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网4月1日山西消息 为期三天的第九届“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暨第四届“中国·介休清明(寒食)文化节”1日在山西介休开幕。来自海峡两岸和港澳地区的100多名学者嘉宾汇聚一堂,就共同关心的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开展研讨。
出席研讨会并发言,以下是发言全文:
冯骥才:尊敬的罗主席、饶理事长,一个人如果职务太多也很麻烦,给人带来了压力,念职务就得念半天,非常抱歉。
今年我们已经是第四次在绵山举行文化论坛,我们在清明节的源头探讨清明节的意义,也探讨了我们中华文化的一个终极价值,这次有点儿特殊,是海峡两岸和三地的学者一起探讨,一起探讨的本身就显示了一种价值,就是中华文化的价值,可以说作为清明节的故乡绵山,它是我们中华民族一个共同的精神家园,今天上午我们也感受了一场清明雨,我们借用了杜甫的一句诗,叫“好雨知时节”,这个雨的确不同于一般的雨,“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的雨是不影响人游玩的,所以我们感受到了今天在细雨霏霏里,我们还是载歌载舞,很有诗意。以前也有香港、台湾的记者太探讨清明的意义,我们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谈我们的节日文化?我们有一个特殊的背景,它跟大陆上社会的发展分不开,也跟整个中华民族面临的背景分不开,也跟人类的背景分不开,因为人类的文明史上,其实它是两个阶段,一个是从渔猎文明进入农耕文明,还有一个转换就是从农耕文明进入到工业文明,现在整个世界都从农耕文明进入工业文明,那么大陆上的整个社会是从原有的、比较封闭的经济体制进入市场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这个时代在转换的过程中,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文化的传承、文明的传承,人类的文明史也是这样,我们从渔猎文明进入农耕文明,我们留下了不多,因为那时候人类没有一个文化保护的自觉,人类文化的历史照我来看是三个阶段,一个是自发的文化,第二个历史的阶段就是自觉的文化,比如说,我们一开始做陶器,我们往岩石上刻画的时候是一个自发的文化,但变成绘画的时候,就是一个自觉的文化,进入第三个历史阶段,就是文化的自觉。进入了文化的自觉,才有了文明的进步,那么我想,在这样一个大的变化之中,前不久北京开两会时,我说我很骄傲,中国的知识分子有这样的文化自觉,特别是我们讲,我们叫“非物质文化遗产”,2003年世界有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时候,2002年我们知识分子就展开了56个民族所有民间文化的一次全面普查,跟着在2003年,国家就确定了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工程,然后就确定了国家文化遗产名录,我们在2006年的时候,因为我是国家非遗专家委员会主任,我们在2006年的时候,国家确定的是51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是520项,那么最近,我们在去年又评了300多项,国家的是1400项,对我们的民俗前一个历史阶段,就是农耕时期的这些文化创造和文化财富,现在是一个四级保护的方式,一个是县一级的,然后是市一级的、省一级的、国家一级的,国家一级的名录,专家有严格的保护名录标准和方法,同时我们对于每一个名录的传承人,国家要给予支持,最近我们确定的就是把每一个国家级传承人的贴补由每年8000涨到10000元人民币,国家是将近1400项,我们所有四级的将近6000项,国家要拿出一大笔钱来支持文化的传承,为什么要支持?就是因为我们的文化里,刚才王石先生讲到了,有我们民族的精神,有我们一代一代道德的准则,我们终极的价值观,我们独一无二的审美,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是我们血液里的DNA,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流着这个血,你不流着这个血吗?你在春节的时候,如果你在美国,你在三十的时候一定要给家里打个电话,声音绝对不一样,因为你文化的DNA在你的血液里发作了,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世界上很多古代的文明,不管是玛雅文明还是埃及文明,他们中断了,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当然,我们保护我们的文化,还是为了保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因为我们中华文化最根本的本质,我们讲中华文化的灿烂就是文化的多样性,所以我曾经说过,经济是全球化的,文化走向相反应该是本土的,多样的。