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长安活动:难忘最是兵马俑 掌声响起报告厅

时间:2009-07-15 09: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中国台湾网7月14日西安消息  “情系长安——两岸文化联谊行”13日赴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参观,150多位两岸文化界人士近距离领略了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兵马俑雄姿,来自台湾的文化界知名人士齐声赞叹中华文明的辉煌灿烂。

  秦始皇兵马俑引来台湾嘉宾由衷赞叹

 

 

台湾嘉宾在秦兵马俑前合影 (中国台湾网 芜同 摄)

  秦始皇兵马俑位于西安市临潼,在秦始皇陵园东侧1500米,是一个浩大的军事博物馆,秦俑坑坐西向东,3座坑呈品字形排列,3座坑计有陶俑陶马8000余件。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参加“情系长安”活动两岸文化界人士一进入展览大厅,就被一号坑中排列整齐的兵马俑阵列的雄姿所震憾,纷纷拿起照相机进行拍照,并以兵马俑为背景进行合影留念。一位台湾文化界人士说,在公元前,中国古代的文明就创造出了兵马俑这样的奇迹,足见中华民族的伟大。

  神态各异、气势恢宏的兵马俑让众多热爱中国历史与传统文化的台湾文化界人士流连忘返。台湾著名书法家陈坤一先生,望着眼前兵马俑阵列,思绪万千,仿佛自己来到了公元前200多年前,眼前浮现出当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时金戈铁马、所向披靡,旌旗猎猎、硝烟滚滚的雄壮场面,不禁轻声吟咏起自己刚刚写的一首感怀诗:戡平六国气冲天,万乘雄兵拥霸权……

  许信良兵马俑旁纵论中华历史文明

 

 

台湾知名人士许信良秦兵马俑边纵俯中华文明 (中国台湾网 芜同 摄)

  在秦兵马俑坑边,一个场景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只见一位岛内民众非常熟悉的面孔,正在与几位年轻的记者说着什么。这位长者就是台湾财团法人新兴民族基金会董事长、民进党前主席许信良先生。

  许信良多次来过西安,也曾不只一次参观过秦兵马俑,不论岛内风云变幻,许信良不改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今天在秦兵马俑坑边,许信良先生纵论中华文化,让大陆年轻的记者听得入迷。

  许信良说,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华厦文明是不同区域文明交流、融合的结果。在评论了秦始皇的历史功过后,许信良特别称许中国历朝历代后朝修前朝历史的做法,并认为这为中国历史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许信良话题一转,对记者说,你是否知道台湾是保存中华传统文化最好的地方?接着他补充说,现在在台湾家家户户多保存着祖宗牌位,记述着自己祖先,不忘本;而台湾人说的闽南话更是保留了许多古汉语的字词,堪称中国语言的活化石,比如,中国古代出土的“鼎”本是用来烹煮肉和盛贮肉类的器具;许信良笑着说:今天台湾人说的闽南语中,仍把做饭的锅称做“鼎”。

  报告会上台湾文化界人士的三次掌声

 

 

“陕西文物与华夏文明”报告会现场 (中国台湾网 芜同 摄)

  在参观完兵马俑后,以台湾嘉宾为主的两岸文化界人士,前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学术报告厅,出席了“陕西文物与华夏文明”报告会。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刘云辉作了专题报告,综合介绍了陕西近年来文物保护和开发的情况,并一一回答了台湾文化界人士的问题。

  一位台湾文化界人士在提问后,接着向刘云辉副局长表示,希望陕西在将来赴台举办文物展时,多拿出一些好的文物让台湾民众感受到中华文化的辉煌,报告大厅里第一次响起了呼应的掌声。

  一位台湾博物馆界的学者向刘云辉提出,兵马俑等文物发掘现场是否可以向台湾学者开放考察,刘云辉当场表示:之前有台湾大学生通过申请来兵马俑考古现场实习,以后也非常欢迎台湾地区有资质的考古专家来陕西共同参与考古发掘工作。报告大厅里响起了第二次热烈的掌声。

  报告会的最后阶段,一位台湾学者问道:秦兵马俑博物馆里的文物,哪件是最珍贵的,哪件兵马俑是不能出境展览的?

  刘云辉副局长回答表示:两具铜车马是不能出馆展出的,因为他们的体积也不可能出馆。至于几千件兵马俑中哪一件兵马俑是最珍贵的,只有一件“绿脸俑”最珍贵,因为所有兵马俑中只有它保留了当年烧制时的色彩。这件俑去台湾展出过。前些天秦兵马俑要去英国展出,英国人一定要“绿脸俑”赴英国参展,我和英国人谈判时对他们讲这不可能。于是英国人以“绿脸俑”曾去台湾展出为由坚持要求赴英国展出。

  这时刘云辉副局长顿了顿说,我明确告诉他们:“这不一样,台湾是台湾,英国是英国”!

  报告厅里立刻再次呼起了长时间的掌声。(记者 芜同)

 

  “情系长安——两岸文化联谊行”全体嘉宾在秦兵马俑博物馆前的“全家福”  (中国台湾网 芜同 摄)

编辑:焦莹莹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