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以扫盲为中心的成人教育在台湾岛上迅速开展,其后几十年间,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活动一直相当活跃。但需要指出,台湾各项成人教育活动始终是附属于社会教育,“成人教育”一词很少被提及,也无明确的范围和对象,因而妨碍了成人教育独立地位的确定,致使长期以来无法建立统一的管理体制及颁布相应的教育法规。
随着时代的发展,近期台湾成人教育出现了质的跃进。在台湾当局1990年推出的规模庞大的《国建六年计划》中,第一次专门提出“发展成人教育”,增设机构,充实设施,建立成人教育体系”[1]。1991年,“行政院”又通过预算35亿6千万元新台币的《发展与改进成人教育五年计划纲要》”[2]。它标志着台湾成人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台湾成人教育活动在战后及50年代已相当活跃,主要以扫盲教育为中心。由于日本50年殖民统治所推行的皇民化教育,台湾不少人连中国语言文字都不通,因此早在战后初期,已将推行扫盲活动与推广国语结合起来,通过开办大量失学民众补习教育班,掀起扫盲高潮,进而又发布了《失学民众强迫入学施行细则》,以法令形式强制推行扫盲教育。60年代之后成人教育活动转到与职业技术教育的结合上。这与台湾的发展密切相关。为满足迅速发展的经济建设对各类职业技术人才的大量需求,这一时期职业补习学校扩增很快,1973年达162所,占补习学校总数的70%以上;另有大专院校开设的夜间部,以及在各地陆续建立的一批公共职训中心,向社会青年提供各类职业补充教育和养成训练。70年代中后期,随着经济结构逐步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调整,成人教育配合经济转型,强调发挥在职进修教育之功能,以提高在职员工的素质。随着成人教育内涵的变化,其对象也由战后初朝主要针对部分失学民众大到构成社会劳力主体的中青年人。
台湾教育当局计划在逐步完善成人教育体制的同时,通过系统化和非系统化教育体系相互配合的形式,大力开展成人教育。它不仅建立了初、中、高级完整的一贯制进修学校体系。满足成年人系统学习的需要,而且充分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应用各种现代科技手段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带动成人教育的蓬勃开展。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网)
编辑;秋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