因此我想,我们中国的知识分子我感到很骄傲,因为有成千上万,我们的知识分子在第一线默默无闻。随便举几个例子,比如千年我曾经给一个摄影家举办一个展览,在我的大学,这个摄影家20年以前知道长江会发生改变,他把他徐州的一个影楼卖了,用他全部的家当买了一条船,在长江里漂了20年,为什么?为了把这条母亲河最后的形象留下来。还有一位摄影家姓李,没结婚,背着很沉重的照相机,肩膀都歪了,我们现在中国很多古村落都消失了,但是数十万张照片在他的暗箱里,他们都感动了我。比如内蒙的杜玉桥,成年累月地背着一个布包,几本字典,十几个药瓶,一个破相机,一个录音机,调查草原民居,前些日子给我打电话,说我实在走不动了,我说那你就整理吧!也该整理了,你的事情还得有人接着干。所以我为我们知识界的精神感动,这就是文化人的精神。我们凭什么坐在这里说明?凭着我们对人类文明的责任。我们没有这样的文化责任,没有这样的良心,我们凭什么坐在这儿?我们探讨、追求什么?我们今天在这里探讨我们的清明节,这是一件非常认真的工作。
关于清明节的讨论,蔡继明先生做了很多工作,我们的很多节日是不放假的,比如大年三十,三十就要准备了,但是还得在班上上班,那个时候知识界就提出,应该三十放假。另外几个非常重要的节日,端午、中秋、清明应该放假,当时蔡先生做了很多这的工作,给政府提很多的建议,我们一起努力,最后国家同意放假了,放假并不等于我们多一个假日,放了假的节日还是节日,因为节日的内涵跟假日的内涵是不一样的,假日是一个国家给一个公民的福利,节日是有文化承担的。所以当时我跟蔡继明先生商量,怎么样把放假的节日真正过成节日?这个论坛跟当时的研究有直接关系,我们那时候讨论一些问题,我记得第一次讨论就是清明节的历史内涵,清明节有哪些风俗,我们重温节日历史,第二个会就是第二年,我们讨论节日的现状,还有回归和复兴的问题,我记得我把节日分两类,春节、清明和中秋分一类,我觉得国人过这样的节日有这样的情怀。去年我写了一篇文章,我说要从文化角度看春运,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为了过节,1亿2千万人非要回家过年,这是什么力量?这是真正文化的力量。但是还有一类节日,比如七夕、重阳、元宵、端午,这些节日往往是局部的、可有可无的,我记得第二次探讨这样的问题;第三次讨论的就是清明的传承,如何传承。我说要在节日中享受节日的文化,老百姓就是享受节日,我想我们探讨了很多这样、那样的话题,但是这一次讨论什么话题呢?我想讲一讲关于清明的问题,因为今天是一个清明文化论坛。
我们怎么看清明的文化?清明节是在农耕社会形成的,不管这个由头是哪儿来的,人们只要把它确定为节日的时候,它是约定俗成的,不是法定的,是自然积累的,人们要把自己各式各样的生活理想、愿望、情感往这里放,放不行,还得约定俗成,得共同认可才能成为节日。那么我们中国人在农耕社会里,我们往节日里放进了什么东西?我想想,我们现在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是七大节日,不包括少数民族的节日。放进了什么?主要放进了两个东西,一个是人间的亲和,一个是人和大自然的亲和。在古代,那时候没有城市,更没有城市化,人和自然是亲近的,或者说人是在自然之中的,而且人生活的节律是按照生产节律,而生产节律又和大自然的节律分不开,春天就一定要播种,夏天一定要播种,秋天一天要收,冬天一定要藏,跟大自然的生产节律是一致的,跟人的生活节律也是一致的,所以人更依赖于自然,所以人和自然的感情是一致的。所以我们的七个节日,比如清明是一个节气,端午也是在这个节气里,我们的七夕,我们的重阳、元宵都是我们的节气,都是我们大自然运行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节点,也是人生活中一个重要的节点,特别是春节。但是所有节日里边最重要的是春节,因为春节它要把过去的一年送走,迎来新的一年。在这个时候,人一定要把所有对生活的愿望、向往、情感、追求,包括审美,全放到这个节日里,让它充分地表现。所以在这个节日里,除了要放进对自然的亲和,还要放进人间的亲和,比如团圆,所有节日里,团圆是第一主题。比如说中秋,它也是团圆,元宵也是团圆。比如春节,大年三十,三十之前我们所有忙的事情都是往家里忙,到了三十晚上,最重要的是吃年夜饭,不许外人进来,三十一过,只要放过那个鞭炮,初一首先给最近的人拜年,然后给亲友拜年,逐渐走向社会。大年三十的晚上就是一条线,这条先中间最重要的点就是团圆,它就是中华民族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还有就是人的亲和,人对人之间的忠诚,当然更广泛的,我们刚才讲到了屈原、介子推等等,很多价值观的东西都在节日里,所以节日文化里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是我们民族的亲和,这是中华民族的气质。所以知识界提了一个想法,说中华文化怎么走出去,我有一次开会讲了一句话,中华文化怎么走出去?春节走出去就行了,我说文化走出去,文化是人带出去的,只要我们的唐人街里边过春节,外国人和我们中国人过一次春节,他就知道什么是中国人,中国人追求的是什么。我们追求的就是家庭的团圆、和谐、人和人之间美好的感情,人对人之间的忠诚,还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人文形象。
