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严宣誓。图片来源:人民武警报
《人民武警报》报道(桑成富、张堂军)河南信阳,古称申国,地处淮河上游,大别山北麓,东邻安徽,南连湖北,承东启西,屏蔽中原,素有“三省通衢”之称。固始陈氏将军祠、潢川铁旗杆、商城崇福塔、黄柏山息影塔等文化景观星罗棋布,楚国“贤相”孙叔敖、开漳“圣王”陈元光、治闽功臣王审知、大史学家司马光、中原硕儒马祖常、明代文豪何景明、植物学家吴其浚。
武警河南总队信阳支队在积极发挥部队传统文化作用的同时,充分利用驻地丰富的文化资源,陶冶官兵情操,锤炼官兵意志,强化战斗精神,凝聚兵心士气,推动了部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用红色文化坚定官兵理想信念
信阳是著名的革命根据地,是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从这里,走出了红一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多支红军主力部队;产生了如许世友、李德生、郑维山等100多位信阳籍高级将领,从这里,红色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伴着红军的足迹,唱响全国。
支队充分利用驻地“过去是革命老区,现在是爱国课堂”这一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优势,大力培育官兵自觉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努力争做忠诚卫士的政治信念。支队成立红色文化创作组,收集整理“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传奇将军许世友”、“郑维山的故事”等红色故事编集成册下发部队作为官兵经常性教育学习资料,精选了《八月桂花遍地开》、《上将许世友》、《地道战》等多部红色经典影视片放在网上供官兵观看;广泛开展红色歌曲传唱、红色故事知识竞赛、红色格言编写、红色图书诵读等红色文化活动,教育引导官兵在感悟先辈坚定的革命信念、顽强的战斗作风、高尚的思想品质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中,强化责任感使命感;邀请志愿军战斗英雄张计发、原红军团长罗名榜来部队“忆传统、话使命”,为官兵讲述“挺进大别山”、“中原大突围”等革命历史,激发了官兵争做党和人民忠诚卫士的政治热情。支队还充分利用信阳红军广场、鄂豫皖革命纪念馆、何家冲纪念馆、许世友故居、邓颖超故居等红色资源,组织官兵开展祭扫烈士陵墓、瞻仰英雄塑像、重温卫士誓词等活动,坚定了官兵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
用历史文化激荡官兵赤子之情
“守一方厚土、爱第二故乡”。“开漳圣王”陈元光,信阳固始人,公元699年,泉州与潮州发生“蛮僚啸乱”,陈元光随父入闽平乱,其父去世,代父领兵,使闽南一带遂步安定,从此,陈元光的军队就驻扎在漳州,他把漳州人民视亲人,把驻地当故乡,在这里,他率府兵将士辟荆斩棘,开山辟道,垦荒农田,兴修水利,大力发展当地的经济和文化,逐步改变了漳州人民穷困潦倒的贫苦生活。陈元光将军报国以忠,作战以勇,爱驻地爱人民之举赢得世人的高度赞扬。
支队充分利用陈元光广场、陈氏将军祠等历史文化景观,组织官兵参观有关陈元光的展览,让大家深入了解陈氏文化,汲取陈氏文化中的精髓。他们把陈氏文化作为官兵学习的鲜活教材,渗透到部队建设的各个层面,支队从信阳市史志办等多处收集整理有关陈元光的历史事迹供官兵学习,并在官兵中大力开展“学历史、知名人、品华章”活动,帮助官兵了解名人的功勋,学习名人的光荣传统,激发官兵争做名人的政治热情;训练间隙,他们组织官兵以快板的形式把陈元光将军的历史事迹编成三句半、顺口溜,要求人人熟知、个个会讲,不断激发官兵练兵热情;在主题教育开展过程中,组织官兵到陈元光广场重温卫士誓词,广泛开展“比比老前辈、看看差在哪”专题讨论,不断打牢官兵立足本职、做好本职的精神动力;在思想教育中,支队把陈元光将军爱驻地爱人民的事迹作为官兵经常性教育的主要内容,进一步帮助官兵加深对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的深刻认识,教育引导官兵把“驻地当故乡、视人民如亲人”的极端重要性,每逢休息日、节假日,支队组织官兵深入社区积极开展爱民助民活动,积极参加信阳“六城联创”活动,支队官兵完成中心任务的同时,先后多次担负抗洪抢险、抗冰冻灾害、城市巡逻等重大任务,圆满完成各项任务,赢得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好评。