最后一个,赶着学生往前走,走到路口,学生可能会不知方向而停下来,没关系,我们就一起商量到底该往哪走,这样最后到达观前街可能会慢一些,但所有学生都能到达,因为老师始终在最后。

  除了智慧,娄葑学校对学生教育全过程都伴随着爱,何志明把这种爱总结为“严在该严处,爱在细微处”。他解释说,严师自然要严,这主要是指课堂教育,同时老师也要像母亲一样去爱学生,比如生活上,有些孩子早上到校很早,老师会问一句,早饭吃了吗?衣服穿够了吗,冷不冷?当然,作为老师,爱更多地体现在对学生的鼓励上。

  在娄葑学校,每月都要对学生评一次奖。何志明介绍说,这是受了一位学生家长的启发,家长对他说,孩子从来没有得过奖状,能否给他发一次,鼓励鼓励他。和班主任沟通后,这个孩子在班级里处于中下,各方面都不拔尖,很难给他什么奖。何志明灵机一动,不能和别人比,那就和自己比,只要这次考得比上次好,就给他发个进步奖。没想到,那个孩子拿到有史以来第一张奖状后动力十足,进步一天比一天大,中考考取了市一中。“每次进步5-6分,就颁发一个进步奖,”何志明说,“后来就成了学校的常规做法,我还给老师布置了任务,每个学期,每个学生都至少要拿到一次奖。 ”

  学音乐的孩子不会变坏

  乡村学校的孩子如果成绩很出色,很容易被认为是“死读书”。但这很难和娄葑学校对上号,理由很简单,也很有说服力:一,这里的孩子个个会弹电子琴;二,早在2002年就每天下午3点半放孩子到操场上“野”半个小时。

  何志明介绍说,从1999年开始,娄葑学校就被国家教育部对外交流协会确定为“中澳音乐教育实验项目”学校,率先把电子琴引进课堂,学生人手一台电子琴。可不要小看了小小电子琴的作用,它成了孩子学习音乐的“拐杖”,学生通过弹奏、耳听、发音的思维联动,手、口、耳并用,相互作用,不仅达到了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效率,对其他方面都有裨益。 2003年6月学校通过了国家教育部对外交流协会、澳大利亚教育部专家的阶段性成果验收,结果表明,娄葑学校学生对音乐知识和学习音乐的兴趣和能力大大优于其他学校,全校70%左右的学生会熟练弹奏电子琴,100多位学生获得电子琴考级证书。

  如今,实验项目虽然告一段落,但电子琴却在娄葑学校扎下了根。何志明表示,学音乐的孩子对美有自己的追求,“学音乐的孩子不会变坏”这句话非常有道理,几年来学校没有出现打架斗殴抽烟喝酒赌博等不良现象。

  对于老师来说,学生在学校的这段时间是非常宝贵的,总是要用足在学习上。但是,从2002年起,每天下午3点半,何志明就强制性把孩子赶到操场上跳绳、踢毽、做运动。一开始有的老师不理解也不配合,继续在教室上课,他就在广播里放音乐,让老师上不成课,只能放孩子到外面玩。慢慢的,老师们发现,这玩掉的半个小时并没有浪费,重新回到课堂的孩子学习劲头明显足了,效率自然也高了,劳逸结合自然能事半功倍。体育列入中考成绩后,玩的半小时更是有了意外收获,娄葑学校的孩子从来不需要突击搞体育,诸如跳绳之类都是从小玩到大的,拿高分肯定没问题。

  家长会有不一样的开法

  学生成长的背后是老师辛勤的付出。十年来,娄葑学校的老师们是如何付出的,从一个不同寻常的家长会可以管窥。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体验:无论多忙家长会总是要去的,但去了真能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吗?不一定,从校领导讲、班主任讲、任课老师讲,时间不短但家长最关心的自家孩子的情况却听不到多少,因为老师总是介绍全面、全班情况,不可能单个孩子点评。最后家长会结束,很多家长围着班主任问自家孩子情况,一个接一个,老师忙得焦头烂额,家长们等得无可奈何,有的等不及就先走了,所以这样的家长会效果并不好。

  深有体会的何志明决定改革娄葑学校家长会的开法,让家长来了就有收获。

  怎么个不一样?记者看到了一张表格,包括各科成绩、在校表现等,其中在校表现分项很多,有上课表现、作业订正情况、与同学关系等。何志明解释说,开会前先把老师填好的表格发给家长,让家长心中有数,打上?的部分是需要和家长沟通的。 然后再讲面上政策或情况。会后,家长们根据每个孩子具体情况和相关的任课老师交流,这样就很有针对性。

  这样做,家长是满意了,老师的工作量却是大大增加了,每个孩子的表格至少要填30多项内容。更可看出用心之处的是,各科成绩并不是用具体数字表示,而是用上、中上、中、中下、下、差等相对模糊的概念表示。这主要是避免让家长过分关注孩子的分数,特别是过分计较几分的得与失。
编辑:李典典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