清明节实际上也是这样的,所以我想,我们的节日里边,比如说清明节,它无非就是两个内容,一个是人间的内容,对先人的怀念,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很美好的人间追求;还有一个就是对大自然的追求,就是人和自然的亲和,就是刚才我们讲过的插柳、子推宴等等,很多民俗都是为了表现我们跟自然的亲近,所以我刚才非常赞成仲呈祥的观点,就是顺向,怎么样过好我们现代的清明节?一切节日的创造都应该是顺向的,不应该是反向的,就是说你必须符合我们节日文化的本质和它的特性,你顺向地发展,你背向也站不住脚,为什么说春晚这样的节目能够占有重要的位置?就因为春晚是顺向的。尽管有人反对春晚,但是如果不搞春晚,那我们不大骂才怪。不仅仅城市要看春晚,农民更要看春晚。春晚为什么是顺向的?它有三条符合规律,第一个,它是一家人合起来看电视,符合团圆的气氛;第二个,它以笑为主,东西掉地下都要说“碎碎平安”,我们的赵本山也好,姜昆也好,冯巩也好,都受惠于春晚,所以我说如果没有春晚,也没有那么多的笑星;第三个,它是过十二点的。中国所有的晚会没有超过十二点的,但是春晚的节目必须超过十二点,你不超过十二点,大家会觉得不满足。为什么?它符合中国人守夜的习惯,就是因为它顺向,所以受到人们的欢迎,它在中国节日的文化里边立足了,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期间,我们传统的一些春节民俗逐渐稀薄的情况下,它补充上去了。但是有一点很有意思,春节里边所有的民俗都是可以参与的,因为民俗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参与性,比如我要涨工资,可能我就多喝两杯,但是电视晚会是不行的,他给你看什么你就得看什么,所以必然会引起人们对节目的不满,这就是风俗之间产生的问题。所以我们静下心来研究,我们就会找到很多不断充实、不断发展的传统文化。
在想到我们自己节日的时候,今天我们跟世界文化大量接触的时候,我们不能够拒绝外来的文化,接受外来的节日并不坏,因为我们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也是接受外来的节日,但是我们不能妄自菲薄。我想谈一个小的问题,现在我们的节日文化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就是说我们原来最早的时候,十年以前先有只是界对文化的自觉,经过十年的努力,逐渐被国家和政府认识到,有了国家和政府的自觉,现在国家一些很高的领导人也强调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我们是个文化的大国,我们有自己的文化尊严,我们是地球上真正最大的东方书香门第,文化上珠穆朗玛峰也在中国,我们是引以为豪的,我们是骄傲的,所以必须产生自己的文化,但是我们现在国家有了这样的意识,有了国家的文化自觉,就是说专家的文化自觉转化为国家的文化自觉,我觉得这次是很盛大的,但是只有国家的文化自觉是不够的,必须要转化为全民的文化自觉时,这个社会的文明才能进步。但是国家的文化自觉转化为全民的文化自觉上逐渐出现一个障碍,就是说我们很多的文化遗产,包括我们的节日文化,还停留在政府和专家的层面,而没有真正地介入到老百姓的生活,这是我很忧虑的,它必须是一个全民的,在两会里边我也讲了一个问题,可能跟我们某些地方把文化和政绩结合太紧有关系,或者在某些地方把一些文化遗产,特别是当一个文化确定为文化遗产了,它有了资源价值的时候,把它介入产业有关系,把它作为一个发财由头有关系,它最重要的价值没有发挥出来,我希望留在下一次我们的论坛,我要出一个题目,就是如何把国家的文化自觉转化为全民的文化自觉。
我看过宋代的人写的词,写的是清明,那个清明使我印象极深,一到清明节我马上想起来:
他皆携酒寻芳去,我独关门好静眠。
唯有杨花似相觅,因风时复到窗前。
他就写到清明那一天人和自然的关系,我觉得我们古人不仅创造了非常美好的文化,而且比我们这代人有一点强,他把生活诗化了,他没有把文化都变成钱,他把文化都作为精神,不断地追求精神的高尚,追求精神的永恒价值,所以我觉得这可能是我们文化人要做的事。
我的话讲完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