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公共文化建设:文化就在老百姓跟前

时间:2011-10-13 15:56   来源:北京晨报

  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北京,几年来文化事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下,文化市场、文化产业、文化服务、文化创新与文化改革均取得了重大突破。这其中,北京奥运作为一个契机和节点,引发了北京文化领域的转折性发展。通过人文奥运的建设,全社会在观念上对文化事业有了新的认识,在行为上,对文化有了新的追求。这折射到百姓亲眼可见的领域,就是有了更多更好的电影电视剧,有了更多更好的演出,有了更多更好的图书,各种新玩意也越来越多。同时,进行文化消费也更加便捷,而那些收入不高的基层群众也能够享受到更加贴心的文化服务。作为国际大都市标志之一的文化产业,已经开始初步形成与世界同步发展的良好氛围。本报以5个乐章呈现给读者北京的文化发展之路,今日进入第三乐章:文化服务。

  什么是北京的公共文化?这个听起来似乎很玄的一个词,其实它就在我们身边,就是生活在北京离不开的文化生活,到图书馆借书、到剧院看戏、到美术馆看展览,这些都是公共文化的范畴。生活在北京,是什么让人感觉到最幸福?当代著名剧作家、京味儿作家李龙云的回答是“摸着历史的生活”,在北京生活了20年的意大利摄影师安德烈的回答是“北京的改造本身,就是一座城市博物馆”,无论是老北京人、还是在一个老外眼中,北京翻天覆地的变化带来的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文化景象,这座古老的文化名城在成为国际文化之都的演变过程中,我们普通百姓感受到的更是切身的变化。

  武汉游客

  冲文化味儿,让孩子到北京上学

  “十一”期间,从武汉来北京的出租车司机汪师傅一家,夫妇二人带着五岁的小儿子,早起在天安门看了升国旗仪式之后,吃过早点等到国家大剧院开门,买到10元一张的参观卷,进入国家大剧院参观。通过波光粼粼的水下廊道看到一个全世界各地一流剧院图片展,还跟随导游看到这座剧院的台前幕后,更有吸引力的前厅举办的公益讲座,男女高音歌手各自演唱了世界经典歌剧,这种小型演出是汪师傅一家头一次听到歌剧,“唱得真美!”很新鲜也很有意思的享受。“总之,这10元的含金量很高!”出了大剧院,顺着北京最美的一条街道来到故宫筒子河边留影拍照,在红砖墙边感受老北京皇城的魅力。然后沿街逛到了中国美术馆,这里绿树成荫,汪师傅领到三张免费的门票入场参观,看到全国大师级美术家的作品展览。汪师傅一家觉得一天下来看了演出,欣赏了展览,收获很多,北京便利而丰富的文化生活让汪师傅一家有很多感慨,并萌生了让孩子到北京上大学的念头。

编辑:刘莹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